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芥
大盤依舊在上下窄幅波動,下半周的波幅加大,給周末的投資人留下了哥德巴克猜想。在1300點附近,選股似乎比選時更重要,這是目前市場的共識。做空者的理由主要是找不到足夠多的好股票,做多者也好像是因為同樣的理由才不斷地在超跌股和題材股之間倒騰。除了到底是應該投資還是投機的困惑之外,超跌股和題材股在即將到來的年報預贏預虧中能
否經受住考驗?它們的漲升能否帶動大盤走出一輪行情則是更大的困惑。
落實《國九條》的措施陸續出臺,在大盤接近1300點的時候更加密集,政策的意圖相當明顯。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些措施雖然對市場的短期走勢利好作用有限,卻都是治標的長期利好。假以時日,量變引起質變是可以期待的。都說市場對利好反應冷淡是因為投資者經歷了幾年的熊市對深滬股市完全了喪失信心,哀莫大于心死了!筆者不信這個邪,更相信資本逐利的天性。關鍵要有人點起大盤上漲的火頭。股價的上漲要靠買盤來推動,政策有了,買盤有嗎?
有!新成立的基金啊!它們只有三個月的建倉期,隨著大批新基金的陸續成立,怎么可能沒有買盤?如果說,保險資金、企業年金、QFII的買盤需求都不是剛性的,新基金則不然,隨著新股停發的延續和新基金的陸續入市,市場供求關系的改變是可以預見的。
基金崇尚的是價值投資,著眼的是大資金的中長期運作,如此看來,藍籌股的表現依舊是市場的風向標,超跌股和題材股的階段性活躍只是市場的潤滑劑?
市場有足夠的、可供基金買入的理想籌碼嗎?這是市場自四季度以來一直受到困擾的難題,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放緩的預期,也引發了市場關于重新估值的討論。然而,事物總在變。經濟增長放緩并非中國獨有,當上證50指數成份股平均市盈率低于香港恒生指數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低于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市盈率的時候,恐怕還有因股權分置而引起的折價因素。《關于加強社會公眾股股東權益保護的若干規定》的公布實施,使得流通股股東的話語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因股權分置而造成的缺陷得到彌補,流通股在二級市場中的定價是否也面臨重估呢?周五兩市綜指都收在周最低位,上證50指數和深成指卻略強,這和上周的情況恰恰相反,部分大盤藍籌股更有了見底的跡象,問題的答案在若隱若現中。
(曉航/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