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區域經濟差異及其協調發展問題的分析研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6日 13: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 |||||||||
    內容提要:區域經濟差異是經濟發展過程中長期和普遍存在的問題,世界范圍內的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一個國家所屬的不同地區,每一個地區下轄的從屬地區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差異。各種不同差異的存在自有其客觀必然的一面,但若任其無節制地擴大,必然加劇地區間不平等、不平衡發展的傾斜度,導致貧富懸殊,地區不安定等消極現象產生。因此,如何使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一個課題。本文以安徽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為研究問題出發點,以安徽各市作為研究區域單元,借助聚類分析、
    引言     20世紀后20年,中國通過“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戰略帶動了全國經濟發展,基本實現了小康目標;21世紀的頭20年,中國要實現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走“區域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能否實現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仍是一個重大的戰略難題。我省地處“經濟凹地”的中部地區,外部承接著“大梯度”轉移問題,內部又存在著“小梯度”發展問題,實現全面小康目標任重而道遠。經過多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來的發展,我省經濟正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化水平獲得顯著提升,與此同時,省內各個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也變得十分突出起來。就近幾年全省各地經濟增長態勢而言,GDP增長最快的與增長最慢的相差達14個百分點,2003年,人均GDP高者近16000元,低者不足3000元,阜陽、宿州等占人口33%的地區的人均GDP不足4000元。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省委、省政府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就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戰略步驟,特別是未來五年的重點建設任務,作出了具體部署。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預期指標是:到2020年,全省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半。分三步走:2003-2007年為起步階段,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5%左右,到2007年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000美元以上;2008-2015年為第二步,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3%左右,到2015年人均生產總值超過2000美元;2016-2020年為第三步,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左右,到2020年人均生產總值達到或超過3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工業化。     分步實現上述戰略目標,既要正視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實,又要加強區域經濟發展協調性的研究。經濟學家艾伯特.赫希曼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著名的“木桶”原理,其意思是說,木桶由幾塊木板箍成,它的盛水量是由這幾塊木板共同決定的,若其中有一塊很短,則這個木桶的盛水量就被這塊短板所限制,其他板塊再長也是沒有用的,只有加長這塊短板,才能增加木桶的盛水量。這一原理生動地揭示出在經濟發展這一層面上,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從我省實際情況來看,全省經濟好比一個“木桶”,17個市好比17塊“木板”,實現全面小康目標不是由那塊最長的“木板”決定的,而是由那塊最短的“木板”決定的。17市中如果有一個市不能實現預期目標,必然影響總體目標的實現。本文旨在通過數量分析,找出我省經濟發展中的短板,進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步伐,遏制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擴大的勢頭,從而實現全省經濟的共同發展。     一、我省經濟區域的歷史沿革     一般而言,區域有三大基本類型:即自然區、行政區和經濟區。經濟區域,是指人的經濟活動所造就的,具有特定區域構成要素的不可無限分割的經濟社會綜合體,由經濟中心、經濟腹地和經濟網絡構成。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將“經濟區域”與“地區”兩個概念混用。其實它們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相區別的一面。