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外商對華直接投資出現了一些新特點。
一、外商投資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在對華投資戰略上做了比較大的調整
外商對華投資戰略已經由單純的加工貿易型轉向“生產基地+銷售市場”型,并進一步轉向經營管理型。其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在投資指向方面,外商不僅把中國作為產品生
產基地,而且作為重要的銷售市場和利潤來源,投資動機已從尋求資源變成尋求市場。二是在管理結構方面,外商加強了在華經營資源的整合,通過設立或加強地區總部,形成從中國地區總部到各個運營中心以及各個經營機構一體化。
有一份我國學者的調查報告說,在對日本企業的調查中發現,最近幾年日本企業對其海外經營戰略的調整,特別是對中國的戰略有了新的認識。如果說,過去日本企業僅僅把中國看作是重要的生產基地和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而現在則是已經把經營的重心轉向中國。概括地說,具體表現在產業結構方面,投資重心開始從邊際產業轉向比較優勢產業;在產品基地結構與產銷關系方面,形成了配套生產基地和生產與市場并重投資;在技術水平方面,提高了技術含量和開始建立研發基地;在企業形態方面,逐步從合資、獨資到21世紀初的日中跨國公司戰略聯盟。如日本松下電器與TCL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
最近,《國際商報》的一篇文章說,有些外國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進入我國不是為了尋求便宜的勞動力或原材料,而是為了占領市場。跨國公司憑借其雄厚的資本,通過企業橫向并購的方式迅速擴大規模和實力,在我國取得市場優勢甚至是獨占的地位。據說,在蘇州有近一半的電子和通訊設備制造業是美國和德國企業。這些跨國公司在核心技術層面進行著市場壟斷,使國內同類企業處于不利的競爭地位。
二、外商投資企業,主要是跨國公司本土化的新趨勢
商務部外資司胡錦巖司長在最近舉行的一個研討會上說,跨國公司本土化是一個全方位的概念,它既包括人員的本地化,也包括科學技術、原材料配套、經營理念以及銷售市場的本地化。跨國公司在華實行本土化戰略的原因是,在我國加入WTO后的大背景下,我國市場日益開放,外資的法律體系日益完善。跨國公司從本土化中可以獲得最大利益。
目前,跨國公司在華本土化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的新趨勢:一是高層管理人員本土化。由于重用華人精英使不少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業績明顯上升,于是,由華人任經理人員代替外藉人員掌握中國市場,已成為當前跨國公司在華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結構變化的一個普遍趨勢。
二是研發中心本土化。隨著技術本土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跨國公司在華建立研發中心出現持續增長的趨勢。目前已有600多家外商已在我國投資設立研發中心,特別是近兩年,外商在我國投資設立的研發中心每年有200多家。這樣迅速增長的勢頭,和我國政府相繼出臺的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的政策措施密切相關。
在設立研發中心方面,日本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要滯后一些。據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的一份調查表明,要強化或擴大在華業務的日本制造業企業中,一半以上的表示要提高生產和銷售能力,而表示要強化研發能力的企業卻不足四分之一。可見,日本在華投資企業重產銷而輕研發。據報道,最近的情況有所變化,理光、索尼、NEC、松下、日立等十幾家大企業已開始加速“中國研發戰略”,要把中國從“制造工廠”變成“研發基地。
三是原材料采購和設備本土化,如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已實施原材料采購和設備本土化,1982年至2003年,百事在華原材料采購成本已超過200億元。
三、服務貿易領域主要是商業領域,成為外商投資的新熱點
外商投資的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新變化,在生產型企業適度增長的同時,服務貿易領域的外商投資快速增長,服務貿易領域成為外商投資的熱點。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德?德魯克曾經這樣忠告美國投資者,“去中國,最大的商機不是制造業,而是服務業。”總體上看,服務貿易領域外商投資在全國外商投資總量中的比重有所上升。按照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服務市場開放時間表,中國將在2004年末以后,向所有外商投資企業開放貿易權及國內分銷權,一些國外跨國公司正配合這一開放時間表確定各自的“中國市場戰略”,做好了積極在中國進行投資與發展。
今年4月16日,商務部頒布了《外商投資商業領域管理辦法》。該《管理辦法》吸收了外商投資商業企業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取得的經驗,并進一步開放服務市場,體現了中國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時關于分銷領域的承諾。該管理辦法的主要內容,一是外資進入商業的門檻大大降低,商業利用外資工作由試點轉為正常開放,明確中外投資者在符合《管理辦法》的情況下,可以依法設立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從事商業流通領域的經營活動;二是投資商業領域進一步開放,放寬外方投資者股比約束,取消企業注冊資本和投資者規模等限制性要求;三是審批程序進一步簡化,下放了部分商業利用外資的審批權限,將一部分經營規模小,開店數量小或者使用中國品牌商標、商號的外商投資商業企業交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審批。《管理辦法》的出臺將會進一步促進了外商投資企業在商業領域的發展。
