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六種紡織品可能征出口稅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1日 10:33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涵蓋棉服、化纖襯衫、內衣等大眾產品,稅率為2%~4%本報訊繼商務部上周出人意料地宣布將在全球配額到期前引入紡織品出口稅后,前世貿組織(WTO)談判代表龍永圖19日表示,中國可能對6種紡織品征收2%~4%的出口稅。

  出口稅細則正在制定龍永圖在19日出席“中國紡織業如何迎戰后配額時代”高峰論壇時表示,中國將針對6種紡織產品制定詳細的出口稅征收細則。中國WTO紡織品協定談判代表
李月印表示,雖然中國尚未正式宣布出口稅細則,但可能涵蓋棉服、化纖襯衫、內衣等大眾產品。美國正在考慮從明年起對這些“敏感”類別實施新的限制。國內紡織業團體已多次發表聲明,反對美國紡織行業迫使美國紡織品協定執行委員會(CITA)接納設限請求(所謂的保護性配額)。美國紡織品協定執行委員會是美國商務部下屬機構,該機構將于明年2月初公布部分決定。

  中國服裝業“一盤散沙”除此之外,據知情人士稱,某些國內紡織品公司正在考慮聘請有影響力的美國貿易談判專家及法律顧問助其一臂之力。上周,由7家中國紡織品制造商組成的一個貿易團體前往歐洲,抗議歐盟發起的一項反傾銷調查。貿易專家表示,此類舉動動手太晚。他們說,中國服裝行業四分五裂,在抗議歐美貿易團體提出的保護性措施方面并未做好充分準備。美國前貿易代表沙琳·巴爾舍夫斯基表示,目前為止中國紡織企業向CI鄄TA提出抗議時并沒有提供足夠的數據和分析(例如在進口模式或價格頂峰方面),而此類數據對于解決爭端非常必要。圍繞中國紡織品和服裝引發的爭議并不像近期蝦產業及家具產品貿易爭端這樣簡單。中國在2001年WTO讓步談判期間簽署的紡織品特別條款,將美國保護紡織行業的責任交給了較為孤立的美國商務部,而不是由經常處理貿易爭端的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負責。近幾個月CITA已經同意對美國貿易團體提出的申訴予以考慮,此類決定將影響到美國近20億美元紡織品及服裝進口,即中國對美國的14%的服裝出口。

  美國進口商更團結對美國貿易團體提出的略帶威脅性的申訴,并非基于實際的貿易數據,而是主要強調中國進口增長所造成的威脅。此舉遭到了代表美國服裝進口商及零售商的美國紡織品與服裝進口商協會的強烈抗議。全球紡織網首席執行長丁建軍表示,他們的團結與中國支離破碎的紡織及服裝行業形成鮮明對照,中國的紡織及服裝行業尚未組織起一個強大聯盟來應對未來的斗爭。他說,很多小型生產商只把注意力放在利潤上,根本不關心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這個行業也缺乏強有力的領導,中國紡織總會被普遍認為缺乏實權。(柴靜)

  龍永圖:出口稅影響不會很大據新華社20日電從2005年1月1日起,全球將全部取消紡織品配額。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說:“這對世界貿易組織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從此WTO進入一個沒有配額時代,但我們不要過高估計后配額時代對全球紡織品市場的影響,不要過高估計后配額時代對中國紡織業帶來的機遇。”龍永圖認為,加征從量出口關稅固然會增加中國紡織品出口企業成本,但這遠遠低于惡性競爭帶來的惡果,也低于以前高價購買配額所付出的成本,因此對中國紡織品企業出口成本不會造成很大影響。中國紡織品企業應通過行業協會加強協調,整治出口秩序。對于今后可能會出現的濫用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對中國紡織品出口進行不合理排斥和打擊的行為,龍永圖鼓勵中國紡織企業“不要怕”。他說,中國不是唯一的紡織品出口大國,萬一遭遇不合理的貿易保護,中國可聯合其它市場成員協同對抗。而且,中國紡織品出口利益并不完全屬于中國,同時還屬于許多進口國的企業。事實上在整個利益鏈中,中國紡織品制造商只能拿到10%的利潤,90%的利潤都屬于品牌擁有者、批發商、分銷商、零售商等各個環節,價廉物美的中國紡織品深受進口國消費者的歡迎,因此打擊中國紡織品出口,同時也將打擊本國企業和消費者利益。

  (金陵/編制)(來源:金羊網)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圣誕節
圣誕和弦鈴聲專題
3DMM
養眼到你噴血為止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 <td id="eeegg"><tbody id="eeegg"></tbody></td>
  • <cite id="eeegg"></cite>
  • <small id="eeegg"><center id="eeegg"></center></small>


  •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