“經濟區域”更具有自然經濟的含義,界限比較模糊,經濟功能的發揮主要是通過經濟發展的客觀聯系;而“地區”主要兼有行政區域的含義,界限比較清楚,經濟功能的發揮往往通過行政手段和政策功能作用,并在歷史造就的基礎上的比較有序地展開。可以認為,地區也是一種經濟區域,因此有時人們在進行區域分析時,又往往不加區別地使用“經濟區域”和“地區”這兩個概念。     我省經濟區域的劃分大體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始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根據當時的行政區劃,我省經過反復討論,提出“三區一中心”的戰略布局。三區即兩淮經濟區、沿江經濟帶、皖南旅游區;一中心即合肥科教中心。     兩淮經濟區:位于本省的北部,是以淮南、淮北煤礦為中心的布局區,還包括原阜陽、宿縣等地的30個縣市。該區工業以煤電為主,農業以麥、畜牧業為主。     沿江經濟帶:位于本省的長江兩岸,包括蕪湖市、馬鞍山市、銅陵市、原安慶市、巢湖地區、安慶地區。它的生產特征是:工業以冶金、石化、機械、紡織為主,農業以稻、油、水產為主。     皖南旅游區:位于本省的南部山區,以黃山、九華山、齊云山、太平湖等著名旅游區為中心,包括原徽州地區、原黃山市和青陽縣。該區的生產特征是:農業以林茶為主,工業生產基礎較差,尚未形成明顯的專門化生產部門,但旅游資源比較豐富,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合肥科教中心:即利用合肥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把合肥市建設成為我國的科教基地之一。     應當說,“三區一中心”是基于我省省情提出的戰略布局,對日后我省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第二階段,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省行政區劃發生很大變化,地區改市逐步完成,“地區”作為一級行政機構已不復存在。考慮到與全國東、中、西的區域劃分相適應把安徽劃分為皖東、皖中、皖西三大經濟區,其包括范圍與各市所處的地理位置相對應。后來,根據形勢的變化,在此基礎上又提出“兩點一線”的概念:利用合肥市、黃山市為兩點,以長江流域為一線。主要依托合肥市的高新技術產業、科技優勢和黃山市的旅游資源,利用長江的交通優勢,發展安徽區域經濟。     第三階段,新世紀以來,隨著全國范圍的“經濟圈”、“經濟帶”、“增長極”不斷涌現,以及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要求,我省經濟發展戰略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一般認為,全省可劃分為四個經濟區,即:合肥經濟中心及其輻射區,包括合肥市及其周邊地區;皖江經濟區,包括蕪馬銅等沿江城市;皖南旅游經濟區,包括黃山市及其周邊旅游景區;皖北經濟區,包括兩淮、阜陽等皖北6市。     上述經濟區域的劃分考慮自然條件和發展條件的相似性,其地理邊界往往是比較模糊的,研究起來往往缺乏必要的基礎數據。而這樣劃分的經濟區域更易受到人們認識變化和政策調整的影響。     為了便于直接從公開發表的統計資料中獲得各方面的數據,運用現代統計方法對這些數據進行加工處理,我們把研究對象定位為:省轄市。通過選取若干指標,借助數量分析方法把不同市劃分為:經濟發達、經濟較發達、經濟欠發達、經濟落后等不同類型,分析安徽經濟水平的差異狀況,找出全省經濟發展的薄弱區域,以探求協調發展的途徑。     根據可行性和指標選取的原則,我們選取了“人均GDP”、“每十萬人中高中大專文化程度以上人口”等10個指標,以這10個指標綜合反映2003年市級經濟狀況,然后按照經濟狀況的相關情況對各市進行分類,劃分出各類經濟區。按地區的本質關系來分類,消除了傳統劃分方法中的地理因素與人為因素的影響,更能反映差異的實質。根據這一思路,以各市為基本地域單元,采用多元統計分析理論,對安徽省17個市進行聚類分析。     表一:2003年安徽省各市經濟指標一覽表 市名 每十萬人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人均GDP 非農業人 實際利用外 高中大專文 增加值/ 增加值/ (單位:口的比重 資額/GDP(單位: 化程度以上 GDP(%) GDP(%) 元/人) (%) 美元/萬元) 人口 合肥市 11878 50.30 41.50 10720 35.08 19.80 淮北市 8419 53.20 33.90 6541 38.68 13.35 亳州市 4643 26.40 35.80 3538 11.43 8.92 宿州市 6215 23.20 34.60 3725 12.11 5.21 蚌埠市 9139 43.40 36.70 6269 24.72 14.99 阜陽市 4972 28.10 36.80 2611 11.28 0.16 淮南市 12141 51.10 38.50 8081 47.19 18.69 滁州市 7040 43.80 35.30 6935 22.56 4.56 六安市 6433 34.50 34.50 3127 14.68 2.55 馬鞍山市 12836 64.90 28.00 15638 45.48 15.58 巢湖市 6213 40.10 34.50 5481 17.92 9.61 蕪湖市 11500 57.10 34.30 12786 40.60 15.49 宣城市 8199 40.70 37.70 7553 16.73 13.85 銅陵市 14597 59.10 35.90 14921 53.61 4.15 池州市 8212 38.60 35.40 4876 15.81 12.77 安慶市 7115 45.20 31.90 5299 15.78 4.17 黃山市 9548 33.60 47.20 7380 20.77 12.11 市名 進出口商品 人均財政收入 勞動生產率 人均固定資 總值/GDP (單位:元/人) (單位:元/人) 產投資額 (單位:美元 (單位:元/人) /萬元) 合肥市 622.37 785.6 19359.7 5587.1 淮北市 34.79 375.2 13194.2 