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日電據中華工商時報報道,剛剛落下帷幕的首屆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700多家國內外文化企業的同臺亮相,美國新聞集團、美國哈雷,日本索尼、鳳凰衛視;牛津大學出版社、德國圖書信息中心等國際企業的參與,以及380多億元的招商引資文化產業項目,不僅吸引了世人的眼球,也把文化產業這個概念推到了前臺,完成了一次文化產業概念的全國大啟蒙。
全球文化產業暗流涌動
進入21世紀,文化產業巨大的經濟潛力已經為眾多國家所認同,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的崛起勢頭異常強勁。文化、娛樂———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實在的汽車制造、鋼鐵、金融服務業———正在迅速成為新的全球經濟增長的驅動輪。全球娛樂與傳媒業在今后5年內將以每年7.2%的速度增長,到2005年將達到1.2萬億美元的規模。
如今,在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點和支柱產業,有高科技支持,以視聽出版、影視傳媒、演藝娛樂和旅游、網絡、體育、會展服務為基礎產品的文化產業,已占其GDP不容忽視、舉足輕重的份額。據資料統計表明,美國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業,美國的文化產業年生產總值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3,美國的音像業已超過航天工業居于出口貿易的第一位,占據了40%的國際市場份額;英國文化產業年產值近60億英鎊,平均發展速度是經濟增長的兩倍;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已超過了汽車工業的年產值。文化產業作為潛力巨大、發展速度較快的優質產業,成為未來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導角色業已顯現。
娛樂催生文化傳媒產業新亮點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為了放松身心,對娛樂的需求呈幾何級增長態勢,關注娛樂,體驗娛樂成為人們追求和向往的生活狀態,而以經營娛樂元素為主的產業形態也成為文化產業中最活躍的力量,如電影、演藝、游戲、旅游等。
娛樂業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行業,但是傳媒的發展是20世紀的事情,而將傳媒與娛樂全面地結合在一起則是近十幾年現代高科技發展的結果。在傳媒內容產業中,20%的產值在新聞,80%的產值在娛樂。相對于娛樂傳媒業,全世界的新聞業在整體上慘淡經營。美國的新聞廣播電視網ABC、NBC、CBS、CNN悉被娛樂巨頭收購。即使單純的新聞業也出現嚴重的娛樂化態勢。以新聞集團的收入結構為例:40%來自新聞業,60%來自娛樂業,其中新聞部分主要來自其大眾性報紙。維亞康姆、時代華納、迪斯尼、貝塔斯曼、威望迪環球、索尼等傳媒巨頭的業務80%以上都集中在娛樂領域,而正是他們控制了全世界的傳媒產業。
在中國娛樂與傳媒的結合也日益凸顯,無論是報紙,還是電視、網絡,娛樂內容都是其最大的賣點。娛樂品牌越來越成為文化傳媒產業的支撐平臺和潮流領袖。
中信文化董事長李博倫認為,21世紀全球最有前途的產業有兩個,一個是高新技術產業,而另一個就是文化娛樂產業。結合中國現實考察,文化產業的核心應是娛樂產業。在娛樂產業中,媒體可以說是主干,像電視、電影、廣播和系統業者等;內容方面,包括音樂、游戲、旅游、教育等;硬件方面,更包括劇場、觀光旅館、電影院、玩具、餐廳等;此外,還包括近年興起的在線影音、游戲和網吧等。據專家預測,中國娛樂產業潛在的消費能力將達到5500億元左右。由此可見,文化娛樂產業將成為最具廣闊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鄒小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