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藥企在華研發熱新藥開發成本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4日 14:15 中國化工報 | |||||||||
    中國正在發展成為亞洲的醫藥開發中心,許多跨國公司爭相在中國建醫藥開發中心或生產基地。據美國新藥開發中心的市場調查,在過去的20年間,新藥開發所需費用增長了5倍,以2003年為例,每一種新藥開發的投資費用平均高達8.97億美元。而在中國所需費用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10左右,加之數百億美元的醫藥市場,這對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研發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由于中國的新藥試驗和人工成本較低,因此在中國研發新藥可比在發達國家研發節省大量資金。如在中國招聘一位博士研究人員開發新藥,平均月薪在2.5萬美元左右,尚不及發達國家的1/10。     瑞士羅氏最近在上海郊區投巨資建起了研發中心,要在中國招聘40多名具有高學位的研究開發人員。美國一家醫藥公司正投資1.75億美元在上海建設亞洲區域總部,并計劃建立研發中心。瑞士另一家公司目前正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要在中國建醫藥開發和生產基地。這些公司在中國開發的新藥都將委托美國設在上海、德國設在北京的藥品鑒定機構進行藥效鑒定。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齡人口的擴大,醫藥市場需求潛力巨大,預計2005年的市場銷售規模將達270多億美元,相當于5年前的兩倍。中國是中藥的傳統生產基地,生產的中藥達1.28萬余種,在西藥與中藥相結合開發新藥方面,中國已取得了一些突破,這是難得的產業優勢。大型跨國制藥公司都想在中西藥結合領域,借助中國的這一優勢搶灘中國和國際市場。     此外,大型跨國制藥公司在全球范圍的采購量越來越大,研發業務也大量在國外進行。據統計,美國制藥企業2001年的研發投資達300多億美元,其中有20%~25%是在國外進行的。各國大型制藥公司在中國的藥品采購和研發業務近年來大量增加,今后它們在中國的業務量將進一步擴大,以全面降低成本,提高藥品競爭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搶灘中國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