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收購:摸著石頭過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0日 10:31 證券時報 | |||||||||
    12月8日,聯想集團宣布收購IBM全球PC業務,雖然總的收購代價為17.5億美元,但按照收購協議,聯想只需支付6.5億美元的現金,便可換取IBM在全球PC市場5.6%的份額,聯想的銷售收入也將因此直線上升到百億美元。一夜之間,聯想便輕松地躋身于世界500強之列。     未來的聯想能否在世界500強內站穩腳跟尚不得而知,但聯想和IBM
    產業多元化一度被國內企業視為做大的法寶,國內企業多認為,憑借專業化可以較快地做到100億的規模,但之后要繼續做大規模,行業多元化是更為現實的選擇。基于該理念,國內相當部分企業興起行業購并和整合,如家電企業進入汽車業、零售業,甚至金融業。然而,德隆的轟然倒下給這些企業敲響了警鐘,海爾集團、復星集團和東方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等目前均開始收縮戰線,逐步向主業回歸。     “聯想模式”則以核心產品市場國際化、檔次多元化為做大企業的基本思路。今年7月份,聯想便已將其IT業務主體置換出去,本次收購IBM的PC業務可謂是“傾家蕩產”,日后聯想對其他產品和行業將難有“非分之想”;TCL在過去20年曾走過多元化道路,在公司的家電和手機產品成為國內行業龍頭后,TCL也正以兩大主業的國際化作為公司進軍世界500強的戰略思路。     比較聯想和TCL的國際收購,兩者的收購對象均是沒落中的國際巨頭。IBM的PC業務過去兩年均處于虧損狀態;湯姆遜的彩電業務也是連續兩年巨額虧損,其中2003年虧損總額高達人民幣17.32億元。雖然柳傳志否認收購IBM的PC業務是人棄我取,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IBM和湯姆遜仍是如日中天,聯想和TCL又如何能吞下這兩頭“大象”。目前,一些國際巨頭紛紛調整產業結構,著力搶占產業鏈中利潤率更高的位置,并將一些虧損或盈利能力下降的制造類業務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因此,未來國內企業將有更多的機會開展國際收購等合作業務。     從市場反應來看,“聯想模式”并不被看好。TCL在公布和湯姆遜以及阿爾卡特合作方案后,公司股票均以下跌回應;而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將導致公司負債率上升,同時拖低盈利水平,因此目前也不為分析師看好。     未來聯想和TCL能否以事實證明證券市場反應是錯誤的,將取決于兩點:一是產業的進入價值;二是公司的整合能力。     TCL收購湯姆遜的彩電業務和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未來成長空間有多大,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湯姆遜彩電業務和IBM的PC業務近年連續出現虧損的原因何在?是因為管理問題,還是因為行業進入了低潮期,又或者是因為產業演進的必然。對于這個問題,聯想和TCL必須要有正確的答案,如果是前兩者的原因,聯想和TCL可以說是抄了個大底;但如果是因為產業演進的原因,那么TCL和聯想的收購將是在制造新的產業追尾,其結果將不容樂觀。     如何進行整合,是“聯想模式”必須面對的另一難題。雖然TCL和聯想的整合處于同一行業內,但國際化整合要應對的不只是地理上的差距,還包括文化、生產、管理、品牌等諸多方面的差異,而由于國內企業缺乏國際資源整合的經驗,因此,聯想和TCL們又將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