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22日掛牌
本報訊記者賀朝暉報道:年末的期貨市場再傳喜訊,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將于12月22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這為我國參與和爭奪國際大豆市場定價權提供了堅實的市場基礎。11月30日,大商所發布了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及相關業務規則。
大商所1993年就掛牌交易大豆期貨合約,但到了2002年3月,由于受國家轉基因管理條例頒布實施的限制,進口大豆無法參與期貨交割。為此,大商所對大豆合約進行了拆分,于2002年3月先期上市了以非轉基因大豆為標的物的黃大豆1號合約。但國內大豆壓榨企業對國際市場依賴性極強,加上2002年以來,國際國內大豆市場價格波動劇烈,國際大豆價格變動頻繁,給相關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帶來了較大風險。特別是今年4、5月份,國際大豆價格短時間內從4000多元/噸的高點直線下跌至3000多元/噸,進口國外大豆的國內大豆壓榨企業損失慘重,造成大豆壓榨企業的全行業虧損,全國大豆進口損失達數十億元。在此情況下,榨油企業和社會各界人士呼吁盡快推出黃大豆2號合約。
根據合約設計,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以含油率(粗脂肪含量)為核心定等指標,交割標的物包含了中國、美國及南美大豆,突破了目前國際上其它交易所對大豆品種進行地區限制的合約設計思路,使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成為一個沒有地區限制、可供交割量達到2億多噸的大品種,超過了美國大豆期貨僅以國內為交割品、總量為8000多萬噸大豆的最大可交割規模。黃大豆2號以其極強的包容性,成為全球大豆期貨品種中交割標的物覆蓋面最為廣泛的合約,也成為一個全球性大豆期貨品種。
國內大豆避險體系得到完善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黃大豆1號合約和2號期貨合約的并行,完善了國內大豆期貨的品種體系。它使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和壓榨企業廣泛使用的非轉基因和轉基因混合大豆都有了各自的價格形成中心,使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和混合大豆的產品差別、價值體現更為科學合理。
同時,兩合約的并行,也為非轉基因大豆和混合大豆的使用者提供了完善的避險系統。進口大豆有了市場緩沖地帶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的推出,開辟了進口大豆國內市場流通的渠道。
分析人士指出,期貨市場作為進口大豆的“調節閥”和“蓄水池”,可以引導參與期貨交易的大豆進口企業便利地調劑余缺、調整市場經營,避免企業過度進口大豆,也有利于企業市場經營計劃的調整。而由于國內期貨市場在商品流通上可以實現封閉管理,因此進口大豆在期貨市場交割后,國家管理部門完全可以對交割的大豆進行跟蹤管理,而不違背現有國家對轉基因生物管理的相關政策法規。
(曉航/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