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發生的西班牙“埃爾切燒鞋事件”在中西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目前事態已經基本平息。這一看似偶然的事件又給我們一些什么樣的啟示呢?
隨著全球經濟結構調整和重組的步伐加快,發達國家產業升級轉移,加工工業和初級產品面臨嚴重的挑戰。20世紀60年代,世界制鞋業中心在歐洲,70年代向日本、韓國轉移,80年代到我國臺灣,90年代開始轉移到生產成本更低的中國內地、越南等亞洲國家。經過十
幾年的迅猛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鞋類生產國和出口國。而鞋業在一些傳統制鞋大國卻已成為弱勢產業,面臨著生存的殘酷競爭,如西班牙,雖是發達國家,但鞋業對其而言,已是夕陽產業,當地鞋業日漸蕭條。一部分規模小、技術落后的鞋廠由于缺乏競爭力紛紛倒閉。這激起了當地鞋業制造商的危機感和不滿情緒。因此,華商成了那些被搶走飯碗和生意的當地鞋類生產商、經銷商不滿情緒當然的發泄對象。由此看出,西班牙“燒鞋事件”雖屬偶發,但深層的原因卻使其爆發成為必然。
中國為全球的消費者提供了物美價廉的鞋類產品,同時改變著原有世界鞋業的產業結構,尤其是給傳統制鞋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沖擊。一些國家為了保護本國或本地區的利益,通過反傾銷、貿易救濟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等方式阻止中國鞋進入其市場,有些甚至采取極端的方式,如俄羅斯扣鞋事件、羅馬燒鞋風波及埃爾切“燒鞋事件”等等。自2005年1月1日起,歐盟將取消從中國進口鞋類的配額,中國鞋在歐盟將有更大的市場空間,但同時與歐盟本土產業的沖突也必然在貿易、文化、種族等領域中爆發。
透過“燒鞋事件”的表面,我們更應看到中國鞋業繁榮背后的危機,反思中國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為中國鞋業的全球化發展鋪平道路。
一、中國鞋業以數量擴張為主的道路已無多大前景。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培育我國的自有品牌,提高我國鞋類產品的品牌含量、設計含量、技術含量,如何提高中國鞋在價格優勢以外的競爭力?我國的鞋目前還沒有一個在國際上知名的品牌,設計方面也很薄弱,如果長此以往,我們有可能重蹈韓國鞋業衰退的覆轍。韓國的制鞋業在20世紀70年代曾快速發展,到80年代制鞋業已成為其第三大出口產業。但由于韓國鞋業發展主要依靠加工貿易、貼牌生產,隨著韓國生產成本上升,在韓國加工的世界名牌轉移到其他國家生產。韓國鞋業也因此走向衰落。
為免蹈韓國的覆轍,擺脫目前的困境,中國鞋業必須創立自有品牌。創品牌之路是漫長而艱辛的,但目前這已是中國鞋業不可回避,亟待解決的問題。輕工商會作為行業組織,將引導中國鞋業創建、培育自有品牌。1、對于有實力的大企業,我們將引導企業走創地區品牌、行業品牌、國家品牌到世界品牌之路。2、對于廣大的中小企業,沒有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力量,很難創建、培育自有品牌。商會作為行業組織將以行業的名義申請、注冊集體商標,創建中國鞋業的集體品牌,以自愿為原則,符合標準的鞋類企業可申請使用集體品牌,逐步帶動企業提高產品的質量、檔次,提升中國鞋業的整體形象。
二、埃爾切燒鞋事件針對的是中國鞋,但對出口其他商品的企業也有警示作用。目前,一些企業常常采用將大量廉價中國商品“直銷”國際市場(即商品到達目的國后,不進入對方的批發零售渠道,而由中國人自己設店,直接進行批發零售)的貿易方式。向西班牙出口鞋的企業也大多這樣。這種方式表面上看可以省卻一些中間環節,可以不雇傭或少雇傭當地員工,但實質上是加劇了與當地同業甚至是與當地文化的對立,極易出現矛盾、摩擦、沖突,得不償失。現在中國正處在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化的進程中。上述貿易方式應該終結了。反觀外國的高中檔商品,從汽車、家電、化妝品到日用消費品,有哪一樣是外國人在我國商店里直接站柜臺銷售的呢。所以,境外的華商應該認真學習、借鑒跨國企業的有益經驗,使企業逐步本土化。在經營方式上,華商應主要負責市場調研、經營決策和管理,日常銷售業務應主要雇傭當地人來做。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解決當地就業問題,又可緩解因沖擊其本土制鞋業而出現的矛盾,從而達到站穩腳跟、逐步發展、互利共贏。
三、在國外的華商應成立行業自律和維權組織,如華商商會(協會),推動境外華商間的相互聯系和交流;增進華商與當地工商界和政府的了解與溝通;指導和協調華商合法經營、公平競爭,協商解決重大問題,代表會員對外交涉,維護華商的合法權益。
另外,在國外經營要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如,歐洲許多國家規定周六、周日禁止營業,而我企業不僅平日營業時間長,周六、周日也照常營業,不僅違法,也“搶”了當地經銷商的生意,引起對手不滿,這也是“燒鞋”事件的原因之一,值得我企業注意。(信息來源:中國輕工工藝進出口商會)(來源:商務部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