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巨虧內幕及反思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0日 13:00 證券時報 | |||||||||
    越權交易埋禍根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取得中國航油集團公司授權后,自2003年開始做油品套期保值業務。在此期間,陳久霖擅自擴大業務范圍,從事石油衍生品期權交易,這是一種像“押大押小”一樣的金融賭注行為。陳久霖和日本三井銀行、法國興業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新加坡發展銀行和新加坡麥戈利銀行等在期貨交易場外,簽訂了合同。陳久霖
    2004年10月以來,新加坡公司所持石油衍生品盤位已遠遠超過預期價格。根據其合同,需向交易對方(銀行和金融機構)支付保證金。每桶油價每上漲1美元,新加坡公司要向銀行支付5000萬美元的保證金,導致新加坡公司現金流量枯竭,2004年10月26日至今,被迫關閉的倉位累計損失已達3.94億美元,正在關閉的剩余倉位預計損失1.6億美元,賬面實際損失和潛在損失總計約5.54億美元。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從事的石油期權投機,是我國政府明令禁止的。新加坡公司違規之處有三點:一是做了國家明令禁止不許做的事;二是場外交易;三是超過了現貨交易總量。     陳久霖大權獨攬     陳久霖闖下如此大禍,偶然之中有必然因素。     首先是中國航油集團公司控制不了“人”。據了解,今年43歲的陳久霖,在中國航油集團公司重組、與民航總局脫鉤前是一名普通干部。脫鉤后,上級管理部門提出要提拔陳久霖擔任中國航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國航油集團公司班子絕大多數人不同意。但上級主管單位領導說:“這是上級已經作出的決定。”陳久霖就這樣被提拔為集團公司副總。     新加坡公司基本上是陳久霖一人的“天下”。最初公司只有陳久霖一人,2002年10月,中國航油集團公司向新加坡公司派出黨委書記和財務經理。但原擬任財務經理派到后,被陳久霖以外語不好為由,調任旅游公司經理。第二任財務經理被安排為公司總裁助理。陳久霖不用集團公司派出的財務經理,從新加坡雇了當地人擔任財務經理,只聽他一個人的。黨委書記在新加坡兩年多,一直不知道陳久霖從事場外期貨投機交易。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今年上半年面臨3580萬美元的潛在虧損時,仍追加了錯誤方向“做空”的資金。并向集團提交了漂亮的報表。     喪失交易規則制定權     根據有關管理辦法,國內獲批準的企業可在境外期貨市場從事套期保值業務,并規定其期貨持倉量不得超出企業正常的交收能力,不得超過進出口配額、許可證規定的數量,期貨持倉時間應與現貨保值所需的計價期相匹配等。“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中航油的操作明顯違背了管理辦法。”一位資深專家說。     場外衍生品交易是一對一的私下交易,交易的過程密不透風,風險要比交易所場內交易大得多。“國際上場外衍生品交易,幾乎是不受政府監管的。”長期從事國際期貨研究的朱國華教授說。     “除了受合同法的制約,這種一對一的私下交易,幾乎不受交易所成套規則體系的約束,且存在很大的道德風險。”朱國華教授說。     專家認為,中航油此次事件中有兩點值得關注:第一,中航油此次賣出看漲期權的對手是高盛、巴克萊、三井住友、標準銀行等一些長期浸淫于衍生品市場的老牌金融機構。“而且從油價后期沒有理由的狂漲,及行權后油價迅速下走等情況分析,不能不讓人懷疑這里有很大可能存在國外金融炒家聯手對付中航油的‘逼倉’行為。”朱國華教授說。第二,中航油參與此次交易、掌握交易核心機密的交易員,均是外籍人,來自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像這種核心機密被外籍人士掌握和運作,即使在美國這樣的國家也是很少出現的。在美國的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公司,掌握最核心機密的關鍵位置交易員,一般都是美國人。 “把衍生品交易的規則制定權掌握在自己手里,讓國內外的交易商,按照我們制定的規則來參與游戲,從而發展既符合我國國情,又跟國際接軌的市場經濟工具,這比什么都重要。”朱國華教授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