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間進入入世后過渡期 中國企業面臨“大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30日 08:00 上海證券報 | |||||||||
    就在幾天前,中國的又一家固定電話運營商中國網通在香港和美國成功上市,至此,中國的四大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資訊 行情 論壇)和中國網通已經全部實現海外上市。與此同時,農、工、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也在加緊實施,一個銀行上市的高峰即將來臨……     入世三年,一些曾經高度壟斷的行業正在通過資本引進和業務融合并
    中國經濟真正成為入世獲益者。     彈指間,距離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接近三年,中國經濟即將步入"入世后過渡期"。今天,我們將以較之入世之初的亢奮與擔憂所不同的心情,以更加理性與自信的態度回顧入世三年中國經濟的成長歷程,并且以此為鋪墊,為中國加速融入全球貿易體系新一輪發展,構建一個更加成熟與穩健的通道。     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素帕猜:我要給中國打一個高分     令人欣慰和驕傲的是,入世三年,中國政府為履行承諾所做的種種努力得到了世貿組織的認可。世貿組織總干事素帕猜在中國入世三周年之際表示:"我要給中國打一個高分。"     入世三年,我國經濟持續增長,很大程度得益于外貿的強勁攀升。2001年,中國進出口增幅僅為7.5%,從入世后的2002年起,中國外貿猛然提速。2002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增長21.8%,出口增長22.4%;2003年,雖然蒙受了非典意外沖擊,但中國進出口總額增長37.1%,出口增長34.6%;今年1至9月,中國累計進出口同比增長36.7%,出口在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困擾下,同比增幅仍高達35.3%,預計全年外貿總額將輕松突破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僅次于美、德兩國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入世后,中國利用外資額穩步增長,2001年,中國外資利用額為488億美元;2002年達到550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2003年為535億美元。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利用外資最多的國家。     入世三年,重要行業穩健發展。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出口穩步增長,農業對外合作范圍不斷擴大,目前已經與140多個國家及主要國際農業和金融組織,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農業科技交流和經貿合作關系。汽車業快速發展,入世三年我國迅速步入"汽車消費"時代,統計顯示,2001年至200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以每年100萬輛的速度遞增。電信運營企業紛紛實現改制上市,電信設備制造企業已經走出國門,成功拓展海外市場,電信行業成為國民經濟中滲透力最強的產業之一。金融業的改革力度已超出人們預期,國有銀行、保險公司積極推進改制上市;入世促進金融業的歷史遺留問題提前得到曝光與解決,有利于中國資本市場長遠發展;金融創新加速推進,不斷推出國際投資機構需要的投資品種;銀行業對外開放明顯加速,目前我國已有200家外資銀行營業機構,13個城市允許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     入世三年,我國證券市場理性發展。平均市盈率從2001年的60倍理性回落到目前的20倍,與國際市場實現接軌。入世推動市場投資主體發生結構性變化,機構投資者隊伍快速成長,大批中外合資基金公司、QFII進入,以及保險資金、社保資金即將"入市",使中國證券市場投資主體漸漸符合國際慣例。市場投資理念在機構投資者的帶動下向著價值化方向回歸。市場化改革力度不斷加強,發審、上市、交易、下市、監管各方面都在遵循國際化模式發展。上市公司質量明顯提升,一批核心資產類龍頭國企的上市使市場結構得到改善。     入世三年,我國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投資環境不斷改善。中國政府各部門共清理各種法規和部門規章2300多件,其中通過人大、國務院和各部門修訂320多件,廢止830多件,涉及到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投資等各個方面。