2511.9 亳州市 8.36 133.3 6000.3 1010.2 宿州市 10.42 136.7 6924.7 959.9 蚌埠市 99.21 305.8 11361.4 2456.2 阜陽市 32.12 115.9 4732.1 826.2 淮南市 31.81 422.7 13805.7 2553.3 滁州市 55.40 232.6 12837.5 1520.2 六安市 43.51 155.1 5509.1 987.0 馬鞍山市 414.47 1200.2 30511.2 8605.8 巢湖市 23.18 202.4 8750.0 2046.5 蕪湖市 159.97 774.8 22208.6 6385.9 宣城市 61.10 266.6 11901.4 2718.8 銅陵市 523.59 779.2 25077.2 6609.7 池州市 74.66 256.3 7922.9 2345.8 安慶市 49.78 266.6 8220.4 1705.1 黃山市 50.77 409.8 12073.5 3594.3     注:以上數據根據2004年安徽統計年鑒上數據進行整理和計算編制     根據表Ⅰ中數據,利用SPSS軟件進行計算,結果如圖2-1所示。     從圖1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內十七個市可以劃分為四類:     第一類地區:合肥市、蕪湖市、銅陵市、馬鞍山市。這類地區是經濟發達的綜合性地區(簡稱經濟發達地區),這一類地區人均生產總值較高,在10000元/人以上。而且第二產業的比重較大,對外經濟聯系也較為密切。     第二類地區:淮南市、淮北市、黃山市。這類地區是經濟特色區,淮南與淮北地區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著名的兩淮煤礦就在這一地區,屬于北方平原地區。而黃山是著名旅游景點,第三產業比重在全省最高。     第三類地區:安慶市、池州市、巢湖市、蚌埠市、滁州市、宣城市,共六個市,是經濟欠發達地區。     第四類地區:阜陽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這類地區是經濟落后的地區,人均GDP在4000元以下,非農業人口的比重很低,第一產業比重較高,分別為35.1%、42.2%、31%和37.8%。     二、我省區域經濟差異狀況分析     1、四大經濟區的經濟現狀差異     根據上述地區劃分方法,我們選取2003年四類地區“GDP平均增長速度(%)”、“人均GDP水平(元/人)”等項指標進行比較,以直觀地反映各類地區經濟發展現狀及其差異(見表二)。     表二:2003年四類地區GDP情況比較 區類別 范圍 占全省總 占各市GDP總 GDP平均增 人均GDP水平 人口比重(%) 和比重(%) 長速度(%) (元/人) 一 合肥市 13.66 29.13 14.01 12286 馬鞍山市 銅陵市 蕪湖市 二 淮南市 8.78 11.23 9.26 7366 黃山市 淮北市 三 宣城市 35.35 37.00 7.42 6035 滁州市 蚌埠市 巢湖市 安慶市 池州市 四 宿州市 42.21 22.64 2.64 3180 亳州市 六安市 阜陽市     從各類經濟區占總GDP的份額來看:合肥等一類經濟區,占全省總人口的比重不到14%,GDP占各市GDP總和比重接近30%;淮南等二類經濟區,占全省人口8.78%,占各市GDP總和的比重為11.23%;宣城等三類經濟區,占全省人口的比重為35.35%,占各市GDP總和的比重為37%;而阜陽等四類經濟區,占全省人口42.21%,GDP占各市GDP總和比重僅為22.64%。一類地區的GDP份額與人口份額之比是2:1,二類地區兩者之比大于1,三類地區兩者之比大體相當,而四類地區為1:2。由此可見,一類地區的經濟實力比四類地區強得多。     從GDP的平均增長速度看:一類地區為14.01%,二類地區為9.26%,三類地區為7.42%,四類地區為2.64%。其中一類地區與四類地區相差超過9個百分點,可見增長水平的懸殊程度。     再從人均GDP水平來看:一類地區人均GDP為12286元,二類地區人均GDP為7366元,三類地區人均GDP為6035元,四類地區人均GDP僅為3180元。其中一類地區與四類地區相差3倍以上。     綜上所述,我省地區經濟發展現狀是:占人口近14%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最高,而占全省人口超過40%的地區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是顯而易見的。     2、經濟發展水平系數顯示各市差異十分明顯     經濟發展水平系數是通過對人均GDP等十項指標進行打分,根據各項指標的得分,借助現代統計方法進行綜合計算得出的一種系數。通過計算17個市經濟發展水平系數并進行排序(見表二),得出的結論與聚類分析結果基本吻合。合肥、蕪湖、銅陵、馬鞍山等一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系數較高,其中以馬鞍山最高達3.90;革命老區六安、以及皖北的宿州、亳州、阜陽等四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系數較低,其中阜陽最低為-2.3765。     表三:各地市經濟發展水平系數及排序 排序 地市名稱 系數 1 馬鞍山 3.90851 2 銅陵市 3.30689 3 合肥市 2.67749 4 蕪湖市 2.25949 5 淮南市 0.98219 6 淮北市 0.10845 7 黃山市 0.04287 8 蚌埠市 -0.17738 9 宣城市 -0.40417 10 滁州市 -0.85069 11 池州市 -0.88915 12 巢湖市 -1.20397 13 安慶市 -1.25049 14 六安市 -1.92996 15 宿州市 -2.09017 16 亳州市 -2.11295 17 阜陽市 -2.37695     3、絕對差異和相對差異指標顯示差異水平呈擴大趨勢     對區域經濟差異的測量由差異指標給出(如表三列示),差異指標可以是絕對數,如極差;也可以是相對數,如加權變異系數。