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走近期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30日 10:46 證券時報 | |||||||||
    與證券市場的“私募基金”相比,期貨私募基金仍處于萌芽狀態,證券市場“私募基金”規模據傳在6000-7000億之間,而目前國內期貨“私募基金”的規模應該不超過20億元,受制于市場規模的局限,我們仍習慣的稱之為“期貨理財”。     早期的“期貨理財”大多以“理財工作室”的形式存在,主要以手續費返傭和盈利分成為盈利模式。由于“理財工作室”操作門檻低,部分“理財工作室”追
    國外對沖基金迅速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引入做空機制進行多元化投資將是未來投資理財的新模式,對沖基金在理財市場推行的“絕對盈利模式”對傳統基金的“相對盈利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戰,這成為國內期貨“私募基金”即將迅速發展的背景。其實就投資工具而言,目前許多期貨“私募基金”已經能夠在國內外期貨市場進行跨市場操作,還可以在國內期貨市場和證券市場之間進行組合投資,這些基金已經具備了形成“絕對盈利模式”的條件。但如何進行跨市場的分析與研究,如何在分市場、分品種的投資項目上實現科學的投資組合,如何最終形成自己的投資決策,許多機構仍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     這些機構普遍采取集合資金或管理賬戶的形式代客理財,在正式接受委托理財前,都會與客戶簽訂委托合同,確定雙方關于可能發生虧損的分擔和盈利的分配方案。有了募集資金,如何進行理財業務的操作,國內機構普遍采取的方式有許多種。比如,一種是在市場中小有名氣的操盤手,操作一定數量的資金規模。由于這種模式機構對于盈利前景的把握性很弱,給機構理財的發展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往往僅限于機構初期的行為。另一種模式是機構自己組建理財團隊,制定符合自己的交易決策機制和風險控制體系。這種理財模式的決策機制更加系統化,但“人才瓶頸”成為制約這種運作模式的關鍵問題。團隊理財必須有決策核心,往往機構發起人并不具備作為“決策核心”的條件。     從”理財工作室”到“私募基金”,期貨理財正在尋求突圍。急功近利在理財市場注定短命的結局,規范化的運作模式是對客戶的負責。無論是“理財工作室”還是“私募基金”,只有將客戶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夠在期貨理財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