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步伐 向全面小康奮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1日 11:4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 |||||||||
    改革開放以來,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團結和帶領全區各族人民艱苦奮斗,全區國民經濟步入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的健康軌道,使全區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發生明顯變化,并且在逐步解決溫飽的基礎上總體上實現小康,使小康建設與全國基本同步進入了全面建設的攻堅階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描繪了21世紀前20年我國現代化
    一、實現了從奔小康到總體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完成基本實現現代化任務,需要分步驟,鄧小平同志設計了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正是在這種正確理論的引導下,內蒙古各族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一步一步告別了貧窮,實現了溫飽,又在溫飽的基礎上,實現了總體達小康。內蒙古在1988年提前2年實現了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第一步戰略目標,1995年又提前5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第二步戰略目標,通過我們對小康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測算,2000年全區小康實現程度為90.8%,總體上看,基本達到小康水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為興區富民奠定了堅實基礎。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全區生產總值由1980年的68.4億元增加到2003年的2150.4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9倍,年均遞增10.6%,年均速度快于全國1.2個百分點。從1996年開始到2003年內蒙古的生產總值已連續8年增長速度快于全國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速快于全國2.8個百分點。全區財政總收入由1980年的4.13億元增加到2003年的258.03億元,增長61.5倍,年均遞增19.7%。全區工農業生產已經逐步走上一條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追求更高質量、更好效益的軌道。我區主要工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產量已經有不少躍居全國前列,并涌現出10大全國知名品牌。長期困擾我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應短缺狀況得到根本改觀,經濟體制改革取得歷史性成果,初步實現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性轉軌。“科教興區”戰略穩步推進,更加重視全區經濟與人口、環境、資源的相互協調發展,可持續性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二)人民生活從“溫飽”跨入“小康”。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區人均生產總值由1980年的361元增加到2003年的8975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6.9倍,年均遞增9.4%,年均速度快于全國1.2個百分點,使內蒙古人均生產總值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0年的1214元減少到2003年的98元,減少了1116元,人均生產總值在全國各省市區的位次上升至第15位。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的407.1元增加到2003年的7013元,增加660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1倍,年均遞增6.3%。隨著農牧業產業化的不斷推進和農村牧區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以及科學技術在農牧業中普遍推廣,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農村牧區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使農牧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全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1980年192元增加到2003年的2268元,比1980年增加207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了2.5倍,年均遞增5.6%。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明顯增加,進一步促進了居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極大改善。突出表現在:全區農村和牧區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分別由1985年的63%和48%下降為2003年的43.5%和34.3%,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由1985年的46.1%下降為2003年的31.5%。城鄉居民的居住條件也得到較大改善,全區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1985年的7.29平方米擴大到2003年的18.34平方米,農村牧區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由1985年的13.5平方米擴大到2003年的18.3平方米;居民的飲食結構發生較大變化,高營養、高蛋白成為飲食時尚。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全區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支出比重由1985年的3.4%提高到2003年的14.2%;農村和牧區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支出比重分別由1985年的2.8%和6.5%提高到2003年的15.4%和11.3%。     (三)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增強,擴大開放步伐明顯加快。依據國家產業政策,充分發揮我區資源優勢,不斷改善投資環境,特別是隨著西部大開發投入力度的加大,基礎設施以及“西電東送”建設的不斷推進,使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持續快速的增長勢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1985的52.42億元增加到2003年的1209.44億元,增長22倍,年均增長19%,年均增速比同期全國平均水平快0.6個百分點。投資的快速增長為促進全區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1985年的37%提高到2003年的60%。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能源、交通及城市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     以開放促開發、促發展,圍繞重點領域和重點產業,積極引進國內外資金和優強企業參與我區經濟建設,摩托羅拉、奔馳、百事可樂、麥當勞、肯德基等世界500強企業和東方希望、光明、TCL、燕京啤酒(資訊 行情 論壇)、華聯等國內大型企業進駐我區,區外資金占投資總額的比重逐年提高,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加快形成。1985至2003年末已累計實際利用外資52.6億美元。     (四)“科教興區”戰略穩步推進,人口素質進一步提高。隨著“科教興區”戰略的實施,教育體制改革深化及衛生保健事業的大力發展,全民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全區普通高等學校招生人數由1980年的0.51萬人增加到2003年的5.92萬人,增長10.6倍;在校學生人數由1.75萬人增加到2003年的15.76萬人,增長8倍;全區每萬人口中大學生數由1980年的147人達到2003年的48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和初中入學率分別由1980年的87.1%和37.7%提高到2003年的99.4%和95.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知識更新的加快,使我區居民自發學習的積極性普遍提高。     二、發展的思路不斷完善,結構進一步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自治區黨委政府不斷完善發展思路。2001年,自治區第七次黨代會提出了貫穿“一條主線”、加快“兩個轉變”、加強“三大動力”、加強“兩項建設”、推進“三化進程”的總體要求。黨的十六大之后,自治區黨委政府又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進一步完善發展思路。