我們選取1980―2003年期間的各市人均GDP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計算其極差、加權標準差、加權變異系數(%)(見表三),進行觀察比較。從中可以看出:⑴絕對差異呈總體上上升趨勢(圖2),1980年人均GDP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為630.40元,差不多是同期均值的2倍;2003年人均GDP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為13114.67元,是同期均值的2倍多。     表三 單位:元 年份 均值 加權 加權變異 最大值 最小值 極差 標準差 系數(%) 80年 306.52 139.87 45.63 809.94 179.54 630.40 85年 599.93 245.23 40.88 1584.98 393.53 1191.45 90年 1069.32 461.07 43.12 2831.27 642.22 2189.05 91年 1037.93 508.85 49.03 3180.54 495.02 2685.52 92年 1297.29 597.74 46.08 3927.27 698.90 3228.37 93年 1795.71 952.56 53.05 6945.19 997.30 5947.89 94年 2466.82 1040.70 42.19 7555.36 1504.98 6050.38 95年 3171.10 1193.93 37.65 8257.44 1883.79 6373.66 96年 3867.59 1483.86 38.37 9487.85 2136.21 7351.64 97年 4369.57 1703.81 38.99 10637.38 2427.89 8209.49 98年 4610.63 1770.95 38.41 10042.88 2613.30 7429.58 99年 4636.88 1880.01 40.54 10466.40 2732.86 7733.54 2000年 4487.19 2072.11 46.18 10623.19 2282.04 8341.15 2001年 4753.58 2298.37 48.35 11512.50 2255.91 9256.59 2002年 5154.18 2594.26 50.33 12660.93 2337.27 10323.66 2003年 5713.32 3129.19 54.77 15513.30 2398.63 13114.67     注:人均GDP按人口總數計算。     ⑵由加權變異系數(%)看相對差異呈現階段性的起伏變化過程(圖3)。80年代初,相對差異曾經逐步縮小。由于我省是傳統的農業大省,農村改革發端于我省,那一時期農村生產力獲得前所未有的迸發,全省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曾經超過50%。現階段一些相對落后地區(一產比重較大地區)當時由于農業的快速發展,相應縮小了與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差異。91年由于遭受水災,差異變大;93年相對差異達到峰值,后差異漸趨縮小;94―99年步入平穩期,加權變異系數維持在37―42%的相對較低水平;進入2000年后差異呈上升趨勢,2003年達到54.77%的最高值。     4、基尼系數顯示進一步向不均衡方向發展     為了從不同角度反映1980―2003年各市人均GDP的差異趨勢,我們嘗試通過計算其基尼系數來加以觀察比較。基尼系數是反映一國社會分配狀況的指標,是對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測度,其計算結果的判斷標準不能簡單的移作人均GDP差異判斷標準,這里我們取其趨勢比較,不作差異程度判斷。通過計算,基尼系數如表四:     表四 年份 基尼系數 80年 0.250806 85年 0.223876 90年 0.233095 91年 0.250876 92年 0.244697 93年 0.268079 94年 0.223468 95年 0.209366 96年 0.210806 97年 0.215037 98年 0.211017 99年 0.216979 2000年 0.249103 2001年 0.25699 2002年 0.264136 2003年 0.284169     將圖3與圖4進行觀察比較,發現兩者有驚人的相似,差異趨勢保持高度一致,這無疑有助于我們對差異狀況的進一步確認。     結論:通過聚類分析和計算經濟發展水平系數可以看出,阜陽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四市屬于經濟比較落后地區,是我省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短板”;從區域差異的相對變化趨勢來看,有起伏,但近年來有逐漸上升趨勢,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協調有所加劇。     三、我省區域經濟差異原因分析     現代統計分析表明,我省經濟區域大體呈現四個類型,而且發展的實踐也印證了經濟發達地區、經濟次發達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經濟落后地區的明顯特征。什么原因導致了經濟發展中區域經濟差別沒有縮小反而擴大?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分析。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自然基礎差異     不同經濟區域差異,自然基礎占據了相當的份額。自然基礎包括了區域所處的自然環境、以及包含于自然環境中的各種自然要素如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等。這一因素是先天的而不易改變,從一定意義上講,對區域經濟發展起重要基礎作用。上述分類的一類和二類地區中除合肥以外,其他市分布在沿江平原圩區、淮北平原中礦藏資源豐富地區以及皖南山區旅游資源豐富的區域,三類與四類地區集中分布在江淮丘陵地區和皖西丘陵地區。一類地區中的馬鞍山、蕪湖、銅陵瀕臨被稱為“黃金水道”的長江(有人測算,一條長江航線相當于12條鐵路的運力),得地利之便。