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咄咄逼人 中國銀行業脫胎換骨迎挑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30日 07:26 人民網-市場報 | |||||||||
新華社記者 謝登科 隨著今年底我國大部分產業的入世保護過渡措施即將到期,世貿組織框架內的多邊進程將進入新階段。有關方面發布消息,12月1日,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將對外介紹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情況,這一消息受到各方關注。
銀監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外國銀行已在我國設立了200多家營業性機構,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在華外資銀行機構達到100家,在法規規定的12項基本業務范圍內經營的業務品種約有100個。 對外開放不斷提速 外資銀行咄咄逼人 截至今年7月底的統計數字,在華外資銀行的總資產市場占有率達1.82%,外匯貸款市場占有率達17.8%,人民幣資產總額857億元。從下個月起,我國將開放北京、昆明和廈門的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明年底,將開放西安、沈陽、寧波和汕頭4個城市;到2006年底,將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同時開放中國居民個人的人民幣業務。屆時,外資銀行在人民幣業務的范圍和領域方面將與中資銀行完全一樣。 據權威部門新近公布的數字,目前我國已有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獲準吸收境外投資者入股,這些中資銀行在董事會運作、風險管理、市場拓展和業務經營等方面已有較大變化。 銀監會負責人表示,中國將創造條件繼續擴大銀行業對外開放,進一步減少直至取消對外資銀行在客戶、業務和地域方面的限制,構建中外資銀行平等、互惠的發展格局。 中外資銀行差距明顯 改革創新形勢緊迫 目前,在全部銀行業資產中,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占近60%,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吸收了65%的居民儲蓄,承擔著全社會80%的支付結算服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資金供應者。但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資產質量差、資本充足率低、風險管理薄弱、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還沒有建立起富有活力的經營機制,難以適應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與世界先進國家的銀行業相比,在公司治理結構、資產質量、資本金與盈利能力及創新能力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風險問題比較突出。 根據加入WTO有關協議,在2006年12月之前,我國將兌現承諾,向外國全面開放銀行業。屆時,外資金融機構將享受與中資金融機構同等的國民待遇,外資銀行將與中資銀行在公平、對等的基礎上展開各種類型的競爭。留給我國銀行業改革的時間已經不多。 經過長期的醞釀和論證,去年底,黨中央和國務院就國有商業銀行綜合改革做出決定,選擇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試點,并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為兩家試點銀行補充資本金。目前,在兩家國有商業基礎上組建的規范意義上的股份制公司已經正式運行,為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鳴鑼開道。 《市場報》 (2004年11月30日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