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期待實實在在創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6日 11:15 證券時報 | |||||||||
    對資本市場來說,創新算不上時髦的事情,因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歷史本身就是一部創新史,但創新又確實是當前非常熱門的話題。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上,有關專家曾就“創新論”與“模仿論”展開唇槍舌劍的交鋒,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     爭論歸爭論,近期市場創新步伐并沒有減下來,相反還有所提速。
    相較電廣傳媒(資訊 行情 論壇),華北制藥的以股抵債方案有兩大看點。一方面,公司大股東華藥集團擬以股權轉讓現金清償和股權抵償相結合的方式,華北制藥由此將獲得真金白銀。另一方面,荷蘭DSM公司通過受讓華藥集團所持5820萬股國有股,成為華北制藥第二大股東,給未來進一步并購增添了想象空間。     應該說,國內資本市場素來對創新有特殊的偏好。如上世紀90年代初期推出的權證品種,一度炒得紅紅火火;可轉債初次亮相,也受到市場熱捧;首只開放式基金發行時,國內多個城市甚至出現排隊購買的景象。近年來,創新步伐越邁越快,但市場對創新的反應卻越來越冷淡。其中固然有市場持續低迷、投資者趨于理性的客觀因素,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投資者普遍對創新持懷疑態度。     如昨日復牌的*ST縱橫(資訊 行情 論壇),公司前身為南通機床,早期進行重組后獲得監管部門首肯,創新性地實施了增發,但在圈得數億元資金之后,公司經營情況卻每況愈下,從4月下旬開始被暫停上市達半年之久。再如炒得沸沸揚揚的MBO,管理部門剛剛放出試點風聲,個別公司就迫不及待地把業績和資產大縮水,好讓公司管理層在低位舒舒服服地“接盤”。這些公司高舉創新大旗,實質上行圈錢之實,凡此種種,讓廣大投資者很受傷害。在慘痛的教訓面前,投資者變得越來越世故,即便如華北制藥這樣有實質性利好的方案,也免不了遭遇市場冷眼。     中國資本市場需要創新,解決股權分置等治本問題,必須靠大智慧的創新才能取得歷史性突破。然而,如果創新舉措得不到市場積極響應,那么創新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對于創新市場效應越來越弱化的現象,我們不能漠視。從歷史的因素考量,投資者并不排斥創新,而是期待實實在在的創新。只有經過時間檢驗的創新,才能給投資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回報,并逐漸消除他們對創新的疑慮。以股抵債,是解決歷史問題的權宜之計,如果電廣傳媒、華北制藥等公司能以此為契機,推動公司經營業績的提升,那么自然會逐步贏得投資者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