到2003年底,全球50家最大零售企業,已經有40多家進入我國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是代表現代流通業發展方向的高端領域——大型超市,外資控制比例高達80%以上。長期以來,由于我們對流通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明確的限制性政策,致使在服務業開放之前,外資商業企業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大舉進入我國流通主渠道,對民族流通業造成巨大沖擊與損害,甚至對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一定的威脅。據商務主管部門的一項調查顯示,外資在國內建立的300余家大型企業中,90%是違規建立的。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不久前曾向記者表示,這些外資零售巨頭已完成了我國的戰略部署,并已形成領先優勢,今后3年到5年內將是其大舉擴張、聯合、兼并和重組的的關鍵時期。按照現在的發展勢頭,不到5年外資零售業在我國大中城市的市場占有份額將可能達到60%以上,將完全掌控我國的流通主渠道。黃海助理描繪的未來5年我國零售市場的狀況值得我們嚴重關注。最近聯合國貿發會議在北京發布的《2004年世界投資報告》中,針對服務業外直接投資對發展中國家影響時強調提出,在外資轉向服務業進程中,發展中國家逐項建立一適當的政策。對此,我們應該認真地思考。
四、跨國公司在華經營逐漸形成競爭優勢,出現了并購等投資方式多樣化的新態勢
近兩年來,在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大背景下,跨國公司根據其全球戰略的需要,結合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進行的政策調整,對華投資方式有了新突破,出現了投資方式多樣化的新態勢:除了所謂的“綠地投資”外,一些跨國公司以資產并購和股權并購方式,對中國一些大型國有企業進行兼并重組,即所謂并購。
并購是直接利用投資的一種重要方式,在日本和美國等發達國家跨國投資中并購方式的直接投資占到50%到80%以上。在中國,這種投資方式正在發展中。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1991年至2001年,跨國公司對中國企業的并購每年平均只有12億美元,僅占外商在中國直接投資的3.4%。
自2002年7月開始,中國政府出臺和完善了一系列外商投資政策和法律法規,使中國的招商引資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為外資并購敞開了大門、開創了外資并購的新局面。在跨國公司密集的蘇南地區,世界500大企業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企業通過并購國內企業的辦法落戶這個地區。它們主要采取三種并購方式:一是某一家跨國公司在我國分別并購同行業中兩個及兩個以上國有企業。美國柯達公司的并購行為就是典型的“通吃”。這家公司看到我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早在1998年就通過一系列并購協議,把除樂凱以外的國內幾乎所有洗印材料和照相器材廠家收歸旗下。二是原來主要向我國出口產品的跨國公司并購我國的同行企業,主要表現在家電、汽車等商業領域。三是跨國公司直接并購我國的有實力企業。2003年,中國的并購交易總金額達到了350億美元,據估計,今年這個數字將會輕而易舉地被刷新。最近,在“2004上海外資并購項目推介會”上,上海一下子拿出61億元國資對海外招商,并鼓勵外商以并購方式參與國有企業的重組改造。
中國并購市場的前景已經引起諸多國際投資銀行的濃厚興趣,一些國際投資銀行都已成立專門團隊,積極參與我國重大跨國并購項目。
在舉辦合資企業方面,出現了全面合資方式,即從管理、銷售、研發和制造的完整產業鏈的全面合資重組。跨國公司在對華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的基礎上,對其在華業務已進行了適時的整合,采取合并、分立等方式對企業進行專業化分工,實現統一管理和資源共享,以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形成競爭優勢。
以上這些情況表明,跨國公司對華投資已進入一個新階段,對我國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跨國公司通過資產并購和股權并購的方式并購國內企業,有利于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和優化;可以有效補充我國資金不足,迅速形成規模經濟的生產能力,增加社會的有效供給;可以引進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推動國企改革,等等。但是,由于我國并購的市場環境還不完全具備;大量國有企業的產權關系不明晰,企業并購價格的形成與并購決策人的個人利益并不直接掛鉤;我國的委托代理制度、職業經理人制度、企業信用制度及個人信用制度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并購缺少金融支持,銀行貸款通則明確規定,銀行貸款不得用于權益性投資;中介評估體系也尚未健全。而就是在這樣一種市場環境不完全具備的情況下,中國國有資產戰略結構調整已經迫在眉睫,這不能不說是一場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綜上所述,我國入世后,外商對華投資出現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新特點。這些特點反映了外商看好中國市場,對華投資開始了一個新階段,為我國利用外資提供了新的機遇。但是,正如前面已經提到的,這些特點也反映了我們將在利用外資方面面臨的新問題,對我們產業發展特別是如何維護我國的產業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是值得我們很好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作者:中國國際貿易學會
(信息來源:貿研院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