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鐘表發明之前,公雞打鳴被人們作為下地耕作的“報時器”。但你是否想到在簡單的雞鳴之中,還蘊含著一個的理財原理呢?
每天,公雞都會在破曉時打鳴,正是由于它起到了鬧鐘的作用,人們才將其飼養起來。如果公雞叫早了的話,天還沒有亮,雞鳴就成為打擾人們睡覺的噪音,雞也難免被宰殺的命運;如果公雞叫晚了,人們下地干活的時間就短了,雞鳴起不到鬧鐘的作用,也會被宰殺
。只有在恰當的時間鳴叫,公雞才體現出真正的價值。
在人們一般的理財觀念中,買早不買晚成為了一種共識。有了股票認購證的發財神話后,人們對于新興的投資理財品種總是希望能夠盡早參與。最近,升息再度刺激了百姓的理財神經,面對大眾突然高漲的理財意愿,各大銀行紛紛力挺新型人民幣理財產品。由于其收益率高于同期儲蓄,而安全性由銀行自身信譽來擔保,因此一下子吸引了不少儲戶的眼球。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年收益高于定期存款收益,許多投資者在當天將所有的存款完成“搬家”。
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是否就沒有風險呢?有關專家表示,對于投資者而言,最大的風險就是利率風險。人民銀行加息后,一直被看作無風險的國債,經受了一次利率風險的考驗。央行加息前,2004年憑證式(六期)國債三年期利息為2.65%,五年期為3%;加息后,3年定期存款利率為3.24%,五年期3.60%。雖然央行加息后,國債利率隨之調整,但加息前購買的國債仍維持原來的利率水平。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亦是如此,一旦央行再次加息,先前售出的那些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利率優勢也就沒有了。
不僅是人民幣理財產品,其他的理財產品亦是如此,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日益完善,投資理財品種會越來越多,人們所缺乏的并不是發現理財機會的能力,而是如何把握恰當的介入時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們在日常理財時,不妨向公雞學習一下。
楊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