加上原有的港口、碼頭等岸線設施以及后期橋梁等基礎設施的興建,為這些地區發展帶來十分便利的交通條件。而且這些地區在地理位置上臨近經濟發達的江蘇省,經濟上受其影響不言而喻。合肥是安徽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自然十分便利,具有獨特的優勢。相比之下,三類、四類地區就不具備一類地區的優勢。四類地區的阜陽、亳州、宿州、六安,第一產業比重較大,農業以種植業為主。從農業生產條件來看,這些地區土壤較為貧瘠,水資源不足,光熱條件也不如沿江和江南地區,旱澇災害時常發生。     2、歷史差異     歷史差異可以說是由于區位差異而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差異的一種積淀,這種差異是長期形成的,很難一朝一夕加以改變。歷史上,安徽經濟發展就很不平衡。宋代以來沿江江南地區的經濟較為發達,我省的手工業、采礦業、金屬制造業以及商業主要集中在這里。從一類地區的幾個城市來看,蕪湖是近代長江下游地區工業的發祥地之一,1876年蕪湖被辟為通商口岸后,糧商云集,形成當時全國的“四大米市”之一;20世紀初,蕪湖工商各業發展到百余種,商店有五六千家,數量之多,為皖之冠,成為長江下游以內外貿易為主的商業港口城市。馬鞍山憑鋼立市,鐵礦開采歷史悠久,秦漢時這一帶即因盛產鐵而著稱。銅陵是中國古銅都,其礦山采掘、煉銅和鑄器活動,始于商代早中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相對而言,其他市工業基礎比較薄弱,國民經濟以農業為主。四類地區的阜陽,1949年僅有8家釀酒、卷煙、蛋類加工等企業和76個家庭手工作坊,大多數工業行業一片空白。老區六安1949年僅有工業企業159個,多是簡陋的小鍋廠、小木廠及生產鐵木竹農具等手工業。從國民經濟結構來看,建國以來農業的發展速度較慢,而工業部門的發展速度遠遠高于農業部門,尤其是第一,第二地區的發展速度最快。從生產力布局看主要集中在第一、二類地區,這些地區工業投資多,基礎好。八十年代初期的“三區一中心”的戰略布局,進一步強化了這些地區的優勢地位。三是第一、二類地區充分利用了改革開放以來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在資金投入上遠遠高于第三、四類地區,從而進一步取得了領先優勢。     3、人口文化素質的差異     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經驗表明:如果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的人口素質普遍提高,那么該國或地區的人力資源的質量也會相對較高,而較高素質的勞動力其勞動效率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一般也較高,從而該國或地區的人均產出水平也較高;反之,人口素質低、勞動力素質低,人均產出水平和和收入水平較低。反映文化素質的主要指標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初中及小學文化程度、文盲率等。我們選取這些指標與各市人均GDP的截面數據計算它們之間的相關系數如表五所示。     表五:各市人均GDP與文化素質的相關系數 年份 文化素質與GDP之間的相關系數 高中以上文化 初中文化程度 小學文化程度 程度人口比重 人口比重 人口比重 1982年 0.8310 0.8005 -0.1576 1990年 0.8703 0.7737 -0.2212 1993年 0.7857 0.5750 -0.2324 1994年 0.7701 0.5929 -0.4095 1998年 0.8402 0.0018 -0.5277 1999年 0.8526 -0.0102 -0.4884 2000年 0.8681 -0.1230 -0.6628 2003年 0.8902 -0.1710 -0.3900     從表五可以看出,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與人均GDP呈較強的正相關,而且2003年與1982年相比,相關系數一直處于較高水平,說明這一部分人口比重對人均GDP增長的作用程度最大。⑵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與人均GDP之間的相關系數呈下降趨勢。說明這部分人口對人均GDP增長的作用程度越來越小。⑶小學文化程度人口比重與GDP呈負相關,而且隨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相關系數的絕對值呈上升趨勢。說明人口文化水平低,所起的負面作用越來越大。總之,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與文化素質是密切相關的。以2003年全省各市“每十萬人中高中大專文化程度以上人口”這一反映人口文化素質的指標來看,四類地區差異是比較明顯的:一類地區的合肥及蕪馬銅地區每十萬人口中高中大專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均超過一萬人,而四類地區這一指標普遍較低,其中阜陽、亳州兩市不足五千人。     4、資金投入的差異     資金投入水平是影響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經濟發達的第一、二類地區工業基礎較好,地理位置優越,資本的邊際效率相對較高,因此,為了追求總體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不僅國家投資重點大幅度向經濟發達的第一、二類地區轉移,而且經濟發達的第一、二類地區還吸引大量的社會資金和國外資金。這里我們選取“人均固定資產投資額”這個指標來反映各市階段年的資金投入差異分布及變化情況(見表六)。     