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企”也無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6日 12:45 證券時報 | |||||||||
    曾經以“西部高科技集中地”概念出現的西安中小企業一直與中小企業板塊無緣。隨著時間的推移,至今還看不到一點陜西企業沖刺中小板的跡象。     后備軍多數折戟沉沙     西安金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長豐至今記得,1998年至2001
    聲勢浩大的陜西中小企業當年吸引了全國的目光,為何結果卻大煞風景?首先是當時鼓吹的高科技項目過于“陽春白雪”,市場應用范圍狹窄;其次是冀望以上市后融資圖謀發展,結果上市未果導致資金匱乏,企業夭折;第三是難以推出成熟產品;最后一點,則是深刻的管理問題,尤其是用人機制存在重大缺陷。     難跨阻滯根源     曾經接觸過48家陜西股份制中小企業的張長豐感慨說,陜西企業家相當突出的特點是,都想占山為王,很難與其他優秀的企業兼并、重組或是緊密合作。從管理上看,往往是“一個情商很高的通才”在做,管理層里只有一個“核心人員”,專業化的人才非常缺乏;從項目上看,創業者視項目為“親生兒子”,輕易不談合作,更遑論出售,因此難以達到規模化;從薪資安排上看,往往是職業經理人看不上企業,企業又看不上職業經理人。而當企業一旦發現可用之材時,這些可用之材又慣性地選擇了自立山頭。     六成陜企勉強維持     陜西股份制企業總數接近300家,張長豐的評價是:六成陜西中小企仍然僅限于勉強維持階段,難以談及大的發展。     這些企業資金規模多集中在1000-3000萬元間,與江浙中小企動輒上億元的規模相去甚遠。張長豐說,陜西多數中小企業在2001年左右都有數千萬或是各種資金的注入,但都緩解了暫時的困境,3年之后又同樣回到缺錢狀態。張長豐認為,三類企業最有希望成為陜西中小企業沖刺中小板的突破口。其一是脫胎于傳統產業卻有重大創新的高科技項目,其二是依托“藥谷”的生物醫藥類,其三則是順應“綠色GDP”潮流的節能環保題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