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迄今一個月有余,樓市走勢卻顯得撲朔迷離,難見端倪;各方都在密切觀察市場動向,以便有所應對;消費者在看政策會不會繼續出臺?業者在揣摩最佳推案時機,官方則暗自盤算著,該出哪一招既能平抑房價,又不致傷筋動骨,使樓市溫度驟降;于是形成目前景氣僵固的氛圍。
然而這是否說明,市場將長期堅持著如此混沌不明的局面呢?我看未必!因為,只要
樓市榮景仍現,政策打壓勢在必行;反之,則市場景氣難免逐漸溜滑梯,進入盤整階段;兩種狀況都將產生一種結果,就是“假性需求”或獲利了結或認賠出場,而使市場賣壓涌現!
二手房的快速崛起,將使上海樓市呈現新風貌。很多人以為,房地產市場所謂的“供應方”指的是開發商,其實開發商不但并非唯一出“貨”方,甚至不是最大宗的供給來源!
根據先進國家或地區的發展經驗,二手房交易通常占樓市總量的70%~80%。市場開發愈成熟,愈多消費者購屋之后,勢必逐漸形成多管道、多面向的物件流通模式,而二手房市場的迅速崛起,理所當然的取代、超越開發商興建的房屋總量,此時供需關系將無可避免地產生微妙變化。
上海目前所面臨的也正是這樣持續轉進的狀態。2000年,一手房售出145287萬平方米,二手房77852萬平方米,兩者差距約為1:05;2001年,一手房售出183183萬平方米,二手房為142243萬平方米,拉近到1:078;2003年一、二手房更是雙雙突破2000萬平方米,兩者以不及10萬平方米之些微落差,形成等量齊觀的局面,而今2004年二手房交易量已改寫歷史新紀錄,首度超越一手房市場,明確標示著傳統的“供需關系”,正在日新月異的上海發生結構性質變!
就以增量房來說,上海自1999年底開始,樓市進入復蘇期,價與量齊揚至今,光是進入市場的新建房屋,超過8000萬平方米約100萬戶!這還不包括原本空置與存量房的售出,及公房轉制上市的數量,如果將之計算在內,至少上兩億平方米破五百萬戶!如此龐大的房源,才是未來市場供需關系的主宰者,而非產能有限的開發商;這正是“市場”可敬與可怕之所在———你永遠無法準確掌握“供給”何時會蜂擁而出?而“需求”卻隨時可能瞬間“變盤”為供給!
各式各樣的供給來源左右樓市景氣。以臺灣為例,自從政黨更替之后經濟發展遭遇瓶頸,此時樓市的供給,便“房出多門”;除了開發商基于行業生存,持續推出預售或新建樓盤外,因無法正常繳納按揭款而被法院拍賣者有之,因為失業必須賣房子以維持生計者有之,打算移民而拋售房產者更有之………;各式各樣遠遠超過開發商所投資興建的房屋總數之供給來源,為已經低迷的房市帶來沉重打擊。
至于上海,眾所周知,根據有關單位的調查,短期投資性以竣工兩年內轉售者稱之,包括購入瞬間掛牌求售的期房轉讓購屋比例,正以驚人速度逼近20%,緊臨國際公認的“紅線區”;這其中還未含數量更加龐大的投資與自用均可,或“以租養房”者,否則起碼超過40%!
由于這類人群買房目的在于獲取最高增值利益,一旦景氣疲軟或下挫,便會由需求方變身為供給方,急于出脫手中存貨房屋,以求落袋為安;去年6月央行“121號文件”公布初始,不少嗅覺敏銳的溫州投機客開始拋售房屋,即為最好證明。公平而論,“假性需求”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缺乏投資買氣的市場注定死氣沉沉,惟其一旦過量而失控,必然啟動盛極而衰的景氣循環機制;那么,投資買氣高低認定標準為何呢?我的觀察是,非自住性需求的購買力如果占開發商推出樓盤的兩成以上,持續時間超過一年,泡沫爆破的能量便開始蓄積,拖得愈久,殺傷力愈強!其可能在樓市引發的后遺癥,恐怕才真的更值得各方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