全國各個地方政府清理了19萬多件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和其他政策措施,并根據世貿組織的規則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分別進行了修改和廢止。     后過渡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更加激烈的競爭以及非關稅保護措施全面取消     成績有目共睹,但是,現實仍然存在不容樂觀的一面。     隨著中國參與國際經濟事務的程度進一步加深,同時受到"非市場經濟地位"身份的限制,中國企業不斷受到反傾銷訴訟與調查的困擾。截至2003年底,我國已連續9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數量最多的國家。今年上半年,中國遭受的反傾銷調查達到23起,又是WTO成員中最多的國家(地區)。     同時,正如商務部WTO事務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的,目前阻止中國進行國際競爭的瓶頸有四個,分別是無核心技術、面臨能源和資源供應困難、現有投融資體制使企業難以獲得投資、以及政府管理和服務嚴重滯后。不能否認,這些都成為困擾中國企業加速融入國際經濟事務的重要滯障,其中尤其令我們聯想到,前一段時間吳敬璉先生發出的警告:"重型化經濟將導致中國能源危機。"目前中國進口量增長超過出口量增長,其中主要是原油等資源型產品進口的大幅增加,有WTO專家表示,如果中國經濟發展過于依賴進口能源,中國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將很容易受制于人。     入世三年,也有一些產業并未受到實質性沖擊的背后,這是因為真正的開放還未來臨,在過渡期內,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應對措施進行保護。現在這種局面即將結束。     根據中國入世協定,從明年1月1日至所承諾的行業全部開放為止,中國將進入"WTO后過渡期","后過渡期"意味著目前中國主要產業的所有非關稅保護措施將逐漸減少直到完全取消,一些行業的過渡期事實上到今年年底就已經結束了。中國企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中國承諾,到今年年底,汽車及關關鍵件將取消許可證和配額,進一步降低汽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到2006年7月1日,汽車關稅將最終下降到25%,零部件平均關稅將降到10%。到今年年底,家具和玩具的關稅下降至零;紙業、紡織品、酒等也將大幅降低關稅等等。后過渡期內,中國農產品關稅水平將降至15.6%,成為世界上農產品關稅最低的國家之一。2005年后,中國將允許外國保險公司提供健康險、團體險和養老金、年金服務,取消再保險的強制分保規定,降低對外資經紀公司的總資產要求,允許設立獨資保險經紀公司。從2005年開始,中國將逐漸取消基礎電信領域的外資進入限制,到2007年,允許外資股份達到49%。在建筑、旅游、運輸等行業將允許外資設立外商獨資企業。     對于已經入世的中國,以及與此相關的中國企業而言,現在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點。利用最后兩年的過渡期,政府和企業要加緊思考:如何在更加激烈的國際化競爭中把握機會,如何學會利用國際規則最大限度地為我服務、如何在頻繁發生的國際貿易摩擦中占據主動局面,如何進一步參與并制定國際經貿規則。     中國在“入世后過渡期”部分行業開放進度表 行業 開放程度 農產品 農產品的平均關稅將降至15%;農產品進口和銷售無須通過國營企業和 中介機構;國內農業補貼上限為8.5%;取消對小麥、大豆油、菜籽油、 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棉花籽油的進口關稅配額體制 流通領域 在圖書、報紙、雜志、藥品、農藥和農用薄膜商品的分銷放開的基礎 上,化肥、成品油和原油產品分銷也將在2006年放開 交通 在公路運輸領域允許外資設立全資公司以及在鐵路運輸領域允許外資 占合資企業多數股權的基礎上,進一步允許外資全資擁有鐵路運輸 領域的子公司 貨運代理 允許外資全資擁有子公司 速遞服務 2005年底之前允許外資全資擁有子公司 電信 移動話音與數據業務:2005年起,外資可占49%;入世5年后取消地域 限制;國內與國際業務:入世五年內推廣至北京、上海、廣州以外的 其他城市。外資所占股份可增至35%;入世六年內取消地域限制,外資 可占49% 企業服務 管理咨詢:入世六年內允許外資建立全資子公司;廣告:入世四年后 允許外資建立全資子公司 旅游 飯店:入世四年內準入不受限制,且可有外資獨資;旅行社:入世六年 內允許成立外國獨資企業,并取消地域限制和對成立分支機構的限制 汽車 2006年關稅削減至25%,零部件平均關稅將降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