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金融時報》近日刊登記者文章,評述在華外資企業收益情況。報道總體結論是:外資在華收益在增長,但眼下還比不上其他一些稍小市場收益的規模。
報道稱,最近一獨立研究機構——中國經濟季刊(ChinaEconomicQuarterly)研究了由美國公司提供的在華業務報告以及由新加坡、香港的美國控股公司提供的在華業務收入報告,據這些報告提供的信息,CEQ計算出了在華美國公司所獲收益由1999年的19億美元擴大到
2003年的44億美元,如果加上提成費、許可費、教育咨詢服務費,那么,總利潤將達82億美元。然而,同美國公司在其他稍小市場相比,此數額不算很大。如美公司2003年在澳大利亞的利潤總值為71億美元,而澳人口只有1900萬;美公司同年在臺灣地區和南韓利潤總額為89億美元,而兩地人口總和只有7000萬;同年在墨西哥的利潤總額為143億美元。
報道指出,在華獲得豐厚利潤的公司主要是那些將中國作為出口基地或獲得廉價商品的企業,如Wal-Mart一類。另外,一些國外出口公司,如BHP等向中國出口大量鋼鐵業原材料也獲豐厚匯報。美國出口商,如汽車商GM,YUM品牌食品、麥當勞等也業績不凡。
CEQ總編表示,盡管外國公司在華收益還不大,但事實是公司利潤在迅速增長,這主要是在華收益的基礎較低,而且許多公司還處于奮斗創業階段。(駐英使館經商處施建新2004.12.6.)
(信息來源:駐英國經商參處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