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國已經進入到人均國民收入從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過渡時期。從國際的經驗看,這個時期,搞好了是加速發展期;搞不好是社會矛盾凸顯、經濟徘徊停滯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徐匡迪12月7日表示,下一步我國工業將主要依靠技術和品牌優勢進行戰略轉變。
在7日舉行的“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四屆二次全國理事會議”上,徐匡迪表示,在我國
制造產品的產業鏈中,大部分屬于加工企業。能效問題已影響到中國制造業的整體競爭力。高能耗對應的是中國制造業的低技術含量、低水平、低競爭力。跨國公司通過技術和品牌的控制取得了產品的主導權,獲取高額利潤,加工企業只能獲得微薄的加工費用,但我國卻承擔了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的代價。
另外,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勞動力不可能永遠廉價下去。今年沿海地區出現的“民工荒”表明,農民工“高產出,低保護”的現狀亟待改變。
作者::楊大鵬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