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出警告,留意冒充某知名銀行發出的電子郵件,不要上當受騙。
克隆網站騙取密碼
克隆知名網站,以獲得用戶的密碼,是常見的詐騙手段。隨著網上銀行及網上支付手
段日趨流行,這類詐騙法危害性與日俱增。
不法之徒往往采用電子郵件,或者在私人網站上設置鏈接的方式讓人們受騙。這類犯罪在國外已有專用名詞,叫“電子黑餌(Phishing)”。它泛指通過不正當手段以獲取互聯網用戶的賬號信息或信用卡號碼的行為。
對于一般人來說,不太可能擁有國外銀行的賬戶,自然不會點擊那些仿冒大銀行的網站,但對于仿冒國內銀行及國內購物網站的鏈接,一定要注意到本來的正規網站上進行操作,千萬不要通過鏈接網站進行。
黑客程序不可不防
一些黑客程序會“悄無聲息”
進入用戶的電腦,當檢測到用戶在網上銀行網頁上進行支付或轉賬等操作時,就會記錄下鍵盤輸入,發送到病毒作者的服務器上。
如目前網上最流行的黑客程序“網銀大盜”,一旦入侵將隱藏在系統文件夾下,很難被用戶發現。當病毒監控到用戶在登錄網上銀行時,會自動將正常網址轉換到病毒可監測的網址,從網頁外觀來看沒有什么區別。因此網上銀行用戶登錄時,一定要隨時注意地址欄中的細微變化。
為避免黑客“入侵”,上網上銀行的用戶一定要在電腦上安裝“防火墻”,進行實時監控。在使用網上銀行提供的查詢、轉賬付款、代理業務等自助金融服務時,如果發現有異常情況發生,要隨時向警方報警。
境外投資謹慎為好
日前,公安機關發現國外一些不法人員利用互聯網向我國大量發送電子郵件,宣稱急需將手中大筆資金轉移出來,協助他們轉出資金的公司或個人可按比例收取傭金,設下了一個大騙局。
其實早在20世紀80年代,源于西非的此類詐騙就很猖狂,主要表現為不法分子通過郵寄、傳真向全球發送大量信函,謊稱是政府官員或權威公司代表。詐騙分子隨即要求收件方提前支付手續費,詐騙手續費,實際上所謂資金轉移純屬烏有。據了解,10多年前上海曾有一家公司落入圈套,被騙人民幣280萬元,公司因此倒閉。
目前境外一些不法機構會發出郵件,說可幫助你在香港股市、匯市開戶,可通過網絡操作。有關專家提醒,即便這樣的服務是真的,但這樣的投資行為是不受有關法律保護的,一旦發生糾紛,則難以全身而退,因此通過互聯網到境外投資,還是謹慎為好。方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