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金融史上,類似中航油投機而致嚴重虧損的事件并不鮮見。但是,對于剛起步的中國海外掛牌上市企業來說,此次重創所致惡劣影響絕不亞于過去任何一起國際知名的金融投機事件。
歷史可為鏡,鑒往以知來。過去十年中,全球發生的金融投機事件就是這樣一面“歷史之鏡”。
上周,在新加坡掛牌上市的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發表聲明,稱該公司由于操作風險較高的原油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不當,導致公司虧損約5.5億美元,這個數額基本與公司的市值相當。中航油已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請召開債權大會,以重組債務。這一事件嚴重打擊了市場對于中資股的信心,也打擊了中國內地企業海外上市的勢頭。
中航油在上周二的聲明中指出,由于石油價格達到了歷史新高的每桶55美元,公司必須面對大量需要繳納保證金的未平倉和約,然而,公司已經沒有足夠資金來繳納巨額保證金,不得不承認在石油衍生工具交易中蒙受了巨大損失。
中航油母公司與擁有2%中航油股份的淡馬錫控股正在商討中航油重組計劃,兩公司可能會注資1億美元,挽救中航油,并在公司重組后成為主要股東。擁有中航油60%股份的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是中航油的母公司,此前有消息稱,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已經售出了中航油的15%股份,換取平倉資金。
中航油公司此次金融投機行為帶來的關聯影響深遠。該公司占據了中國飛機燃料市場的三分之一,在行業內部一直處于壟斷地位。受巨額虧損影響,中航油關于投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國家石油20%股權,以及收購英國富地石油在中國華南航空油料公司股權的計劃,都已經暫緩或者擱置。
同時,中航油事件的影響不是局部的。據有關專家分析,中航油事件將嚴重打擊未來一個階段內國際市場對于中資股的信心,中資股信用危機可能由此產生。另外,這一事件將對中國內地企業海外上市造成不良影響,海外機構對中國內地企業掛牌多持觀望態度。
實際上,類似的金融衍生工具不當操作事件早已有之,中航油事件并不是其中損失最大影響最大的一起。但是,對于剛起步的中國海外掛牌上市企業來說,這個打擊的力度不亞于過去任何一起國際知名的金融投機事件。
歷史可為鏡,鑒往以知來。過去十年中,全球發生的金融投機事件就是這樣一面“歷史之鏡”。當這些事件造成的巨額損失和引起的全球范圍經濟波動呈現在面前時,有識之士最為關心的是,從這些事件中吸取教訓,借鑒解決方法。試圖通過金融投機一夜暴富的部分中資企業也當敲響警鐘,避免中航油事件再次發生。
回放一:英國巴林銀行破產事件
杠桿效應———
從個人失誤到銀行倒閉
從里森個人的判斷失誤到整個巴林銀行的倒閉,伴隨著金融衍生工具成倍放大的投資回報率的是同樣成倍放大的投資風險。這是金融衍生工具本身的“杠桿”特性決定的
著名的巴林銀行破產事件堪稱金融衍生工具操作失敗的經典案例。此次的中航油事件與巴林銀行事件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就是高層個人失誤導致的機構巨額損失。必須建立機構高層人員的約束機制是兩起事件帶給業界的共同啟示。
1995年2月26日,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貨經理尼克·里森投資日經225股指期貨失利,導致巴林銀行遭受巨額損失,合計損失達14億美元,最終無力繼續經營而宣布破產。從此,這個有著233年經營史和良好業績的老牌商業銀行在倫敦城乃至全球金融界消失。目前該行已由荷蘭國際銀行保險集團接管。
巴林銀行集團曾經是英國倫敦城內歷史最久、名聲顯赫的商業銀行集團,素以發展穩健、信譽良好而馳名,其客戶也多為顯貴階層,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曾經是它的顧客之一。巴林銀行集團的業務專長是企業融資和投資管理,業務網點主要在亞洲及拉美新興國家和地區。1994年巴林銀行的稅前利潤仍然高達1.5億美元,銀行曾經一度希望在中國拓展業務。然而,次年的一次金融投機徹底粉碎了該行的所有發展計劃。
