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謝若閑陳鶯報道:2004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新聞發布會昨日在東方賓館舉行,以“青少年兒童的故事”為主題的此次大會,將于12月7日在廣州隆重開幕。屆時,將有102部紀錄片產品和制作計劃面對大會購買者。據悉,這是首次在國內建立紀錄片的國際交易平臺,其中,有70%的紀錄片產品和制作計劃來自民營資本。
七成參會產品與計劃來自民營資本
據了解,我國紀錄片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程,目前已準許外來資金與民營資本的介入。但對民營資本的投資來說,也與媒體投資一樣存在著運營資金不足的問題,面對制作紀錄片的高風險,民營企業會通過不同形式的合作,來共同分擔和分享利益,這種方式也頗為奏效,但他們的資金始終是有限的,同時,也可能會制約到影片的質量。
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副秘書長何紹光向《民營經濟報》表示,民營公司的參會條件與其他公司、機構是一視同仁的,本次大會中有70%的紀錄片產品和制作計劃是來自民營資本。對于民營資本在中國紀錄片制作中的作用,他舉例上海某電視臺15%的營業額上升幅度中,民營資本的拉動力度占40%。何紹光介紹,外來資金是在去年12月底開始可以與民營公司合作、獲準進入我國影視制作行業的,其所占資金不得超過50%,這為中國紀錄片事業的發展注入了生命力。
但他同時也表示,據他個人了解,過去半年中,投資紀錄片的資金超過3億,而其中民營公司的投入僅占1%。
首設國際紀錄片交易平臺
據了解,最令人矚目的是此次大會首設的“國際紀錄片交易市場”規則,這將是中國唯一的一個國際紀錄片交易平臺,將有來自法國、德國、俄羅斯、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的紀錄片投資機構及電視播放機構以“買家”的身份參加大會,讓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買家”接觸中國的紀錄片和制作人,同時讓中國的制作機構和制作人了解“買家”需要。“我們認為,以目前中國紀錄片在國際市場的表現和長遠的發展來看,爭取和這些‘買家’進行溝通,并了解這些‘買家’未來的需要,有著和交易同等地位的價值。”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主席李錦源在新聞發布會上如此解釋建立這一交易平臺的意義。
他解釋,大會嘗試使用的這種面對面、展開式的交易方式,具體就是讓每一個制片人都會有一定的時間,通過圖像、語言和回答問題的方式面對“買家”。與較為傳統的設置交易攤位方式比較,這種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更能讓買賣雙方制造更多的接觸機會。
他特別提到,采用這種交易方式的另一個作用就是,鼓勵中國的民營紀錄片制作公司和制片人,將他們作品和未來的制作計劃通過大會展示給“買家”,以期獲得資金或者播放上的支持。
(曉航/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