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華投資的日韓企業一改長期以來遵循的“新建投資”模式,加大了在華投資的力度,而已經合資的日韓企業獨資化傾向則越來越強。據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對100家在華投資的韓企調查,在華投資的韓國企業的獨資化率已經由1992年的23%提高到了目前的約60%。
記者在長三角調研時發現,日韓企業多先以合資的方式,選擇長三角原本就具有優勢
的產業,包括制冷、電器、鋼鐵、電子信息產業等,進入當地設廠;然后再逐漸擴大規模,成立獨資的生產基地,通常在一個城市,甚至一個開發區中,就有好幾家出自同一個日韓企業投資的車間。包括夏普、松下、LG、三星等,都是以這種模式,逐漸擴大在長三角的“地盤”。
日韓企業在華投資呈現跟著大企業集團和行業協會走的特點。目前與天津LG形成配套關系的企業共有500多家,其中很大的比例是韓國企業,這些企業很多是隨著LG一同進入中國的。三星電機作為一家大型跨國企業在天津設立分公司后,以其為核心在上下游延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供應鏈體系。目前,天津三星電機共有100余家配套企業,有50%在天津,并且這些配套企業中不乏和三星電機規模接近的大型配套企業。
日韓企業始終堅持獨立的品牌發展策略。日本在華的合資企業一般采用日本企業的品牌而非中方的品牌。原松下萬寶空調改名為松下空調器有限公司,就是推廣松下品牌的一個佐證。韓資企業也大都采用韓國的自有品牌。韓國的LG和三星這兩家企業在中國極力加強和突出品牌形象,并在數字時代里成為有著良好形象和鮮明個性的世界性品牌。在銷售方面,日本和韓國也大都堅持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在很多中日合資公司中,日方都不惜代價自建營銷網絡,中國總部之下各個子公司實行單獨核算。近來隨著日資企業逐漸增資和獨資,日立等日本的家電跨國公司才開始逐漸把整個中國區域的營銷網絡合并整合。
編織體系化的產業供應鏈體系是日韓跨國公司立足中國并提升競爭力的組織支撐和經營戰略。目前無錫新區已經形成了以設計為核心,由芯片制造、封裝測試、配套產業組成的完整產業鏈,整個產業銷售超過50億。韓國KEC電子、東芝半導體、索尼等國際封裝測試業的巨頭在此落戶。無錫、蘇州借此成為國際新能源基地和重要的集成電路、芯片軟件產業基地。然而,由于跨國公司建立了緊密的產業鏈,“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跨國公司投資動向會直接對當地造成很大影響。南開大學區域經濟研究所安虎森教授指出,三星、大宇等跨國公司的任何投資變動都會對其作配套的韓企產生極大影響。近幾年隨著韓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布局調整,在天津的韓國跨國企業帶走了做配套的中小型韓企。目前在津韓國商會登記的有1556家企業,只有700多家經常聯系,其他的很多已經到其他地區發展了。
針對外商投資的獨資化趨勢,專家認為,獨資化是外商投資形式的高級化,一方面反映了日韓在華投資形式日趨高級化,有關部門要及時調整招商引資的政策與方式;另一方面,鑒于在華的日資和韓資企業回報率都很高,有關部門還需要注意引導外資的合理流向,防止獨資企業的盲目發展和過度集中形成過度競爭或在某些行業形成壟斷,維護經濟安全。同時,在高新技術領域加大對外商投資企業的引資力度,積極采取多國引進和多國競爭的策略,引導外商投入先進技術,做好國內相關產業對于新技術的消化吸收。
作者:孟華 王軍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