巴林銀行破產的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貨經理尼克·里森錯誤地判斷了日本股市的走向。1995年1月份,日本經濟呈現復蘇勢頭,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分別在東京和大阪等地買進大量期貨合同,希望在日經指數上升時賺取大額利潤。天有不測風云,1995年1月17日突發的日本阪神地震打擊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勢頭,股價持續下跌。巴林銀行因此損失金額高達14億美元,這幾乎是巴林銀行當時的所有資產,這座曾經輝煌的金融大廈就此倒塌。巴林銀行集團破產的消息震動了國際金融市場,各地股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英鎊匯率急劇下跌,對馬克的匯率跌至歷史最低水平。巴林銀行事件對于歐美金融業的隱性影響不可估量。
事情表面看起來很簡單,里森的判斷失誤是整個事件的導火線。然而,正是這次事件引起了全世界密切關注,金融衍生工具的高風險被廣泛認識。從里森個人的判斷失誤到整個巴林銀行的倒閉,伴隨著金融衍生工具成倍放大的投資回報率的是同樣成倍放大的投資風險。這是金融衍生工具本身的“杠桿”特性決定的。
從巴林銀行倒閉案開始,歐美金融界人士開始關注如何約束機構內部成員的個人行為,從而避免由個人行為導致的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業內關于完善監督機制、限制個人權限的討論一直不曾間斷。
回放二:日本三井住友銀行事件
盲目自大———
從期銅大鱷到損失40億
盲目自大的心理導致了大型機構不考慮市場規律極端投入,即使個別大戶有力量在短期內操縱和控制國際市場,但從長期來看,如果其入市方向與國際基本面相反,最后的結局無異于以卵擊石
中航油事件在很大程度上與三井住友事件有著相似之處。中航油事件中的主事者陳久霖就像當年三井住友的濱中泰男一樣自信滿滿。但是,市場最終打擊了他們的自信。盲目自信給機構帶來巨大損失的事件,中航油不是開端,也不會是終結。
如果說巴林銀行的倒閉事件警醒了歐美金融界,那么,三井住友銀行在期銅上的巨大損失給亞洲帶來的震撼絕不亞于巴林這枚重磅炸彈。
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對銅等基本金屬的需求殷切。從事銅貿易的住友商社在LME期銅交易上也有很大影響力,其首席交易員濱中泰男控制著全球銅交易量的5%。然而,正是這個期銅大鱷,在1996年5月31日起的短短34個交易日里虧損了40億美元。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逐漸走向衰退,對基本金屬的需求明顯放緩,而此時濱中泰男手中卻持有大量多頭頭寸。于是,他拉高現貨價格,從而帶動期價,對空頭形成擠壓,希望逼迫空頭止損離場來達到令自己全身而退的目的。索羅斯在深刻洞察了供需的基本面之后,聯合了一家歐洲的大型基金及加拿大的礦業大王猛烈拋空,與住友展開了一場多空大戰。
自1996年5月31日起的34個交易日,LME銅的價格由2712美元跌到1740美元,住友商社虧損26億美元,此后因恐慌導致的大量拋盤把這一損失進一步擴大到40億美元。由于該事件影響,期銅指數進一步下跌,受住友三井銀行事件影響倒閉的公司不計其數。
40億美元的巨額損失把三井住友銀行推上了風口浪尖,業界紛紛指責其過于孤注一擲的投機行為。
尤其是在期銅交易中盲目自大,不考慮市場規律,妄圖操縱全球銅市場。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導致全球銅市場一度低迷。
實際上,住友的情況只是很多有實力的機構的代表。一些有實力的機構和大戶常常在賺了幾次錢之后就變得飄飄然,認為“我有錢,行情我說了算”。這些大戶為了達到操縱市場的目的,有時甚至聯手一齊入市。但市場并不是完全以資金大小來決定其長期走勢的,尤其是銅鋁市場,國內銅鋁市場受國際銅鋁市場的影響,而國際銅鋁市場又受全球經濟形勢與經濟周期的影響,個別大戶即使有力量在短期內操縱和控制國際銅市,但從長期來看,如果其入市方向與國際基本面相反,最后的結局無異于以卵擊石。
三井住友事件以后,日本銀行業展開了廣泛的內部改革,即使如此,日本銀行業存在的內部監管過于松散的問題仍然沒有完全解決。有消息稱,此次中航油事件中,中航油最大的貸款來源正是三井住友銀行。顯然,40億美元的教訓在投機可能帶來的巨大利潤空間面前仍然缺乏力度。
回放三:德國MG集團石油事件
潛在風險———
從規避風險到制造風險
金融衍生工具的誕生是應了市場對于規避金融風險的需求,然而,伴隨著金融衍生工具同時誕生的是其基因中攜帶的高風險性
中航油事件是一起純粹的金融投機事件。有人把事件的根源歸咎于目前愈發繁榮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實際上,金融衍生工具本身的出現是應了市場對于規避金融風險的需求。如果真要追究責任的話,進入操作階段,不考慮金融衍生工具潛在風險的不恰當操作手段才是最終導致風險出現的源頭。
同時,中國航空油料集團作為中航油的母公司,可以從德國MG集團吸取經驗,同樣是處理子公司的虧損問題,德國MG集團在對待美國子公司MGRM金融投機的問題上表現出的較強硬態度值得借鑒。
