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創業時資產僅2800萬美元,42歲的今天已坐擁近90億美元投資回報率已超過巴菲特,達29%之多
時下,如果有人能成為沃倫·巴菲特那樣出色的投資家的話,那么這個人非埃迪·蘭珀特莫屬了。1988年創辦ESL投資公司時,蘭珀特只有2800萬美元資產,但現在,他的投資回報率已超過巴菲特,達到29%之多。坐落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的ESL投資公司,已坐擁近9
0億美元私人資產。
沒吸引力項目成投資首選
像74歲的巴菲特一樣,蘭珀特的成功來自那些看起來并無太多吸引力的投資項目。他會關注那些被過度低估的公司,然后伺機投資,因為這樣潛在的回報更大。目前,ESL主要投資一些零售公司。例如,它持有西爾斯公司14.6%的股份,也占有了全美最大的汽車配件零售公司(AZO)一些股份,它還投資全美最大的小汽車連鎖店(AN)以及世界通訊公司(MCI)。
在所有投資項目中,對埃迪·蘭珀特來說,最關鍵的是百年零售老店凱馬特公司,他持有該公司近53%的股份。如果說,當年位于馬薩諸塞州落敗的紡織制造廠———伯克希爾為巴菲特日后的事業提供了一個騰飛的平臺的話,那么,今天的凱馬特對蘭珀特來說,也將扮演同樣的角色。2002年申請破產保護的凱馬特在蘭珀特的操持下,正創造著越來越多的財富。
平價零售商成投資旗艦?
巴菲特第一次提出要將伯克希爾轉變成為一個投資公司,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的一次內部例行會議上。類似的,今年8月,凱馬特透露,在董事會上,蘭珀特已獲得了將凱馬特盈余資金用于其他商業運作的權力。《華爾街日報》對此解釋說,這意味著凱馬特正在步伯克希爾后塵。“毫無疑問,埃迪將使凱馬特變成像巴菲特的伯克希爾那樣的投資公司,”投資家馬丁·韋德曼如是評價。正如投資界預測的那樣,11月17日,凱馬特耗資110億美元收購西爾斯。
凱馬特正是蘭珀特的得意之作。他已成功控制了這家擁有230億美元資產的全美第三大零售公司,前兩位是沃爾瑪及目標公司。18個月之前,他以第一大股東的身份出任公司董事長,其中舉措之一是將公司的債務轉為股份讓股東持有。蘭珀特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公司擺脫資金的困擾,使之得以繼續運轉。即使蘭珀特最后失敗,只要該公司還在運轉,他就可通過轉賣其中的一些連鎖店而獲得用于其他投資的寶貴資金。
深入研究巴菲特投資策略
如果凱馬特將來真的變成“伯克希爾”的話,蘭珀特就可像巴菲特那樣大展宏圖。巴菲特25歲時開始建立投資基金,這一點與蘭珀特開創ESL投資公司一樣。現在,很多投資者認為蘭珀特將再次采用巴菲特的策略,利用凱馬特以ESL公司的名義進行新的投資或拍賣凱馬特然后解散它。
蘭珀特早已深入研究巴菲特。還在高盛公司工作時,他就開始研讀巴菲特的文章。他認為最值得研究的是巴菲特的“逆向”投資,如他收購保險公司GEICO。蘭珀特認真閱讀了巴菲特收購該公司前幾年的年度報告。“你只有把你放在那樣的情形下,你才能明白他為什么進行那樣的投資,”蘭珀特說,“這也是我學習的一部分。”1989年,他飛抵奧馬哈,拜訪巴菲特,在90分鐘的時間里,他向巴菲特熱心請教投資哲學。 像巴菲特一樣,蘭珀特也選擇了那些發展充分、易于操作的商業項目。他們的相同之處還在于,都很關注公司能否盡可能產生巨大的資本,同時他們倆都能鎮定自若地面對公司收益與股票價格的大起大落。實際上,恰如ESI公司總裁所說的那樣:“蘭珀特如能賺15%的收益,他決不會只在12%就收手。”在能投資的進程中,他們都有相似之處:先融入少量資金獲得少量股份,再進一步擴大,直到達到控股權。凱馬特是蘭珀特首次投資操作,他認為這也是他將來投資的模式。“到了絕對控股時期,我們獲取利潤的能力將倍增。”他解釋說。
用好每一分錢
