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市縣域經濟發展現狀、問題及發展思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8日 15:4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 |||||||||
    縣域經濟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對解決中國的“三農”問題,推進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代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黨的“十六”大提出,要“發展壯大縣域經濟”。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再次強調,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積極拓展農村就業空間,取消對農民進城就業的限制性規定,為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原崛起
    一、鄭州市縣域經濟發展的現狀     (一)縣域基本概況     截至2003年底,鄭州市行政區劃有6個縣(市),包括1個縣、5個縣級市。其中平原縣(市)1個,丘陵縣(市)5個;京廣、隴海鐵路沿線縣(市)4個。6個縣(市)合計國土面積占全市的86.4%,人口占全市59.4%,國內生產總值占全市51.9%。縣域經濟已成為全市經濟的重要基礎和支撐。     (二)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     1、經濟總量占全市半壁河山     隨著省委、省政府經濟強縣建設等重大戰略的實施,鄭州市縣域經濟獲得了持續穩定的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整體發展水平步入新的階段。2003年市轄6個縣(市)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572.2億元、19.3億元,分別占全市總量的51.9%、26.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193.9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10.9億元,分別占全市總額的38.8%、43.9%;從三次產業看,縣域各產業占全市比重分別為第一產業85.1%、第二產業63.6%、第三產業34.6%。     2、縣域農業是全市農村經濟的基石     農業經濟和農村經濟在縣域經濟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縣域經濟的發展。鄭州市所轄6個縣(市)擁有全市80%以上的農業資源,縣域農業是全市農村經濟的基石。     2003年,鄭州市轄6個縣(市)糧食產量共計130萬噸,占全市糧食總產量的90.3%;油料產量15.7萬噸,占全市比重為93.3%,其中年產萬噸以上的縣(市)有3個;6縣(市)肉類總產量19.8萬噸,占全市比重為88.7%,其中年產量在萬噸以上的縣(市)有6個;水產品產量3萬噸,占全市比重為48.8%,其中年產量在萬噸以上的縣(市)有1個。6縣(市)縣域經濟中的第一產業增加值達41.93億元,占全市85.1%,縣域第一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9個百分點。     3、是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     鄭州市6個縣(市)居住著全市約60%的人口。目前農民總體消費水平較低,與城鎮居民相比,存在著很大差距。2003年,全市城鎮居民平均消費額為5932元,而縣域主體的農村居民平均消費額僅為2274元,只相當于城鎮居民消費水平的38.3%。一些大件消費品,在城市已趨飽和,在農村擁有水平還相當低。比如:每百戶農民擁有彩色電視機91臺,比城鎮家庭少42臺;電冰箱37臺,比城鎮居民家庭少56臺;洗衣機91臺,比城鎮居民家庭少9臺;空調機15臺,比城鎮居民家庭少87臺;家用電腦3臺,比城鎮居民家庭少23臺;照相機8架,比城鎮家庭少43.5架;組合音響17套,比城鎮家庭少6套;移動電話36部,比城鎮家庭少28部。差距就是潛力,說明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的上升空間非常大。當前要擴大內需、開拓市場,最具潛力的是農村市場,最具活力的消費群體是農民。     (三)縣域經濟與全市總體水平及縣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比較     1、縣域經濟與全市相比,總體水平偏低     以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結構、就業結構和城鎮化水平為變量,對縣域經濟與全市經濟進行對比分析,結論是縣域經濟總體發展水平仍然偏低。人均GDP:2003年6個縣(市)人均GDP為13797元,按現行匯率換算,約為1666美元,低于全市1924美元的平均水平;GDP結構:2003年,以6個縣(市)為總體的GDP中,第一、二、三產業所占比重分別為7.3%、63.7%和29.0%,而全市平均結構水平為4.5%、51.9%和43.6%,優于縣(市)總體結構水平;就業結構:2003年,縣域農村社會勞動者總人數中,第一、二、三次產業所占比重分別為56.17%、26.17%和17.66%,而全市社會勞動者就業平均結構為34.58%、32.58%和32.84%;城鎮化水平:2003年,6個縣(市)的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29.6%,比全市城鎮化平均水平57.0%低27.4個百分點。     2、縣域之間經濟發展極不平衡     鄭州市6個縣(市)分布在全市廣袤的平原和丘陵,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我們選取人均GDP、人均地方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第二、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城鎮化水平等5項指標,對縣域經濟發展情況進行比較,結果如表1。     表1:鄭州市分縣(市)主要指標對比 指標 單位 鄭州市 中牟縣 鞏義市 滎陽市 人均GDP 美元 1924 1037 2300 1831 農民人均純收入 元 3631 2995 4143 3308 人均地方財政收入 元 1046 220 664 432 第二、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 % 95.5 74.9 97.66 91.5 城鎮化水平 % 56.98 16.66 35.81 29.78 指標 新密市 新鄭市 登封市 人均GDP 1497 1991 1293 農民人均純收入 3407 3574 2888 人均地方財政收入 406 547 508 第二、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 95.57 93.14 93.67 城鎮化水平 28.23 41.35 25.37     從表1可以看出,6個縣(市)之間在經濟發展實力、農民收入、產業結構層次、城鎮化水平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6縣(市)中,人均GDP水平最高的達到2300美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76美元,是最低水平縣(市)的2.2倍;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的縣(市)達到4143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12元,比最低水平縣(市)高出1255元;人均地方財政收入最高的縣(市)達到664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但比最低水平縣(市)高67.0%;城鎮化率最高的縣(市)為41.35%,比最低水平縣(市)高出24.7個百分點。     