表六:各市人均固定資產投資額 單位:元/人 地區類型 范圍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3年 一 馬鞍山市 121.4 241.7 701.6 1787.6 2920 8605.8 銅陵市 61.7 309.4 461.3 2375.9 4398 6609.7 蕪湖市 45.1 129.5 196.7 707.3 3470 6385.9 合肥市 55.5 162.5 232.5 825.3 3254 5587.1 二 淮南市 160.9 475.9 673 1893.5 1670 2553.3 黃山市 25.5 88.8 85.7 425.1 2133 3594.3 淮北市 254.2 361.3 401.8 889.9 1736 2511.9 三 宣城市 13.8 51 51.2 355.5 1334 2718.8 滁州市 7.1 32.4 62.1 165.4 1205 1520.2 蚌埠市 34.9 86 98.6 423.8 1636 2456.2 巢湖市 7.5 26 56.7 171.1 1553 2046.5 安慶市 15.2 38.6 64.8 426.9 1191 1705.1 池州市 14.9 28 90.4 193.5 1375 2345.8 四 宿州市 8.1 21.1 28.9 243.4 788 959.9 亳州市 1.8 17.5 16.9 178.4 745 1010.2 六安市 5.3 20.4 31.2 133 684 987.0 阜陽市 7.6 18.1 25 125.2 633 826.2     由表六給出的數據可以看出:     從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1999年、2003年的橫向考察,第一類地區和第二類地區的人均固定資產投資額都遠遠高于第三類和第四類地區。特別是到了2003年這種絕對差異非常明顯:一類地區的合肥及蕪馬銅4市人均固定資產投資額在5000――9000元之間;而同期的阜陽、六安等四類地區僅在千元左右。可見,這種資金投入的差異,必然導致經濟發展的差異。     影響區域經濟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只是其中幾個主要方面。如何看待區域經濟差異,不能孤立片面地強調某一方面的原因,而忽視其他方面的原因。應該說,區域差異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有些原因在某一特定時期可能是主要原因,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客觀條件的變化,有可能轉化為次要的原因,因此,在分析和理解區域經濟差異時,要全面地、聯系地、發展地看待各種因素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客觀地尋求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途徑。     四、我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基本途徑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省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是顯而易見的,其成因也有多個方面。從經濟學的“木桶原理”來看,阜陽等四類地區是我省經濟發展以及實現全面小康目標中的“次短板”“短板”和“最短板”。只有分別增加這些板的長度,才能提高我省經濟的總體發展水平。從某種意義上說,協調發展就是逐步縮小差距的過程。由于市場經濟發展中,市場對資源配置起主要作用,縮小差距不能犧牲發達地區經濟利益,而只有通過加快落后地區的發展來實現這一過程。因此,加快阜陽等皖北城市的發展,加快老區六安的發展,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重點。     (一)發揮區位優勢,著力培育皖北中心城市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省“三區一中心”戰略布局發展實踐來看,作為區域中心的城市經濟優勢地位已經基本確立。如我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合肥市(當時屬“一中心”),皖江地區的馬鞍山、蕪湖、銅陵諸城市(當時屬沿江經濟區中心城市),皖南地區的黃山市(包括原徽州地區、原黃山市,當時屬皖南旅游區經濟中心),皖北地區的淮南、淮北市(屬當時兩淮經濟區的中心城市),這些城市通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分屬一、二類地區的經濟發達和次發達地區。固然,這些城市能夠獲得今天的發展局面,與其先天的優勢條件分不開,但客觀地講,與政府的長期培育是分不開的。如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項目安排、市場布局、教育、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都有所體現。客觀上也造成了與非戰略地位城市的經濟差距。當然,這是由生產力布局的優位效益原理決定的。     淮南、淮北、蚌埠、阜陽、宿州、亳州等六市,經濟水平總體上不高,而阜陽、宿州、亳州三市經濟發展更為落后。這些城市為什么隨著全省經濟發展不斷加快而顯得更加落后?主要是自然基礎和歷史等這些帶有先天性質的因素,一般不易改變,即使改變也非常緩慢。而“人口文化素質”、“資金投入水平”則具有后天的性質,只要通過努力是可以改變的。但人口文化素質提高、資金投入水平增加與經濟發展水平互為制約因素。高水平的人口文化素質以及高水平的資金投入必然會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反之,經濟發展水平上去了,也就有足夠的財力用于教育投入,吸引各方面人才,最終提高人口文化素質;同時,也能吸引更多的外來資金投入,最終提高資金投入水平。但這些地區本身是典型的大農村小城市,基礎實在太薄弱,根本不具備區位優勢。因此,這些地區經濟要想盡管發展上去,跟上全省平均發展水平,靠其自身積累來解決提高人口素質和資金投入水平是不現實的。設想一個沒有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城市,談何加快發展?所以,加快經濟不發達或落實地區的發展,更需要借助外力,實施類似中央采取的西部發展戰略。     