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士兵
日前,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就北京地區故宮博物院、長城等6個世界文化遺產游覽參觀點申請調整門票價格一事舉行聽證會。根據調整方案,故宮門票價格淡季由每張40元調整為80元、旺季由每張60元調整為100元;頤和園門票價格淡季由每張20元調整為60元、旺季由每張30元調整為80元。
這些“世遺”參觀點的門票為何要上漲?據管理方稱,是因為門票價格不高,不利于提高景點旅游接待水平,不能有效利用價格杠桿控制超負荷的客流量,對文物保護十分不利。因為“世遺”需要完善的保護,需要獲得可持續的發展,這就必須要有相當的修繕資金。而我以為,這樣的理由看上去很美,實質是站不住腳的。
這種漲價的前提,就是簡單地把“世遺”參觀點視為著名旅游景點,視為一種商業開發。這未免太過令人遺憾。北京這6處“世遺”參觀點,不僅僅屬于北京,她更屬于全國,屬于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這些文化遺產本身附含著極大的公益屬性,能夠給參觀者帶來特定的教益功能。可見,這種通過漲價的商業開發,有悖于文化遺產的特質,由此必須產生特定的負面效應。
如果相關部門真是出于文物保護的目的,為什么不愿意舍棄部分旅游方面的收益,通過限售門票來限制游客人數呢?而且,只要不斷地完善對這些參觀點的服務與管理水平,相信客流本身對文物保護不會產生什么破壞作用。許多專家認為,價高也是限制不了客流量。可見,這種價格杠桿最終控制的不是“客流量”,而只能是在提高參觀點的“收入數”呀。
我覺得,北京此次6個“世遺”參觀點漲價,是一種不和諧的聲音。我不知道,繼北京之后,全國會不會有更多的相似的參觀點隨風而起。文物保護,需要的不僅僅是金錢,更需要的是提高人們保護文化遺產的觀念,提高游客的素質。所以,我以為,這樣的漲價,最終只能成為某些管理部門的“搖錢樹”。
(日京/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