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恒隆廣場參加一次展覽,展品是丹麥B&O公司號稱世界上最貴的電視機和其他家電產品。最貴與否不得而知,但是門口李嘉誠父子的賀禮,展品設計的眼花繚亂確實讓人感覺此行不虛。當然這款世界上最貴的電視機售價也高得驚人,達到16萬元人民幣。
讓人感慨的是面對洋品牌的高端路線,正處于后過渡期的中國企業還沒有拿出讓人放心的表現。
入市三年,中國市場開放的部分都有長足的進步,無論生產制造能力還是產品質量,但是中國企業的品牌和研發能力卻在遭受滅頂之災。同濟大學經濟與金融系一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結果表明:入市三年以來,各個行業的國產自有品牌正在大幅度減少,主要是因為外資收購后品牌被收編;同時企業研發能力大幅度下降,研發能力基本被原本實力較強的外資研發中心取代;國內企業的研發能力下降導致技術創新不足,正在逐漸淪為外資品牌的代工企業。
這是一個意外的悖論。中國企業都聲稱在研發方面加大投資力度,但結果卻是對外資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大;中國企業都聲稱在品牌方面不會放棄,但現實是中國自主品牌的大面積消亡。
品牌與技術正是中國企業在WTO過渡期的重要關口,如今卻一退再退。自主品牌是什么?自主技術是什么?是中國企業的命門。因為它們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是決定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產品要進入市場并占據較多市場份額,除了價格優勢,主要靠的是它的品牌效應。要長時間占據較多市場份額,還需要自主技術。許多的知名大企業對自主品牌的開發和擁有看得特別珍貴,甚至認為品牌和技術高于一切。所以,外國企業在自主品牌和技術的研發上舍得花血本。比如通用汽車投入21億人民幣建設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就是最好的證明。通用公司的產品要占領中國市場,必須要對中國國情、消費階層、收入水平等多種數據,都要了如指掌,從而有的放矢。這就是通用移師中國,零距離融入消費者,準備為消費者度身打造獨具中國特色、符合世界潮流的車輛的高明之處。此外,世界500強企業SAP、惠普、霍尼韋爾都在上海建立了研發中心。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通過改革和發展,形成一批核心競爭力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此后又專門對實施國家名牌戰略做了批示:自己的名牌產品和知識產權是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當政府都把發展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面臨后過渡期兩年大考的中國企業還能游離其外,以代工業和低價自詡嗎?上海證券報李小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