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國際商報訊實習生李高超報道 12月20日召開的中國首屆“霸王現象”研討會上,2004年度“中國公眾心目中十大公平交易企業”揭曉,海爾集團、聯想集團、上海大眾汽車公司等企業榮獲2004年度“中國公眾心目中十大公平交易企業”稱號。
各地的參會單位和與會代表共同起草并簽署了《公平交易宣言》。《宣言》倡議:各行業堅決譴責和自覺抵制“霸王條款”;政府和社會聯手,從立法、體制改革、制訂有效法
規、加強輿論監督等方面入手,杜絕“霸王現象”;發揮行業協會作用,表彰公平交易企業,加大對違規者的處罰力度;經營者與消費者以誠相待,廠商之間密切協作,建立平等、和諧的新關系。
研討會上同時公布了有“霸王”現象的十大行業,涉及電信、房地產、保險、電力、教育、醫療、銀行、鐵路、交通、超市等行業。中國社會調查所歸納了五大“霸王”作風具體的表現形式:排除、剝奪消費者的權利;經營者和消費者權利義務不對等、任意加重消費者責任;違反法律規定、任意擴大經營者權利;經營者減免自己責任、逃避經營者應盡的義務;經營者利用模糊條款,掌控最終解釋權。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霸王條款”和“霸王現象”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相關調查顯示,超過95%的人對“霸王現象”或“霸王條款”有一定了解。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產業報協會與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聯合多家知名媒體共同展開了“各行業反不平等條款聯合行動”暨首屆“霸王現象”大討論。
“霸王現象”和“霸王條款”目前在我國各個行業的交易中都存在。有關調查顯示,僅有2.54%的消費者沒有遇到過“霸王條款”或“霸王現象”,17.46%的人認為其遇到過的數量非常多,52.70%的人認為遇到的數量比較多,有51.45%的人認為這種現象在我國各個行業比較普遍存在。
與會的法學家和經濟學家探討了“霸王現象”產生的根源,一致認為其源自經營者經營思想和經營觀念的滯后與陳舊,是計劃經濟舊體制的產物,也是壟斷體制和壟斷思維的衍生品。
專家指出,“霸王現象”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提倡的公平、公正的原則背道而馳的,如果還讓其繼續發展下去,必將對消費者和處于弱勢群體的一方的權利加以多方限制,嚴重侵害了廣大消費者和弱勢群體的權益,阻礙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所以必須加以根除。
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公平交易秩序,消滅“霸王現象”,與會專家紛紛獻計獻策。“我們可以把‘霸王現象’分為兩類,一類是由行業壟斷造成的,另一類是由經營者本身造成的。”商務部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副秘書長姚廣海指出,要消滅這種現象,首先要有強有力的法律武器,要加緊《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的修改和制定;其次,要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政企分開;最后要提倡行業自律。
“在立法上要進一步完善《消費者保護法》,并提高其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同時完善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另外,形成政府、行業協會、新聞媒體和廣大群眾共同圍攻‘霸王現象’的氛圍,推動公平交易秩序的建立。”中國人民大學金融法研究所副所長徐孟洲提出上述建議。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平交易局副局長劉小平認為,建立社會公正秩序的過程中,要扭轉“霸王現象”,應該從觀念的轉變入手,將含有“霸王條款”的格式合同視為一種特殊的合同進行監督。她透露,目前已有浙江、上海的等省市在嘗試進行格式合同的登記備案工作。
此次研討會由本報在內的30余家新聞媒體聯合發起,中國社會調查所具體實施調查。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孚凌、中國產業報協會會長曹恒武,國內知名的法學家、經濟學家以及國家各部委協會的領導和全國各行業200代表共同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