在自治區黨委七屆三、四、五次全委會上,在加快發展的問題上進一步統一思想,分別提出近幾年全區經濟可以實現兩位數增長,有條件、優勢的地區可以跨越式發展;要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努力做大做強經濟總量;要求全區上下緊緊把握當前大好來勢,千方百計保護、引導、發揮好各族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力爭我區經濟有一個較長的快速增長期。同時,進一步明確了自治區優先發展的重點。這些發展思路更加符合自治區實際,在實踐中也得到很好的應驗。     (一)經濟體制改革取得歷史性成果,初步實現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歷史性轉變。20多年來,我區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消除影響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大力推進體制創新,初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形成了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新局面。一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明顯地發揮基礎性作用。產品生產主要由市場決定,商品和服務價格基本由市場形成。二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國有經濟進一步發展,控制力明顯增強,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成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三是國有企業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抓大放小、實施債轉股和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等一系列重大舉措,特別是對國有大中企業改革和脫困“三年兩大目標”進行攻堅,使國有企業的體制和機制發生了較大變化。四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全面啟動,失業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截至2003年末,全區有228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52萬人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222萬人參加了失業保險。     (二)西部大開發戰略邁出實質性步伐。根據國家確定的西部大開發戰略總體規劃,自治區出臺了突出抓好“一線”、“三區”,全面實施“十大工程”,努力實現“三大目標”,再造優勢,實現新飛躍的西部大開發規劃綱要。5年多來,國家加大了對西部地區的資金投入和轉移支付力度,經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西部大開發已經取得初步成效。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能源、交通運輸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到2003年,全區已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還草面積954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7.5%,用于生態工程建設共投入資金136億元;煤炭生產能力達到1.6億噸,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346萬千瓦;新增公路通車里程累計3.8萬公里。     (三)“三化”建設積極推進。經過2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我區農牧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糧食產量穩定在280億斤左右,成為全國14個糧食主產區之一,人均糧食產量居全國第3位,牲畜頭數穩定在7000萬頭(只)以上水平,牲畜出欄率、商品率均有明顯提高。傳統農牧業生產經營方式正在向著優質、高效、專用農畜產品和綠色、特色、訂單等新型農牧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工業優勢產業和骨干企業不斷壯大,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能源、冶金、機械化工、農畜產品加工、高科技五大優勢產業增加值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三分之二,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工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城鎮化帶動社會跨越式發展。1980年,我區城鎮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比重為23.1%,到2000年末,城鎮人口比重達到42.2%,高于同期全國6個百分點,20年間城鎮化率平均每年提高近1個百分點,2003年城鎮人口比重達到44.7%,高于同期全國4.2個百分點。經濟繁榮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社會文明和進步,而城鎮化帶動社會跨越式發展,使城鄉居民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2003年,城市人口密度635人/平方公里,城市人均擁有鋪裝道路面積9.05平方米/人,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6.22平方米/人,分別比1980年增加393人、4平方米和3平方米。     (四)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區實現由單純追求經濟繁榮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并舉,向經濟與人口、環境、資源的相互協調轉變,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是經濟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一、二、三產業發展更趨合理協調,三次產業比例構成由1980年的26.4:47.2:26.4調整為2000年的25.0:39.7:35.3,2003年三次產業比例構成為19.5:45.3:35.2。非公有制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其占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已近30%。二是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980年的11.5‰下降到2003年的3.1‰,基本實現人口再生類型從“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歷史性轉變,城鄉居民健康保健意識普遍增強,全區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0.7歲,已達到小康標準,比1990年提高3.98歲。三是資源治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成效顯著,耕地、水、礦產等戰略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環境保護向著廣度、深度發展。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與1990年相比,2003年,全區工業污水排放量下降63.8%,固體廢物排放量下降3倍多。重點流域、生態環境和區域污染防治得到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建設步伐,城市污染得到進一步的治理。     三、經濟發展進入新一輪的快速增長期     進入“十五”時期以來,特別是2003年,我區國民經濟在各方面有利因素綜合作用下,保持了較快增長的態勢,全年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城鎮以上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項指標增速居全國首位,國民經濟發展成為我區“七五”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同時經過近幾年我區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總量的積累,到2003年末,內蒙古與全國主要經濟指標間的差距出現縮小的趨勢。通過與2003年全國對比來看,2003年內蒙古GDP比上年增長16.8%,比全國快7.7個百分點;內蒙古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達到1084美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69%,比全國快42.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2.6%,比全國快3.5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14.2%,快于全國5.2個百分點;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6%,快于全國1.7個百分點。通過上述數據的對比,表明我區經濟增長已進入新一輪的上升時期,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內蒙古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正逐步縮小。     