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劍巍
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31位、擁有21億元港幣個人資產的創維集團兼創維控股董事局主席黃宏生,被香港廉政公署以“盜取公司4800萬元港幣”的名義“指控”,這恐怕是過去一周里最刺激的新聞了。
這一發生在11月30日的事件已經過去一周,黃宏生以100萬元港幣獲得保釋。事件最新的進展是,廉政公署關于創維控股賄賂審計師的指控已經不被提及,這也意味著將消除部分外界關于“創維數碼”涉嫌虛假上市的懷疑。這無疑將令部分重倉持有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創維數碼的投資機構松一口氣。
但恐怕首次向創維數碼放貸的銀團要緊張得多,此前創維數碼向海外銀團聯合貸款6000萬美元,首期貸款1000萬美元剛打入創維數碼賬戶不久。知情人士說,這些貸款有明確的投資流向的,與此次事件中黃宏生涉及的個人投資無直接聯系。但很顯然,創維數碼作為一個上市公司的誠信力受到了質疑。銀團的疑問很簡單,憑什么讓我相信這些錢不會被挪作他用呢?
事實上,香港創維數碼只是創維集團一個用于資本運作的平臺,創維集團的運作實體全部位于中國內地,有獨立的財務體系和運作架構。無論香港廉政公署對黃宏生的指控是否成立,對于創維集團產品銷售應當不會產生致命影響。這也能夠理解為什么深圳七大銀行的行長會在公開場合一致表示對創維集團提供支持,包括彩電業上游的8大彩管廠與下游的四大連鎖家電巨頭亦力挺創維。
國內銀團的支持似乎在表明,創維意圖構筑一個強硬的資金后盾,以應對資金鏈上可能發生的各種可能。但毋庸諱言的是,黃宏生事件已經給創維數碼這個上市公司的公信力蒙塵,無論最終結局如何。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當一個人的榮辱已經不能左右一個企業的生死,是企業之幸。一個實業型的企業會否因為一個大股東個人問題而“樹倒猢猻散”,拷問的遠不止是創維這個國內排名三甲的彩電企業。
近兩年我們已經見證了太多富豪轉瞬即逝,不過對比楊斌、周正毅這些香港資本市場曾經寵兒的遠去,黃宏生似乎更幸運得多。
黃宏生應該慶幸,經歷多重磨難把一個草莽型的家族企業改造成了具備現代治理結構的新創維,否則香港廉政公署這把火燒到的不僅是自己,甚至可能將微妙地改變中國彩電業的市場格局。
或者,黃宏生也會后悔,上市帶來的不僅僅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融資,更有嚴格區別于內地的政策法規監管。
到現在,我們還遠遠無法理解,熟悉香港資本市場游戲規則的黃宏生為什么會犯如此簡單的錯誤,將一個在內地本來是習以為常的大股東挪用上市公司資金的事件,演繹成了一出“盜取”的戲劇。數據顯示,創維集團每年現金流達數百億元人民幣,在12月1日當天創維賣出2.5萬臺彩電,收入5000多萬元人民幣。身為創維集團及創維數碼董事局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的黃宏生最終命運將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國際金融報》 (2004年12月07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