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1號文件的下發,將2004年農產品出口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推促農產品出口的相關政策措施的數量亦達到歷年之最。在極其復雜的國際競爭環境中,2004年農產品出口保持了一定的增長水平。
農產品出口事關“三農”問題的解決。從貿易的角度看,農產品一年出口200多億美元,只占全國出口總額的4.8%,但對于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農村就業、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
整、提高我國農產品競爭力意義重大。在一些主產區,出口農產品已經成為當地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2004年,商務部等部委聯手推出了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培育農產品出口重點企業、健全農產品出口信用保險制度等諸多力措,不僅完善了促進農產品出口的政策體系,而且提升了農產品出口競爭力,培育了出口品牌,加強了我國出口農產品的行業組織建設。
加強質量安全管理,是提高我國出口農產品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今年,我國開始逐步實施動植物病蟲害區域化管理,加強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建設;進一步推廣“公司+基地”的農產品出口經營模式,支持農產品出口企業建立自由種植、養殖基地。此外,進一步完善了出口農產品的檢驗檢測、安全監測體系,鼓勵出口企業獲得符合進口市場要求的有機產品認證和其他國際認證。
在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方面,除了鼓勵企業發展深加工農產品出口,推動企業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優良品種與國內自主研發并重的方式,開發自主知識產權外,還優先支持農產品出口品牌建設,積極推進農產品原產地標記注冊制度。
為適應農產品國際貿易的新形勢,我國選擇水海、禽肉、蔬菜、水果等重點出口產品建立健全行業組織和商品協會。在穩定和擴大日、韓、美等傳統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歐洲、中東、獨聯體等新興市場,努力發展拉美、非洲和大洋洲市場,建立以“市場多元化”為特征的全球農產品出口市場體系。
今年上半年爆發禽流感疫情,嚴重影響了我國禽肉產品出口。為此,商務部積極探索建立農產品出口經營風險防范機制。比如,變被動應對為長效工作機制,與香港特區政府建立了“內地供港畜禽產品工作聯系機制”,定期溝通和通報政策、市場和質量安全信息。
統計顯示,1至9月農產品出口金額159.3億美元,同比增長9.4%。農產品出口價格普遍上漲,對主要市場出口保持較大增幅。值得一提的是,民營企業已成為推動農產品出口新的力量。
當前,國際農產品市場準入門檻越來越高,除了關稅壁壘外,技術壁壘、反傾銷、特保條款、“知識產權壁壘”、“輿論壁壘”以及動物福利條款等新型農產品貿易壁壘也呈上升趨勢,阻礙著我國農產品出口。同時,國際農業競爭環境依然不公平,發達國家繼續對農業提供巨額國內補貼和出口補貼,國際農產品貿易被嚴重扭曲,不利于我發揮優勢,公平參與競爭。
與此同時,質量安全問題突出、加工水平落后、缺乏品牌產品、出口企業規模小、行業組織滯后、缺少對企業有效的出口服務等問題,仍是制約農產品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擴大農產品出口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