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手機,其功能早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通話功能了,接收廣播、播放MP3、手機上網、互動娛樂、拍照攝像等等,許多廠商還在致力于開發更加先進的“智能化”手機。這些功能在讓用戶滿意的同時,也使黑客感到興奮。因為越多的功能、越豐富的對外通信方式,客觀上更加容易加速病毒的感染和傳播。例如最近爆發在S60系統手機上的“骷髏”病毒,是通過用手機下載網絡鈴聲而感染到手機的;而6月爆發的“Cabir”病毒則是通過手機的藍牙技術傳播的。
盡管目前出現的手機病毒種類并不很多,而且由于不同品牌手機通常采用不同的系統,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某種特定病毒傳播的范圍,但是由于手機數量龐大,覆蓋面廣,其病毒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從事技術研究的加特納公司的分析家約翰·佩斯卡托雷甚至預計,到2006年,病毒程序對手機的威脅將和現在對計算機的威脅一樣大。
已陸續發生的手機病毒襲擊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這些病毒有些通過反復的自我復制,充斥空間而導致系統崩潰;還有些直接毀壞手機系統,使得部分或全部的功能喪失,或徹底摧毀手機中保存的信息內容等。一些通信領域的專家還擔心會有黑客通過病毒來竊取用戶的信息,例如竊聽通話、盜用電話簿、訪問隱私數據等,這些必定都會引起用戶的不安甚至整個行業的混亂。而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這些假設卻并非無稽之談。
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不會因為病毒的存在而放棄對手機的選擇,所以建立手機的防毒殺毒體系顯得刻不容緩。目前,很多手機廠商已經開始與專業的殺毒軟件廠家進行合作,一方面在網絡上為中毒的手機用戶提供殺毒軟件的下載和病毒庫更新,另一方面,嘗試在手機中內置殺毒軟件。諾基亞公司就計劃在未來的幾個月內推出兩款預裝有反病毒軟件的手機9500和9300。
對于還沒有殺毒軟件保護的普通手機,我們在使用上就該留心一下了,比如盡量不要下載不明的文件,不使用時及時關閉紅外、藍牙等傳輸接口等,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手機遠離病毒。(張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