四、展望后20年發展前景美好     當然,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還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諸如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等仍比較明顯。十六大報告關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理論和綱領,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豐富和發展,也為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紀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前進的方向。目前,我區已經有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良好基礎。今后我區要在鞏固以有發展成果的基礎上,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地廣人稀優勢、政策優勢和后發優勢,積極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產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資源、人口的全面協調發展。     (一)內蒙古全面建設小康的總目標     本世紀前20年,是內蒙古如何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為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奠定基礎,而必須緊緊抓住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因此,必須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加快推進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積極進取,不斷創新,團結一致,完成好關系全局的八項任務,內蒙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是: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2020年內蒙古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三番,經濟總量占全國的比重和人均GDP走進全國前列,能源、冶金、稀土、農畜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成為全國同行業增長的重要支點,基本實現工業化。同時城鎮人口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更加完善,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經過20年的長期不懈努力,我區完全有可能在本世紀頭20年里實現全面達小康的奮斗目標。通過我們運用投入產出模型初步測算,在考慮控制一定的人口自然增長的前提下,2004—2020年的16年中,我區經濟增長的速度即按11%的年均增速測算,到2020時全區生產總值即可實現比2000年翻三番將達到11400億元,人均GDP將達到44000元,按照現行匯率折算將達到5300美元,高于全國3000美元的平均水平,為全面達到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同時城鎮化率將進一步提高,到2020年,城鎮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比重將超過65%。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將分別達到27500元和11200元。此外,城鄉居民的居住條件、教育、衛生、文化、娛樂等各方面都有明顯提高。并為實現小平同志對內蒙古提出的“走進前列”的殷切希望奠定堅實基礎。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基礎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綱領是宏偉的,是鼓舞人心和催人奮進的,也是經過努力能夠實現的。從長期趨勢與基本面來看,我區經濟的增長有著堅實的基礎,農牧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的積極推進,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及經濟體制改革的有序進行,特別工業和投資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增強,都將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推動我區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時也加快縮小我區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從而為我區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供了可靠保證。我們得出上述判斷,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理由:     ──我區經濟有廣闊的增長空間。我區工業化的歷史任務尚未完成,目前與我國平均水平相差7年,現代化建設已經大規模展開,經濟總量小,人民生活剛從溫飽進入小康,不論是投資還是消費,都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正處于經濟迅速擴張時期。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城鄉建設的開展、產業結構的提升,都會造就新的經濟增長點。以信息技術為主的新技術革命為我區經濟提供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區經濟發展年平均增長速度快于全國平均水平,我區勝利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目標,全區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有比較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經過國家和自治區50多年的大規模投入和建設,長期制約內蒙古經濟發展的能源和交通“瓶頸”得到根本緩解,各種能源、原材料和機器設備供應豐富且水平不斷提高,加之可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備,許多過去想做而做不到的建設事業現在能夠做到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把豐富的資源更充分有效地用于經濟發展,這和過去物資匱乏的困難不同。     ──不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使社會生產力獲得進一步的解放,為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提供體制保證。現代化進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將會在改革和發展中逐步得到解決。對外開放的擴大和水平的提高,將使我們有可能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發揮比較優勢和后發效應。     ──具備充分支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群眾基礎和人力資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是全區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必然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求穩定謀發展是人心所向。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國民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大批科技人員和各級各類管理人員成長起來,在改革和發展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經驗。     ──西部大開發戰略邁出實質性步伐。根據國家確定的西部大開發戰略總體規劃,自治區出臺了再造新優勢,實現新飛躍的西部大開發規劃綱要。近幾年來,國家明顯加大了對西部地區的資金投入和轉移支付力度,經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西部大開發已經有了一個良好開端。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能源、交通運輸、郵電通事業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城市面貌有了較大改善。     從奔小康到總體達到小康,內蒙古用了20年的時間實現歷史上的偉大跨越;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建設小康,新的宏偉目標激勵著內蒙古各族人民將不斷譜寫更為壯麗的篇章。綜觀全局,21世紀頭20年,對我區來說,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遠比過去艱巨而復雜,但現有基礎和條件也是過去不能比擬的。完全可以相信,只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做到發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開放有新局面,各項工作有新舉措,依靠全黨和全區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