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從國際經驗來看,主要是采取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的支柱產業及轉換企業機制等措施。但由于初始條件的不同,我國在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中,不宜直接模仿別國做法。第一,我國有如此廣闊的縣域地區和如此龐大的縣域人口,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壓力是如此之大,單靠城市產業單兵推進解決不了沉重的就業壓力;第二,我國經濟二元結構特征十分明顯,如果不能借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東風發展縣域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很難得到推進;第三,轉型期人們心理變化劇烈,預期不穩定,
有相當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此時政策著力點應更多地注意彌合各種差距。在此大背景下,筆者認為,有必要從發展縣域經濟的角度關注老工業基地振興。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對于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
第一,東北是糧食主產區,從貿易價值角度看,糧食的比較利益偏低,屬于初級產品,縣域經濟的發展、縣域產業的興旺有利于改變不利的貿易結構,獲取較高的比較利益,增加農民收入。縣域經濟是一個多層次的復合概念,不單指農村經濟,而是指以縣域為中心的區域經濟,其內容涵蓋著部分城鎮經濟。縣域經濟已經成為拉動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第二,長期執行重工業優先戰略曾使城市工業獲得了一定發展,但也偏廢了縣域企業,縣域經濟一直沒有得到像樣的發展空間。沒有縣域勃興和民生經濟的長足發展,城市工業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以往項目資金的增量帶動效應不佳,在于東北地區自身“造血”功能欠佳;“造血”不足,在于縣域經濟不發達,占很大比重的縣域人口貧困。縣域貧困則使農村的工業化、城鎮化難以推進,經濟聚集效應難以形成。東南沿海地區之所以能夠實現經濟快速增長,與其縣域殷實不無關系。縣域經濟活,則機制活,資本才能順暢流動與聚集,富國強省才有希望。
第三,縣域經濟的良性發展有助于解決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面臨的諸多難題,從經濟環境方面提供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基礎條件。只有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才能營造出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資本基礎,使增量帶動與存量調整有機結合;才能營造出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制度環境基礎;才能營造出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社會基礎,使國家戰略與市場主體選擇相互促進。民為國本,本固邦寧。縣域殷實,不僅有利于社會穩定,減輕政府面臨的社會壓力,更有助于推進改革與發展。建議政府把發展縣域經濟提高到與發展城市工業同等重要的地位來認識和部署。我們已經錯過了一次歷史發展機遇,不能再錯過第二次。
那么,如何有效提升縣域經濟,促進老工業基地振興呢?本文認為,如下幾個方面值得充分關注:
———充分尊重個體選擇。長期計劃經濟體制束縛和商業文化底蘊的欠缺,造成了東北民間商業經濟發展滯后的先天缺陷,乃至影響到東北經濟的整體發展和市場化程度的提升。要激活民間商業活動,就必須加強對個體選擇的尊重與保護,使每個人都有創業的自由,使投資者能夠有穩定的預期。民間投資與決策的方向不可能總與政府的規劃相一致。老百姓的投資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是運用了最大“理性”的結果,要盡量允許其“試錯”。那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多半不是政府規劃出來的,而是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一定意義上講,尊重個體選擇,就是尊重市場規律。充分尊重個體選擇還有利于商業文化的培育和民間創造潛力的挖掘。傳統國有企業文化的熏染使東北地區缺少了個人創業的氛圍,蘊藏在民間的巨大潛力一度被忽視了,被壓抑了,縣域經濟多年來一直在低水平上緩慢地發展,始終不能取得突破。如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熱潮涌動,但國家的項目資金很難配置到縣域,縣域的發展只能從民間尋求動力,這種動力就是民間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氛圍。
———加強政府職能轉變的力度。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縣域經濟要取得突破性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積極作用。老工業基地有著強勢政府的傳統,某種意義上看,這也是一種優勢。新形勢下,強勢政府要發揮好引領跨越式發展的作用,就必須及時地轉變政府職能,著力打造服務型政府。目前,很多縣域地區的政府,其服務功能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有些地方政府喊的口號多,落實得少,對百姓索取多,給予少,或者正當公務拖著辦,得到了好處亂辦事;甚至借執法之名行索賄之實。很多農戶由于亂攤派負擔太重,無力進行擴大再生產投資,生活也十分困難。相應地,鄉政府、縣政府的財政也大受影響,陷入惡性循環。不解決縣域廣大人口的增收問題,各級財政的日子永遠也不會好過,不注重加強政府的服務職能,最后只能形成農民與財政雙困局面。要打造服務型政府,就要做到:政府官員依法行政,受法律約束,即首先管好自己;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杜絕行政不作為;政府官員也要不斷學習,提高政府效率和服務水平。
———加強對縣域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沿海發達地區縣域企業融資難,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縣域企業融資更難。這里,商業金融普遍欠缺,有力度的政策金融更是沒有。雖有不少信用社網點,但受其規模實力、業務范圍等因素制約,這些信用社自身生存都成問題。各大商業銀行與中小企業信貸部雖有開拓縣域企業市場的愿望,但面對時間緊、次數多、單筆額度小、風險高的信貸需求,“慎貸”是必然的,因為商業銀行要考慮風險與收益的對稱性,要追求利潤。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科技風險投資基金和創新基金及貸款擔保基金都尚未發展起來,即使發展了,也難以覆蓋廣大縣域企業。解決東北老工業基地縣域企業融資難題,國家建立專門的政策性銀行是必要的。我國現有的三大政策性銀行中,只有農業發展銀行能對縣域企業有一些貸款幫助,但面窄量少、杯水車薪。當前,可考慮在東北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地區籌建縣域企業政策性銀行,以幫助這些經濟落后地區的困難群體盡快擺脫貧困。企業興,則縣域興;縣域興,民生才有保障,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才有保障。(作者單位:長春稅務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