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到中國來求購我們的產品,那種感覺真是爽極了!”說這話的時候,苗連生的臉上洋溢著自豪與興奮。但很快,記者覺察到了這位民營企業家的另一重心思。
12月18日,德國太陽能發電公司GWU公司總經理威斯邁斯專程來到河北保定,參加苗連生的天威英利新能源公司的二期擴建儀式。午宴結束后,苗輕嘆一口氣說:“威斯邁斯都快哭了!睘槭裁?苗連生說,威斯邁斯想從天威英利公司購買20兆瓦的太陽能電池組件,而
公司只能給他提供1.5兆瓦的組件。顯然,期望值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太大。
作為天威英利的總經理,苗連生當然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不愿讓“上帝”失望。這也是促使他進行二期項目擴建的原因。
太陽能炙手可熱
2004年,全球光伏行業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跳躍式發展年,整個光伏行業從源頭產品的硅片到終端產品組件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世界范圍內的能源短缺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使得太陽能被認為是21世紀最重要的新能源。太陽能發電無污染、安全、壽命長、維護簡單、資源永不枯竭等特點,使得太陽能產業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得到了迅速發展。全球光伏電池的生產持續高速增長,每年以30%-40%的速度遞增。
2003年世界范圍內太陽能生產能力為740兆瓦,而實際市場容量遠大于產能。這種供不應求的趨勢與產能的明顯不足,形成了目前太陽能行業在世界范圍內特有的“賣方市場”格局。龐大的市場需求量強烈刺激著國際太陽能產業的發展,許多國際著名大公司爭相涉足這一行業。但是由于太陽能光伏行業的高額投入(如一臺多晶硅鑄錠爐設備的價格高達幾十萬美元),且設備采購周期長,生產技術復雜等門檻的限制,又制約了這一產業的快速普及。
與歐美知名企業同臺競技
太陽能發電需要的部件主要包括多晶硅片、電池片和電池組件。一條完整的光伏電池產業鏈包括從最初的硅材料到硅錠、硅片、電池片,最終產品是電池組件。天威英利新能源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具備從原材料到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的光伏企業。據介紹,天威英利1999年因承擔國家“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及應用系統示范工程”而與太陽能產業結緣,公司引進國際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擁有多晶硅片、電池片和電池組件三條生產線。2003年12月18日,三條生產線全線投產,通過抓產品質量,取得了UL、CE、TUV、IEC等全部國際質量認證。在國際市場上與歐美同類知名品牌同臺競技,憑借優秀的產品質量打入國際市場,并贏得了穩固的國際市場份額,產品90%銷往國外。公司在產品選型上,以滿足國際市場的150W、160W到300W大功率組件為主。從今年初實現第一批大功率組件產品出口歐洲以來,公司與國外10余家太陽能供應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產品訂單已經簽到2007年。
“就現在的形勢看,再有幾十個天威英利生產的產品也不夠賣的。”苗連生說。從去年,他就醞釀著二期擴建的事。擴建之初,一些光伏行業的專家為他捏著一把汗:搞這么大的規模,能賣得出去嗎?而苗連生的打算是,天威英利一期三條生產線的組件封裝能力只有50兆瓦,受制于前端多晶硅片和電池片的產能小,大部分電池片需要購買,不僅增加了成本,也失去了掌握市場的主動性。更重要的是,公司在擴建上擁有良好的基礎,許多擴建所需的輔助設施,在項目建設初期就預先完成了。這使得二期擴建省了不少資金和時間。
一年后的事實也證明了苗連生的超前的市場眼光。
二期擴建從今年11月份開始,追加投資4億元,到明年8月份二期擴建完成投產,年生產能力達到硅片70兆瓦、電池片50兆瓦、組件100兆瓦。
擴建主要內容是,硅片、電池和組件三條生產線同時擴產,以原有生產面積11000平方米為平臺,盡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空間,優化工藝、配置和布局,實現生產能力的最大化。
硅片生產線是此次擴建的側重點,因為它是整個太陽能電池產業鏈中的最前端產品,直接影響到后兩條生產線的產能。這條生產線集中了目前世界最優秀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技術,此次擴建,增加多晶硅鑄錠爐20臺,破錠機3臺,多線切割機5臺,達到年產多晶硅片70兆瓦。
其次,增加一套世界先進的全自動太陽電池生產線,包括大型PECVD設備、擴散爐和絲網印刷機等,產量可達每小時1400片,年產多晶硅電池片50兆瓦。引進的這條生產線是采用德國和意大利等國的先進設備,利用最新一代電池生產工藝,有效提高電池的轉換效率,采用這些工藝生產的多晶電池,其轉換效率可達到大于15%的水平。
組件生產線在現有10臺層壓機的基礎上,增加四條全自動焊接、敷設、層壓于一體的組件生產線,提高組件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達到年產太陽能電池組件100兆瓦的能力。
苗連生說,這次二期擴建項目是公司發展規劃提出的“發展戰略和目標”中的一部分,是擴建的第一步。這一步走完后,還要進行三期和四期擴建。目標是從2004年到2010年分三步走,建成百兆瓦級大型光伏企業集團,打造世界知名品牌,跨入全球光伏行業前列。
何祚庥語出驚人:沙漠將成能源基地
中國科學院院士、理論物理學家何祚庥在二期擴建項目新聞發布會上的一番話,如重石擊水,激起了層層波瀾。他說:“前一段時間,我曾關注風能,現在我開始轉向太陽能,而且是高度關注太陽能。在我國能源高度緊張的情況下,我把希望寄托于太陽能。”他說,我國有85.4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如果將10萬平方公里的沙漠上的陽光轉變為太陽能,能夠發電25億千瓦,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過去沙漠在人們印象中只是不毛之地,而將來,沙漠將成為中國的能源基地。
據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馮之浚透露,如果不出意外,《可再生能源法》將于明年6月份出臺,將用法律和市場機制來推動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業內專家預測,《可再生能源法》出臺將加速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我國太陽能電池裝機容量的年增長率有望超過40%。到2020年,系統年產值將接近3000億元。規模效應將大幅度拉低生產成本,按目前的發展速度推算,系統造價將從目前每瓦70元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40元甚至更低,2020年有可能達到30元的水平。
中國太陽能學會副理事會長趙玉文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由于發達國家如德國、日本等都制訂了強有力的扶持太陽能發展的政策,使得光伏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如果我國的《可再生能源法》能夠在明年出臺,中國極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場。預計到2010年,世界光伏電池組件的產量將達到5千萬兆瓦。
作者:王一娟 實習生 王一健
。▉碓矗航洕鷧⒖紙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