政府責無旁貸的是外力的授予者。二十多年來,我省實施的“三區一中心”戰略也好,“二點一線”戰略也好,無疑不是進一步強化了中心城市的優勢地位,那些自然條件好、工業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城市,得到了更多資源,發展更快,而那些相對處于劣勢的地區,喪失了作為中心城市的機會,無疑失去了一次大發展的機遇。我省皖北地區屬于相對劣勢的地區,往往工業基礎薄弱、農業人口較多,而且這些城市同屬于松散的資源型城市,經濟發展的關聯度不高,互補性不強,城市中缺乏一個集聚力和輻射力較強的龍頭,經濟發展缺乏凝聚力。生產布局學認為,一個地區的中心城市,通常是工業最集中的地方,是全區的交通運輸樞紐、商業貿易中心,科學文化事業也比周圍地區發達,城市在經濟發展中起核心作用。按此理論,皖北六市中沒有哪個城市與此完全吻合,說明皖北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中心城市。正因為如此,需要政府著力培育,把培育新的皖北中心城市上升到一個戰略高度,解決其自身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根據需要與可能相結合的原則,我們認為皖西北的阜陽市應優先考慮。這是基于以下幾方面考慮的:     第一,木桶中的“最短板”迫切需要加長。阜陽人口眾多,全市900萬人口占全省14%,其中農業人口占90%以上,該市在全省經濟最為落后,2003年人均GDP不足3000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40%,與最高的相差竟5倍!可以說,阜陽不富,全省難富,解決阜陽問題最為迫切,不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還具有長遠的歷史意義。     第二,戰略布局平衡要求。阜陽是安徽的西北門戶,西臨河南省,周邊無經濟特別發達城市,不具備享有外來輻射的條件。我省區域發展戰略實踐已取得豐碩成果,形成了中部有合肥、南部有黃山、沿江有蕪馬銅諸城市構成安徽經濟發展的三大“增長極”。而人多地廣的皖北似乎缺少一極,或者說未能形成一極。皖北地區向來被人們稱為“有問題”地區,如農業人口比重大,旱澇災害頻繁,財政困難,資金投入小等等,靠其自身的努力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是治標,還是治本?是輸血,還是造血?這無疑是一個根本的戰略問題。我們認為,與其撒“胡椒面”,分散財力,不如集中財力,尋找突破口。作為與皖南相呼應,選擇阜陽入手,應該值得考慮。     第三,交通樞紐地位為塑造中心城市提供重要的基礎。阜陽交通便捷,四通八達。京九鐵路自北向南貫穿全境,與商阜、漯阜、青阜、阜淮四條鐵路在境內構成每百平方公里2.6公里“米”字型框架,直接與隴海、京廣、京滬等鐵路干線接軌,形成八線引入、五路交匯的鐵路網,京九鐵路阜陽編組站是京九線上最大的鐵路樞紐。4C級阜陽民航機場可起落大中型客機,已開通合肥、北京、上海等航線。擁有每百平方公里50.5公里公路的陸路主干道,東連京滬高速、西接京珠高速的界阜蚌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正在建設;山東東營至香港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阜六高速公路將于2006年建成通車;合阜高速公路也將在“十五”期間建成通車。境內淮河、潁河、泉河、茨淮新河等六條航道可入江達海,是中原通往華東的水運要塞。雖沒有重要的江河湖海可以憑依,但獨特的交通優勢,提升了阜陽資源優勢、成本優勢的價值品位,無疑為塑造皖北中心城市提供最重要的基礎條件。     第四,農副產品資源豐富,可為發展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加工業提供大量原材料。全市盛產小麥、水稻、紅薯、棉花、玉米、大豆和蔬菜、水果等,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薄荷、桐木、山羊、皮革、兔毛和肉類生產基地。阜陽糧食年產在340萬噸以上,油料10萬噸,蛋、奶、魚、肉75萬噸,這些都是亳州、淮北、淮南、宿州、蚌埠等周邊城市難以企及的。立足于農產品資源豐富的特點,選擇農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以農業產業化為前提,以大流通、大商貿、大市場為手段,走以農促工、以農促商、以工商帶農的發展之路;堅持走以農副產品加工業和支農工業為主導的輕型化之路,重點發展釀酒、糧油加工、醫藥、化工、建材、紡織等行業。     第五,豐富的礦藏資源,可將阜陽塑造成新的能源基地。阜陽礦物資源儲量可觀,已探明地下煤儲量達80億噸,境內50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有石油、天然氣。煤炭、石油屬于戰略性資源,也是不可再生的緊缺性資源。近年來,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拉動下,我省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需求增長迅猛,導致能源生產的增長難以滿足需求,缺煤、缺電、缺油,能源供應全面緊張,能源短缺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2003年末能源庫存總量比年初下降22.2%,其中原煤庫存下降20%,能源供應緊張。在生產連續數年增長的同時,各主力礦區的產能接近極限,如淮北一些生產礦井采區接替緊張,其淮北礦業集團公司大部分礦井分布在閘河老區,目前主采區都已延伸至二、三水平,煤層賦存條件較差,儲量銳減,生產能力已經發揮到極限,采區接替十分緊張,部分礦井可采期低于國家規定。就淮南市現有礦井可采掘條件看,生產能力也基本接近極限,如已接近資源枯竭的謝一礦、新莊孜煤礦和新集煤礦,進一步提升產量已較為困難,淮南礦業集團公司所屬的張集、謝橋、潘一、潘三等礦區雖有望在加大技術裝備的基礎上突破設計生產能力,但深部開采的采掘工作面因瓦斯治理的壓力加大,按現有的技術條件,短期內煤炭產量也難以大幅提高。