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估值不能盲目類比香港市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6日 10:30 證券時報 | |||||||||
    近來,A股估值問題成為證券市場的一個熱門話題,有些人拿香港市場或者香港上市公司作為參照來進行比較,覺得內地股市或者上市公司的估值應該向香港市場接軌或者靠攏。在他們的潛意識中,香港市場就是個國際化的完美市場,內地股市和香港市場接軌,就是和國際市場接軌了。     筆者認為,盲目相信香港市場,或者簡單、機械地類比,只會讓我
    舉個例子,2004年初內地宏觀調控剛開始的時候,外資大行就全力看空受宏觀調控影響較大的鋼鐵股。于是在香港市場上,鞍鋼新軋(資訊 行情 論壇)從4月8日的4.875港元下跌到了5月14日的2.2港元,跌幅達54%;馬鞍山鋼鐵從4月8日的3.95港元下跌到5月14日的1.9港元,下跌了51%。可就在5月12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宣布,對MSCI香港小型股指數及中國指數做出調整,中國指數納入9只中資股,其中就包括鞍鋼新軋和馬鞍山鋼鐵。從此,鞍鋼新軋和馬鞍山鋼鐵股價便節節攀升,馬鞍山鋼鐵從1.9港元上漲到11月24日的2.9港元,上漲了52%;鞍鋼新軋從2.2港元上漲到11月24日的3.675港元,漲幅達67%。     外資大行短時間內從全力看空轉變到推介自己客戶來買入,態度轉變之快,令市場始料不及。外資大行客戶自然賺得笑逐顏開,可憐在低位斬倉的中小戶,恐怕只能在高位才能買回股票了。     香港國企股市盈率水平較低,只有15倍,這是有歷史原因的。遠的如在1997年紅籌股的注資狂潮中,紅籌股個個都是明星股,最后粵海的破產,讓投資者損失慘重;近的如2002年民企股雞犬升天,最后是歐亞農業的騙局被戳穿,再次讓投資者顆粒無收。這自然令國際投資者對中資概念股心存戒備。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國際投資者對中資概念股要求有個風險的補償。     內地投資者投資內地股市,應該不用像國際投資者對中國概念股要求有個風險補償吧。按11月24日收盤價和中期業績來計算,上海A股市盈率是19.14倍,上證180市盈率是15.3倍,已經和香港股市相差無幾了。在這個時候大談A股市場被高估,總讓人覺得不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