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
日本制造業對于中國的定位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即在原來的“生產據點”的基礎上逐漸加上了“銷售市場”的定位,并且,隨著中國作為市場的重要性不斷提升,還有進一步追加為“研發基地”定位的明顯動向
重要地位
日本經濟中制造業的重要地位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考察。一是占經濟總量的比重;二是制造業附加價值的增加對其他產業(包括制造業和非制造業)的巨大擴散效應(通過產業關聯效應)。日本制造業附加價值額占GDP的比重2001年為20.8%,從國際比較來看,這一比重超過美國、英國、法國,僅次于德國。同時,如果加上制造業引發的產業擴散效應,附加價值總量達到制造業附加價值比重的1.56倍,占GDP總規模的32.4%(日本經濟產業省資料)。
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制造業的勞動生產性增加率遠超過產業整體的平均水平。并且從國際比較看,日本的勞動生產性也處在高位———以日本為100進行指數計算,美國為100.1、英國為63.6、德國60.5、法國為81.5。
制造業還是“貿易立國”的日本的出口主力軍。在日本的總出口額中的制造業比重達到93.8%(2001年)。2002年,六大出口主力產品(機電、一般機械、運輸機械、化學、精密機械和鋼鐵)的純出口額為27兆日元。這六大行業占GDP的比重不過12%,卻占總出口額的84%,顯示了強勁的國際競爭力。
現狀和課題
日本制造業對比上世紀90年代,在增加就業量和幫助中小企業恢復體力方面還存在種種課題,但總體上2002年以后生產呈現恢復跡象,企業的收益性也從2002年下半期開始持續增加。根據調查,收益性高的企業同收益性低的企業相比,在以下方面采取的舉措更加積極有效:研究開發、設備投資、知識產權(專利等)的獲取和管理、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國際分工體制的最適度化能力等。
從國內來講,特別值得關注的亮點是新型數字型家電產品呈現供銷兩旺現象。成品生產廠商和其原材料供應廠商合作進行研究開發,新產品陸續誕生,喚起了新的國內需求,企業收益增加,于是有能力投入更多的研發力量(人員、設備投資等),這樣,一個良性循環正在逐漸形成。我們可以看到,這一現象中顯現了日本制造業的兩大優勢條件:一是上下游企業聯合、迅速投入資源研發最新產品或引入先進生產機械、技術的合作體制的存在;二是高素質、高購買力的國內消費者的存在,能為高端產品(高度化、個性化產品)提供較大的需求市場。
最近,一些制造企業回流日本的現象也頗值得關注。這主要是一些生產高技術產品的企業,以及主要針對日本國內市場銷售產品的企業。有跡象表明,他們開始更加注重在日本國內的生產,有的企業干脆把在海外的生產據點搬回了日本國內。內在的理由包括:生產體制方面(縮短交貨期、優質的配套企業的集聚度、應對少量、個性化需求等)、提高技術和品質層面(應用日本國內的先端技術的必要性、確保技術保密性等)、成本方面(國內成本的降低、或者在海外生產的成本無法降低等)(根據經濟產業省2004年2月調查)。
海外經營活動
上世紀90年代以后,日本制造業延續了1985年廣場協議后日元升值帶來的海外投資勢頭,并且其比重還在不斷提高(見附圖)。日本制造業海外生產率占國內總生產的比率為17.1%(2002年),其中,按照行業由高到底排列依次是運輸機械(47.6%)、電子機械(26.5%)、化學(15.5%)、機密機械(14.8%)、非鐵金屬(11.3%)、一般機械(11.2%)、鋼鐵(9.8%)。在海外展開經營的日本制造業一方面從日本國內購買零部件等,同時把海外生產的產品返銷日本,由此,日本和海外的經濟聯系(特別是國際分工體系)更加緊密。
在華經營活動
可以看到,日本制造業對在中國的經營活動的興趣正在進一步加深。
中國經濟在2003年實現了9.1%的增長率,其中,電子類產品、汽車等機械產業和鋼鐵、化學等原材料產業的生產擴大顯著,對整個經濟增長起到了牽引車的作用。在中國經濟的良好增長態勢下,世界的對華投資和貿易也迅速擴大。到2001年,中國的出口占了GDP23%的比重。
日本企業在擴大對華投資的同時,積極向中國出口生產資料類產品和基礎原材料類產品,力圖把工序分工體系擴展到中國,在其中發揮日本制造業的優勢。
一個明顯的動向是,日本制造業對于中國的定位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即在原來的“生產據點”的基礎上逐漸加上了“銷售市場”的定位,并且,隨著中國作為市場的重要性不斷提升,還有進一步追加為“研發基地”定位的明顯動向(如日立制作所2001年末在北京設立的白色家電研發機構,索尼公司2002年春在上海設立的AV機器用軟件研發機構等)。
這一動向的背景是:繼東南亞各國后,中國的人均收入不斷提高———特別是中國正在誕生一個具有較高購買力水平的中產階層。據估計,中國城市地區的中產家庭約為1550萬戶,占總家庭數的10%;按人口換算為4090萬人(家庭中上班人員人均月新2100元以上)(日本IETRO《貿易投資白皮書2003版》)。
但同時,日本企業的在華經營也遇到不少問題。例如,人民幣匯率變動的風險管理問題、中國頻頻發生的電力等能源供應不足問題、國際性原材料價格高漲問題、稅收制度和政策上不完善和不透明問題、知識產權侵害問題、技術流失問題等。日本2004年2月進行的企業調查顯示,對“知識產權侵害問題”擔心的回答率為46.7%,比一年前調查的40.1%上升6.6個百分點,“技術流失”擔心為49.3,同比42.9%上升6.4個百分點,最嚴重的則是對“稅收等制度不透明問題”的擔心,回答率為61.4%,同比45.1%上升16.3個百分點。
為此,日本產業界和政府采取的對策包括:派遣代表團,參加由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協會和日本政府聯合舉辦的會議(2004年5月);應機械軸承、數碼相機等具體行業的要求(取締、專利權申請)采取措施配合;應中日行業性團體的要求設立關于摩托車等知識產權紛爭調解機構;設立原材料供應問題等的聯絡會議(經濟產業省,2004年3月);制定《技術流失防止指針》(2003年)等。
東亞自由貿易區(FTA)
東亞地區以前是FTA的空白地區,但是2000年以后締結FTA的各種努力日趨活躍。2003年,東南亞自由貿易區(AFTA)基本完成;2002年,日本和新加坡締結FTA協定;2004年,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之間分別締結FTA。
目前正在進行的FTA談判包括中國與東盟、日本和韓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之間等。日本和東盟之間預計將在2005年前后逐步取消關稅,至2012年完成自由貿易區建設。
目前,日本企業在東亞市場上的地位以及和其他國家的行業競爭關系如附表。
日本企業對東亞FTA的期待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關稅取消后產品競爭力提高(54.5%)、海關手續簡便化帶來成本降低(42.7%)、日本取消關稅帶來零部件進口成本降低(22.3%)、對方國家投資規則透明度提高(20.4%)等;擔心則主要來自關稅壁壘降低后產品競爭的激烈化等(JERTO2003年調查)。
(作者為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
《國際金融報》 (2004年12月10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