在此情況下,建設新的礦井,增加煤炭開采能力已是比較迫切的問題,阜陽可利用這樣的戰略機遇,發展煤炭開采和電力生產,并以此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第六,有大量富余勞動力,為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提供廉價資本。目前阜陽有500萬勞動大軍,雖然每年有不少外出務工,但仍有300萬的剩余勞動力需要轉移或通過城市化加以吸收。人口多雖然稀釋了資源和經濟發展的人均水平,但也是經濟發展的一種潛在人力資源,無論是農副產品加工,還是煤炭開采,都需要大量勞動力。     第七,文化底蘊深厚。阜陽歷史悠久,有幾千年的文化積淀。這里是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故里,詩人嵇康的桑梓,其周邊地區產生老子、莊子等名播千古的重量級歷史人物。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歐陽修、曾鞏、蘇軾曾在這里為官多年。區內古跡遍布,人文蔚盛,交相輝映。除此之外,區內還有歷史上曾與杭州西湖齊名的潁州西湖,先后被聯合國環境保護署命名為“全球500佳”的潁上縣小張莊和八里河南湖公園風景區。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結合,為當地發展旅游業提供必要的基礎。     (二)增強合肥輻射力,攜老區走共同富裕道路     革命老區六安位于安徽西部,大別山北麓,人口近670萬,僅次于阜陽市,居全省第二位。六安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又是貧困人口較多的地區,據監測,2003年該市仍有貧困人口32.81萬人,貧困發生率為5.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2個百分點,為全省之首。雖經多年建設與發展,經濟總體水平仍然不高,2003年人均GDP剛過3000元,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經濟發展水平系數為-1.9,與阜陽、亳州、宿州同屬經濟不發達地區。六安東與省會合肥緊密相連,從六安市區到合肥駱崗機場僅需1小時。歷史上,六安與合肥一直同屬一個經濟區劃。其劃分依據除了地理脈絡上的聯系外,還有一點,利于六安憑借合肥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勢,求得發展的機遇。相比之下,合肥屬于一類經濟發達地區,而六安處于四類經濟落后地區,而且差距有擴大之勢,沒有實現區域劃分的初衷,值得我們深思。當前,六安除立足自身謀求發展外,要充分利用臨近合肥之地利,尋求來自合肥的更多輻射;合肥在加快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對老區脫貧致富作出更大的貢獻。這里提出以下幾個思路供參考:     1、飲水思源,變自發輻射為自覺輻射。有人形象地稱,六安是合肥的大“水缸”。可見,六安對合肥的戰略意義,換言之,六安與合肥存在合作與共同發展的天然基礎。合肥作為近鄰,近年來兩地之間的經濟往來愈來愈密切。根據“水池效應”,合肥對六安的資源具有很強的集聚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六安對合肥的發展功不可沒;反過來,實力壯大的合肥對六安的發展正在產生一定的輻射作用。事實上合肥已是六安的農副產品及工業品的重要消費市場。當然,對于總體上仍然落后的六安來說,合肥還應該有更大的作為。一是兩地進一步加強合作,加快道路建設,使六安成為合肥的旅游渡假和休閑基地,充分發揮六安旅游資源優勢,從而彌補省會自然旅游資源不足的劣勢;二是按照一小時經濟區的理論,將促進六安的發展融入千億元規劃。新世紀初,合肥市委、市政府相應推出了“1346”計劃,提出用10年時間再造一座合肥新城的目標,按照經營城市的理念,科學合理地把城市規模做大,形成“一城兩翼”的現代化大城市框架和“一主五副”的緊密城市圈。到2010年,合肥將實現建成區300平方公里的目標,比1992年擴大4倍,合肥的城市化水平將達到60%,全市GDP達1000億元。這一藍圖付諸實施過程中,必然是一次巨大的經濟能量釋放過程:必然強有力地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建筑業、建材行業、機械行業;進一步激活勞務市場,大幅度地提高消費市場容量,吸吶更多的人口入駐城市。因此,千億元宏偉規劃的實施,需要有自然、勞動力資源等支持,而六安極具區位優勢和互補優勢。六安境內有木本、草本植物3800多種,各類水陸棲生脊椎動物500多種,盛產110多種名特優稀農副產品和1400余種中藥材,糧、油、棉、麻、茶、繭、板栗、肉禽、羽絨、水產等產量多數居全省前列,六安瓜片、皖西白鵝及其羽絨、霍山石斛等稱甲全國,境內已探明礦藏30多種,鐵、金、鉛、鋅、石英石、花崗石、水泥灰巖等儲量甚豐。建議合肥充分發揮資金、技術優勢,變六安的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加大產業梯度轉移力度,使之成為合肥重要的原材料加工基地、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和人力資源基地。     2、用合肥科教之長補六安人口文化素質之短。據統計,六安市2003年每十萬人中高中大專文化程度以上人口為僅6433人,在全省各市中明顯處于偏下水平(見表一)。人口文化素質低,意味著人才占有水平即未來儲備人才水平低,必然影響一地經濟和社會的長遠發展。依目前六安人均155元的財力水平,用之于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只有借助于社會資金和外來資金彌補其不足。合肥是全國科教文化中心,有一批全國重點院校和科研院所,擁有雄厚的教育和科技資源。合肥可以對六安實行教育幫扶,一是向六安輸送適用的技術,二是幫助其建立人才培訓基地,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各種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