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記者 祁和忠 發自上海
“事實上,世界各國經濟都面臨石油價格上漲和劇烈波動的沖擊,但許多國家有石油期貨市場,許多國家允許企業進入國際期貨市場,可以利用期貨套期保值的手段回避石油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熨平價格波幅,緩解石油價格波動對企業的影響和對經濟的沖擊。”12月2日,在由上海期貨交易所、普氏公司(PLATTS)、世華財訊共同主辦的“2004燃料油期貨
研討會(中國上海)———燃料油期貨對現貨貿易的作用暨‘燃料油模擬交易大賽’頒獎儀式”上,國務院發展中心研究員廖英敏說。
廖英敏指出,我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過程中,在石油進口量迅速增加的情況下,國際油價頻繁大幅波動必然會對石油、石化行業的健康發展和國民經濟的穩定性構成威脅。但是,當前我國與國際接軌的定價機制尚不完善,并且缺乏石油價格劇烈波動沖擊的緩沖器。現行的定價機制有兩個弊端,一是由于國際油價頻繁大幅波動,國內油價相對穩定實際上只體現為分次調價,但分次調價并未減少油價變化對國民經濟的沖擊;二是目前國內油價調整存在一個月左右的滯后期,這一方面造成國內調價與國際油價走勢可能并不一致;另一方面可能會引發流通環節的投機行為,從而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成品油供應緊張或壓庫問題,對石油市場的穩定供應產生不利影響。
為此,她建議在石油現貨市場不斷完善的此基礎上,推出其他石油期貨品種,為國內的石油生產企業、用戶和貿易商提供規避風險的工具和場所,進一步發揮期貨市場的作用,以減少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對我國經濟的沖擊,爭奪石油商品的國際話語權。
上海期交所石油工作小組組長褚玦海還向與會者介紹了燃料油期貨市場的運作情況。據介紹,燃料油期貨自8月25日上市至今三個月來,開局表現良好,市場與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關聯緊密,價格變化及時反映國內外市場供需;交易保持活躍,運行平穩,風險處在可控范圍內;市場參與結構日趨勢合理,現貨企業態度積極;價格影響力逐漸顯現,功能初步得到發揮,引起境內外機構高度關注和市場各方的普遍認可。
截至11月底,燃料油期貨上市交易共65個交易日,累計成交5229萬噸、成交金額1152億元。日均成交80.4萬噸、18億元。單日最高成交達310萬噸、70億元。
據了解,下一階段,上海期交所將把工作重點放在燃料油期貨的交割方面。
順利交割是燃料油期貨上市取得成功的重要標志,隨著交割期的臨近,交易所已充分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確保0501合約的順利交割。
《國際金融報》 (2004年12月03日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