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西部大開發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日前在西安召開。陜西省人大、西北大學的領導,常修澤、王忠民、鄒東濤、魏后凱等來自首都經濟學界的知名學者,以及何煉成、韋葦、白永秀、趙增耀、丁文鋒等陜西、甘肅、云南、貴州、寧夏等西部諸省區的數十位專家學者,一同回顧和總結西部大開發五年的實踐經驗,并圍繞進一步促進西部大開發的理論創新和政策調整,以及新一輪經濟增長對西部發展帶來的新機遇等問題,進行了為期兩天的熱烈研討。
建立長期穩定的西部開發資金渠道。西部地區資源極其豐富,人力資源也不少,唯一的就是缺資金。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過,在商品生產條件下,資本是第一推動力。沒有資本,進行商品生產和流通就是一句空話。過去西部經濟之所以發展滯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資金,西部大開發中碰到的主要困難也是缺少資金。因此,建立長期穩定的西部開發資金渠道,實為當務之急。何煉成教授等與會者為此建議:逐步增加中央財政對西部開發的投資;建立西部開發銀行,發行西部開發債券和股票;加強西部信用合作組織的建設;農業銀行等商業銀行應加大對西部大開發的支持力度;大力吸收外資(包括港臺澳資)到西部投資辦企業。
進一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為西部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常修澤教授等與會者認為,下一步的改革,應以調整利益為出發點,以政府轉型為關節點,以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為支撐點,最終以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為落腳點。當今最需要調整的是城鄉關系問題,要把農村體制改革放在基礎性位置上。尤其應在農村土地制度、稅費制度、農村金融制度和糧食流通體制方面繼續深化改革。在政府轉型方面,當前的中心點應是推進政府職能的轉換,基本思路是由“經濟管理型”轉變為“公共服務型”,即轉到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上來。在企業改革方面,要緊緊抓住國企產權改革,對違規或不規范的問題可以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予以糾正,不宜通過“大討論”的方式來解決。要堅持國企改革方向,不要動搖和后退;同時要注重規范操作。
拓寬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空間。經濟發展是自然資源、資本、勞動力和技術等要素的投入與組合過程。西部地域遼闊,各地資源豐盈度差異很大,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與會者認為,拓寬非公有制經濟在西部大開發中的發展空間,培育并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對西部經濟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各地政府要減少人為壁壘,實施特別援助。要鼓勵多種所有制共同培育西部優勢產業,特別是對非公有制經濟和外資要正確引導,大力扶持,在市場準入、審批程序、法律保障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實行國民待遇。
與會者還就如何加快發展西部地區的特色產業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全國百余所基地中唯一一所以研究西部經濟發展為宗旨的基地。成立四年多來取得了一批高質量的科研成果。據悉,該中心正加緊組織西部地區的專家編寫《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報告》(藍皮書),并將由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