二、鄭州市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經濟發展水平偏低,整體競爭力較弱。鄭州市縣域經濟的規模、速度、實力、機制、效益,與全國百強縣(市)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2003年全國百強縣的縣域平均GDP總值達到163億元,平均地方財政收入為8.6億元,人均GDP為2.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600元,人均農民純收入5400元,人均在崗職工工資收入1.6萬元。而同期鄭州市6縣(市)縣級GDP平均規模95.37億元,平均地方財政收入3.22億元,人均GDP為1.38萬元,人均地方財政收入465元,人均農民純收入3386元,人均在崗職工工資收入10494元;縣級GDP平均規模、平均地方財政收入、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農民純收入分別比全國百強縣平均水平低41%、63%、42%、82%、37%。由此可見,鄭州市縣域經濟無論是發展水平還是競爭力,相對于全國百強縣都處于明顯劣勢。     2、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產業調整依然滯后。鄭州縣域經濟典型的農業經濟特征明顯,效益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近幾年雖有所發展,但占經濟總量的比重仍然很小;第二產業優勢不夠突出,資源性加工企業規模偏小,能力較弱;現代高科技企業起點低、數量少,技術含量仍然較低;第三產業比重上升雖然較快,但因起步晚、規模小,不足以支撐整體經濟發展。目前鄭州市6縣(市)縣域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為7.3∶63.7∶29。     3、縣級財政運轉困難。財政是經濟發展的綜合反映,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和經濟運行質量決定了財政狀況。由于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財政來源渠道單一,直接表現為各縣人均財政收入差距巨大,最高的縣人均地方財政收入664元,最低的縣人均220元,縣(市)之間相差懸殊。6縣(市)縣級地方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為3.4%,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1個百分點。2000―2003年,全市縣級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3.3%,而財政支出年均增長21.9%。財政收入的增長遠滯后于其支出的不斷擴張,使得縣級財政只能疲于應付人頭費用,而用于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發展社會事業的資金極為有限,縣級財政入不敷出,運轉困難。     4、生產要素大量外流,對外開放程度偏低。一是資金嚴重短缺。由于縣級財政拮據,加之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級以下業務,使縣域經濟發展深受“失血”之痛。2003年,6縣(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310億元,僅占鄭州市各項存款余額的12.7%;6縣(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只有187億元,僅占全市各項貸款余額的9.4%。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待遇、人居環境等條件限制,大中專學生回縣率很低,到縣級企業工作的更少。由于在待遇和事業留人方面缺乏吸引力,縣域80%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三是產品科技含量低。四是對外開放程度偏低。     5、農民增收任務艱巨,城鄉差距進一步拉大,城鄉統籌不夠協調。近年來,由于鄉鎮企業發展步入低谷,農民外出務工經商不景氣,導致農民增收渠道明顯變窄;再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使得農民收入的增長出現低速徘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2003年與1997年相比,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7.6%,遠低于“八五”時期年均增長17.6%的水平;2003年6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386元、6299元,差距達46%,農村居民純收入增長速度比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慢5.1個百分點。     三、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鄭州市縣域經濟在全國處于明顯劣勢,尤其是遠遠落后于東部地區,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又有歷史方面的原因,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推進鄭州市縣域經濟發展,不能采取任何單一的發展思路,而必須要有全局性、長遠性和戰略性的眼光,要立足于自身經濟發展階段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實施整體發展的戰略。     (一)本著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揚長避短的原則,抓住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的機遇,調整和優化縣域經濟結構,發展既符合縣情又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培植優勢產業,發展特色經濟,迅速擴大縣域經濟的總量規模。要緊緊抓住創新這個關鍵環節,在突出和合理利用比較經濟優勢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第一、二、三產業和產業內部的聯動、互動作用和協同效應,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內生能力,推動縣域經濟從一般水平的數量擴張向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整體升級轉變。     1、加快縣域工業化進程,努力提升工業化水平,使工業經濟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為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和農業規模經濟效益,改善縣域二元經濟結構,提高縣城的綜合經濟實力創造條件。一是要科學、合理地選擇好適應市場需求和發揮比較經濟優勢的主導產品和主導產業,依據有效投資序列的原則,優先發展后向關聯效應大的產業部門,以此為核心,協調主導產業與其他非主導產業的關系,提高產業間的關聯度。