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額:行業協會要啃的“硬骨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5日 08:56 中國經濟時報 | ||||||||
——中國稀土行業調查之政策篇(上) 本報記者 謝聞南 支斌 尚志新 內蒙古自治區稀土行業協會最近以來一直為一件事情奔忙,就是為行業內的企業跑配額。而該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胡玉林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表示,現在還沒有啃下
配額怎么就成了一塊硬骨頭?跑配額又怎么成了行業協會的頭等大事了呢?剛成立一年的內蒙古自治區稀土行業協會似乎也很納悶。今年6月,他們給商務部“上書”,建議改變對稀土產品出口配額的管理。在報告中,他們說內蒙古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稀土資源,其探明儲量及工業儲量分別占全國總儲量的80%和84%,同時內蒙古已成為主導、支配世界稀土市場的最大生產和供應基地。但是,近幾年內蒙古地區得到的配額卻呈逐年遞減趨勢,與內蒙古稀土資源和稀土產品產量占全國的比例極不匹配。 因此,該協會認為,原有的稀土產品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辦法已不適應稀土產業發展的需要。他們提出三點理由。 第一,稀土產品出口配額分類存在不足。稀土產品出口被劃分為三類:氧化物、鹽類和金屬。這種劃分辦法在執行過程中使得許多高科技含量稀土冶煉加工產品被當作原礦資源限制出口,許多深加工、新材料、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被當作原材料限制出口。 第二,出口配額分配辦法不科學。出口配額分配通常是以稀土產品所創外匯多少為衡量標準,這樣不利于各種不同類型稀土產品的協調發展,同時,非稀土生產企業擁有過多出口配額,稀土生產企業配額少或者嚴重不足,使它們不得不冒著各種風險購買配額。而且,稀土應用仍以輕中稀土為主,創匯相對多的重稀土用量極少。 第三,出口配額下達的時間明顯滯后。出口配額下達到企業的時間,平均滯后一個季度,而稀土企業在沒有取得配額的情況下,不敢與外商簽訂協議,造成我國稀土行業產品整體呈現不穩定供應。 因此,他們建議,國家在嚴禁稀土礦出口的同時,取消稀土產品出口配額管理。如稀土配額一時難以取消,首先取消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稀土產品的配額。調整配額分配比例,向有稀土進出口權的生產企業傾斜。按禁止出口類、限制出口類實行配額管理、鼓勵出口類進行總體分類。 胡玉林表示,她希望配額直接分到生產企業,而現在,卻是貿易公司拿著配額去賺錢,買一噸配額要1000-3000元。當然,胡玉林建議最好是取消配額。 包頭稀土研究院院長張安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國稀土產品配額管理過去強調要向主產地傾斜、向高附加值傾斜,這是對的。但作為稀土主產地的內蒙古所占配額卻逐年下降,大概不到10%。“有一個說法認為,內蒙古稀土產品的附加值低,但我認為在產業上畢竟有一個分工,這種分工是由歷史和自然原因形成的,而且我們已經往高附加值的應用產品方向上發展得很快了”。 張安文說,配額分配不能光考慮稀土的附加值、銷售額和銷售的單價,還要考慮主產地因素。國家限制稀土原料、精礦這塊不能出口,我們做到了;至于附加值高些的稀土氧化物、金屬材料方面,北方的產能就是比南方低,但是不應該因為南方產量高就把配額都給南方。內蒙古的很多企業都在買配額,我們研究院生產的產品要賣,配額不夠,也得買。 中國工程院張國成院士認為,從稀土原料上來講,中國這么多,世界上也很多,全世界每年的用量還不到10萬噸,不到儲量的1/10,稀土并不是很稀缺。因此,大家比較強烈地希望逐步取消配額許可證管理。其一,去年精礦原料的產量中國占了全世界的95%;其二,現在很多外國公司、世界500強企業基本上都到中國來了,他們生產的汽車、家電、電子信息產品等廣泛應用稀土,稀土產品不完全是外銷了,有些是被在中國的外資企業消費了。 包鋼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石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內蒙古稀土資源占全國的80%,但產品配額只占全國的10%,包頭占9.8%,而包鋼只占其中的不到30%。2003年包頭稀土下游產品和應用產品比重達到30%,包鋼(集團)公司這一比重達到60%。“我們正在從原料型企業向應用產品型企業轉變,但配額管理的尺度對我們還是按以前的標準,搞得企業很痛苦,需要自己去買配額”,劉石政說,“有些與稀土無關的公司或者是金屬公司拿到了不少的配額,能否考慮取消許可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