與前兩起事件不同,德國MG集團美國子公司MGRM的金融衍生工具操作失敗本質上不是由于過度膨脹的利益欲望驅使,實際上,這是一起本意為規避風險最終卻制造了風險的事件。它使人們進一步認識了金融衍生工具的特殊性,更明確了金融衍生工具在起到規避風險作用的同時可能引發更大的風險。同時,促生了學界對于金融衍生工具操作中規避風險問題的討論。
1992年,從事工程與化學品業務的德國MG集團美國子公司MGRM為了與客戶維持長遠的關系,簽訂了一份10年的遠期供油合同,承諾在未來10年內以高于當時市價的固定價格定期提供給客戶總量約1.6億桶的石油商品。為了規避這個合同可能產生的風險,MGRM買進了大量的短期原油期貨,并在期貨轉倉時,扣除提供給客戶的數量,以剩余的數量裝倉至下一短期期貨合約。
但是,石油價格自1993年6月開始從每桶19美元跌至1993年12月的15美元,MGRM面臨龐大的保證金追繳,但其長期供油合約收益還未實現,龐大的資金缺口逼迫子公司向母公司尋求資金援助。幸好,MGRM公司的母公司MG考慮到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時作出了撤換分公司高層并且平倉的決定,把損失減到最小。盡管如此,子公司投資不當給母公司造成的10億美元損失已經無法彌補。
從金融衍生工具的誕生來說,它是應市場對于規避金融風險的需要而出現的一種新手段。隨著金融市場的變動越來越頻繁,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時時刻刻生活在價格變動風險之中,迫切需要規避市場風險,而這些風險是難以通過傳統金融工具本身來規避的。這樣,整個西方世界就產生了規避風險的強大需求,作為新興的風險管理手段,以遠期、期貨、期權、互換為主體的金融衍生工具便應運而生了。然而,伴隨著金融衍生工具同時誕生的還有其基因中攜帶的高風險性,怎樣合理運用金融衍生工具,適當發揮其規避風險的作用,已經成為學界和業界長期探討的熱點。
回放四:大和銀行債券投資舞弊事件
信用危機———
投機行為導致巨大信用損失
目前越來越開放的國際金融市場上,金融衍生工具操作失敗事件往往不僅僅牽涉到一個國家或地區,處理類似事件時,怎樣協調各方關系,把信用損失降到最低,是中航油應該考慮的問題
中航油事件發生以后,中方處理意見一直處在一種模糊不明的狀態。日前有消息稱,主要責任人陳久霖已經回新加坡接受調查。在目前越來越開放的國際金融市場上,類似事件往往不僅僅牽涉到一個國家或地區,處理類似事件時,怎樣協調各方關系,把信用損失降到最低,是中航油應該考慮的問題。
大和銀行債券舞弊事件和巴林銀行事件有相同之處,都是由職員個人的行為引起的銀行損失事件。不同之處在于,大和銀行遭受到的虧損不足以導致銀行倒閉,但是,此次事件給銀行信用造成的巨大損失和對銀行發展戰略的破壞是金錢無法衡量的。尤其事件牽涉到美日兩國政府。
1995年9月,日本大和銀行紐約分行員工井口俊英賬外買賣美國聯邦債券,造成11億美元的巨額虧損的事件曝光。為了掩蓋這筆巨額虧損,井口在11年內偽造了3萬多筆交易記錄。如此長時間和涉及如此大金額的偽造文件在11年后才被發現,當時一度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是什么給了一個銀行職員如此大的權限,引起了多方討論。
井口1977年進入大和銀行紐約分行工作以后,一直從事債券保管業務。1984年,他被提拔為債券交易員,但是,銀行并沒有取消其債券保管和監督的工作權限。這種局面下,井口實際上同時壟斷了債券交易和監督工作。在大部分的金融機構,這兩種工作是嚴格分開的,但是,大和銀行的松散管理給了井口可乘之機。顯然,這個管理漏洞導致的操作風險最終東窗事發。
為了隱藏交易,井口長期賣出客戶所托管的證券來填補虧損。這種行為在長達11年的時間里通行無阻,客戶與銀行方面都沒有發現。1995年,井口終于沒有辦法繼續隱瞞造成的虧損,于是向有關部門自首,事件終于被披露。
雖然大和銀行因資金雄厚和獲利狀況良好,并沒有因此引起經營危機,但是,事件卻引起了美國和日本政府的緊張關系,因為日本大藏省在知悉此事后六周才通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由于大和銀行的非法交易及事件曝光后采取的處理方式嚴重違反了美國法律與市場規則,美國政府采取嚴厲措施,下令大和銀行停止一切在美國的經營業務。這家有著77年歷史、總資產高達3180億美元、資本額全球排名第17位的銀行,被迫放棄了美國這個重要的戰略中心。此后的競爭中,該行一直處于不利地位,全球布局的腳步被打亂,只好把業務重心僅僅放在亞洲。
以上四個案例是過去十多年中由金融衍生工具引發的機構巨額虧損事件中的一部分,其他損失較小的金融投機事件更是不勝枚舉。聯系此次的中航油事件,不難得到一些啟示。類似事件通常與機構的一夜暴富心理分不開,同時,機構內部在人員管理和職責設置管理方面往往比較松散。如果考慮到巨額投機回報伴隨的巨大風險,同時長遠思量投機行為給機構信用帶來的影響,暴富心理是可以克服的。對于機構內部監管機制來說,逐漸摸索、找到合理的方案并不是難事。
《國際金融報》 (2004年12月08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