二是根據工業化的一般規律和縣域經濟發展所處階段及發展空間,走好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之路,發揮區位優勢和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     2、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在繼續發展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傳統行業的同時,以科技為主導,以知識為基礎,加快發展新興行業,逐步形成功能齊全、結構合理、綜合配套、相互促進的第三產業體系。     3、構建第一、二、三產業互動、連動、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在規劃和引導縣域經濟發展時,應從宏觀上注重產業的關聯性,在微觀上主動適應產業互動關系。在第一、二、三產業之間和各產業內部主要發展方向之間,營造互相協調和連鎖互動的發展格局。     (二)以現存優勢資源為依托,開展錯位競爭,打造特色產業。實踐證明,一個地區競爭優勢獲得的關鍵在于對自身優勢的認識和把握。總體上看,在全市縣域經濟中,農業資源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各縣所處地理環境、自然和資源稟賦不同,所表現出來的比較優勢也較大。有的縣礦產資源儲量較大,有的縣旅游資源獨具特色,有的縣勞動力資源豐富,有的縣交通便利,因此在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和方式上不能強求一致,而要站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高度,立足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確立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實行重點開發,打造獨具特色的戰略產業和名牌產品。     (三)以區域經濟合作為支點,加強東引西聯,擴大對外開放。資金是制約鄭州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縣域經濟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要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緊緊抓住與沿海城市、“泛珠三”、“泛長三”等區域經濟合作的機遇,加強“東引西聯”,擴大民間投資。目前東部地區經濟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土地、人力要素成本大幅上升,東部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了降低成本,開始大量西進尋找商機。鄭州縣域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中,要搶占“地利”先機,盡可能引進更多的東部民間投資。利用西部開發需東部大通道的契機,極力爭取國家投資,搞好東西對接的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營造區位優勢,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硬環境。     (四)以轉移農村勞動力為突破口,加快城鎮建設,解決“三農”問題。轉化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已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也是發展縣域經濟的關鍵所在。當前,縣域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應采取“標本兼治”的方針。“治標”就是要組織好勞務輸出,通過加強勞務培訓、打造勞務品牌、搞好勞務服務等措施,增加農民收入,同時通過鼓勵農民外出務工,使農民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學到技術,積累資金,為人口城鎮化建設準備物質條件和思想條件。“治本”就是要進一步加大城鎮化建設力度,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有序轉移。要做好縣城和中心城鎮的發展規劃和建設,提高縣域產業聚集度,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增強城鎮綜合服務功能,積極引導農民進鎮入區。     (五)以放寬相關政策為基礎,推進科教興縣,釋放增長潛力。80年代初期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創新,極大地提高了農村勞動生產率,縣域經濟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更應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在政策上釋放縣域經濟增長的潛力。一是拆除一切有礙要素自由流動的政策藩籬;二是放開一切制約民間資本難以進入的投資領域;三是辦好一切有利縣域經濟發展的社會事務。     (六)大力發展鄉鎮經濟。鄉鎮經濟是縣域經濟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鄉鎮經濟的發展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和突破口。從近年來我國東部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經驗來看,一個地方的省域經濟強往往就是強在縣域經濟,而縣域經濟強又往往正是強在鄉鎮經濟。發展鄉鎮經濟需要把握三條原則,一是遵循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政增加、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二是用市場經濟的辦法支持、服務鄉鎮經濟發展的原則;三是注重發揮比較優勢、形成特色經濟的原則。發展鄉鎮經濟需要采取七條措施,一是加快資源整合,發揮當地特色工業的集聚效應,集中生產要素,提高產品配套能力,延伸產業鏈,擴大產業規模,并在管理體制、機制上進行創新。二是切實解決好當地鄉鎮工業發展和對農業基本土地保護的關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三是支持中介組織的發展。銷售中介組織不發達是農村鄉鎮經濟不發達的重要原因,各級政府應該鼓勵為農業服務的中介組織的發展,尤其應支持鄉鎮商貿企業的發展,使農業成果成為社會的財富。四是加快建設小城鎮步伐。五是推進農業產業化。要以抓工業的思維來抓農業,用發展企業的理念改造農業經營模式。     (七)以優化環境為基石,大力打造縣域經濟發展平臺。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就是競爭力,環境就是吸引力。要大力優化縣域經濟發展的軟環境,打造縣域經濟發展平臺。一是營造開放開明的政策環境,不折不扣地執行招商引資的各項優惠政策;二是大力營造依法依規的法制環境,加大“三亂”整治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切實保護外來客商投資權益;三是大力營造公平公正的經營環境,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杜絕不正當競爭行為;四是大力營造“重信守諾”的誠信環境,形成“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氛圍;五是大力營造周密周到的服務環境,形成“親商、尊商、重商、護商”的良好氛圍,促進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