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億美元收購IBM全球PC業務
本報訊聯想集團12月8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聯想集團的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宣布:聯想集團以12.5億美元收購了IBM個人電腦(PC)事業部,收購的業務為包括研發、采購、銷售渠道在內的IBM全球的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全部業務。聯想集團通過此次收購將成為年收入超過百億美元的世界第三大個人電腦制造商。
有關人士認為,這一次的戰略聯盟,不僅僅是聯想集團向國際化遠景邁出的關鍵性一步,也是我國企業對世界個人電腦產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的歷史前奏。
目前,IBM是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制造商,市場份額為5.6%,遠落后于戴爾公司16.8%和惠普公司15%的市場占有率。而聯想雖然在國內市場上處于老大地位,但是在全球市場中,聯想的份額只有不到3%。有關人士預測,根據兩家公司的業務估算,聯想全年收入約為30億美元,IBM全球個人電腦業務收入約為90億美元。收購完成后,雖然短期內聯想的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份額仍然可能落后于戴爾和惠普,但是聯想全年業務收入將超過100億美元。這不僅使聯想在全球個人電腦業務中排名第三,也將使之成為首個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民營企業。
據了解,聯想集團正式收購IBM全球個人電腦業務后,原CEO(首席執行官員)楊元慶將接任公司董事長,CEO一職由IBM高管史蒂芬·沃德接任。史蒂芬·沃德為原IBM個人系統集團的資深副總裁。此外,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目前的1萬名員工也將變為聯想的員工,同時,IBM個人電腦事業部5億美元的債務也將由聯想負擔。
在資金方面,用于收購的12.5億美元將以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的聯想股票構成,聯想集團目前依然是一間香港上市公司,中方股東、聯想控股將擁有聯想集團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則將通過聯想支付的股票獲得其18.5%左右的股份,因此這次收購實際上應該是中美兩家IT廠商的戰略合作行為。聯想集團執行董事兼高級副總裁馬雪征表示,聯想用于收購的6.5億美元現金中,有一部分是來自于聯想現在的自有資金,另外有一部分來自銀行貸款。聯想已經從有關銀行那里拿到了過渡性貸款的合作,長期性貸款的談判也在進行當中。
在品牌方面,根據有關協議,新的聯想集團在五年內有權使用IBM的品牌,并完全獲得商標及相關技術,這就使得聯想的產品在全球PC市場上具有了最廣泛的品牌認知。同時,楊元慶介紹,在以后的18個月中,IBM這三個字可以在IBM的PC業務這一塊繼續單獨使用,也就是現在市場上看到的IBMPC。因為產品的設計和出售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在18個月以后才會有整合之后的產品推出。18個月以后,聯想肯定會用一個聯合品牌,但是具體怎么用,比如說是不是保留全球已經非常知名的Thinkpad(原IBM個人電腦的一個品牌)品牌來作為聯想的產品品牌,或者繼續用IBM,這些可能要等到以后根據市場情況做出決策。
聯想曾于11月16日公布了截至今年9月底的半年業績,雖然聯想利潤有所上升,但是營業收入僅為115.32億港元,比去年同期的115.89億港元略有下降。馬雪征曾介紹,由于消費電腦市場二線品牌非理性的價格戰,以及外國品牌拓展市場的沖擊,使得聯想第二季電腦平均售價按年下降15%。可見,聯想急需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當時,對于聯想可能收購IBM的傳聞,柳傳志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多元化與國際化是聯想的發展方向,聯想會獨資或合資開拓海外市場。業內人士分析,拓展海外市場是聯想走國際化道路,擺脫目前經營困境的重要舉措。
然而,聯想的未來之路并不好走。就在聯想宣布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的同一天,美國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公布了該公司的10個IT產業發展預測,其中之一就是,2005年之后,全球PC廠商至少將經歷3年的市場低迷。到2007年,當前的全球十大PC制造商中的三家將會退出PC制造市場。有關專家認為,個人電腦業務近2年已經成為IBM微利甚至虧損的業務,把PC業務拆分出來,是IBM將要專注在軟件和服務的重要發展戰略。聯想接手IBM個人電腦業務后能否憑借這一收購迅速崛起,還存在諸多變數。
作者::張松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