在公司事務上,沒什么比資金使用更讓蘭珀特值得關心。他可能比巴菲特更關注確保公司投下的每一分錢都獲得更高的收益。他的公司經常用大筆資金去買那些逾期的股票。“他對我們的資金用在什么上以及最近是否能夠得到很好的收益總是窮追不舍。”他手下的一個官員說,“埃迪永遠不會浪費資金。”
盡管埃迪·蘭珀特與巴菲特有很多共同點,但他們并非完全一樣。舉例說,蘭珀特對管理更加堅定自信。在進軍全美最大的汽車配件零售商AutoZone時,起初一度很艱難,但在1999年,當他因股份達到15.7%而獲得董事席位后———盡管當時的管理層試圖壓制他的權利,但他很快憑借自己的才能戰勝了他們。當時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不久就辭職了。
上世紀90年代后期,對ESL公司進行分析研究的高文·亞伯拉罕認為,蘭珀特有一種超乎常人的能力,他能把那些零星的投資組合起來。“就像一個評論家在賞鑒一幅畫一樣,他不僅能跟你談論畫的顏色和技巧,還能討論起這幅畫的歷史以及這幅畫在藝術中的地位。”
名氣太大 曾遭綁架
蘭珀特大膽的凱馬特投資計劃使他聲名遠揚,到2002年11月,他清除了凱馬特所有的債務。但由于零售商太少,他的投資依舊一蹶不振。在這種情況下,蘭珀特投入更多資金,購買了足以使他瀕臨破產的債務。2003年1月,正值談判的最高峰,一個星期五晚上,蘭珀特正要離開ESL時,在停車場被綁架。一個以23歲退役海軍士兵為首的團伙,在網上搜索富有者名單,最后把目標鎖定在蘭珀特身上。他們把他塞進一輛福特,帶到一家便宜的旅館后就把他綁在浴缸里。錄制完他的聲音后,歹徒打電話給他妻子進行勒索。法院沒有公開此次事件的詳情。但知情者透露,歹徒們告訴蘭珀特,有人雇傭他們殺掉他,但如果能讓蘭珀特離開ESL,他們將得到一百萬美元。
蘭珀特認為自己是在劫難逃。他在綁架事件后第一次公開發表言論時說,我簡直要發瘋,當時我就在想我的媽媽,我的兒子,我的妻子。他們的生活將是怎樣?這些該死的歹徒如果殺了我,我的親人將會是多么痛苦!他回憶說,在旁邊的一間房子里,電視里正在播放搜尋另一名被綁架者尸首的新聞,歹徒們變得越來越緊張。據說蘭珀特讓他們相信,如果放了他,過幾天,他會支付4萬美金給他們。在那個星期天早上,歹徒們把他帶到格林威治小路邊把他放了。隨后,歹徒們被捉拿歸案,并得到應有的懲罰。蘭珀特終于回家了,焦急不安的親人們蜂擁出來迎接他。他當時就想,這真像是參加自己的葬禮,隨后他很快回到凱馬特公司的談判桌上。
蘭珀特人生路上的向導 祖母激起投資興趣
蘭珀特14歲那年,父親因心臟病去世,年僅47歲。一夜之間,他成了家里的頂梁柱。朋友們認為他父親的死是他事業成功的內在動力。他原本有個幸福的家,一家人住在紐約富人居住的郊區羅斯林。父親曾是紐約市的一個律師。蘭珀特和妹妹與父親感情深厚,平日里與父親一起玩耍,父親還教他們打橋牌。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在父親死后,也不得不到薩克斯第五大街找了份小職員的工作。一家人食不裹腹。母親回憶說:“埃迪真正意識到了責任所在,生活已經改變了,我們只能自力更生。”
真正激起蘭珀特投資方面興趣的是他的祖母。她總是很虔誠地關注著電視上,關于華爾街LouisRukeyser股份的每周可口可樂這些可以分得大量紅利的股票投資。他母親說,大概從10歲開始,埃迪總是坐在祖母的膝蓋上聽她說報紙上的股票報價,他們甚至討論祖母的投資。到九年級時,據他童年好友科恩回憶,除和朋友們一樣喜歡看電視上的體育節目外,蘭珀特在看有關公司財經報告或金融方面的書籍了。
前財長魯賓是恩師
蘭珀特的合作伙伴包括媒體巨子戴維·格芬、戴爾公司的創始人邁克爾·戴爾、路易斯集團的Tisch家族以及出版業繼承者Ziff家族等富甲一方的大財團。路易斯集團的創始人LaurenceTisch之子ThomasJ.Tisch如是評價他:“埃迪如果不是最杰出的,他也是我們這個時代里杰出的投資家之一。”
從開始職業生涯起,蘭珀特就一直在尋找那些能力超群、經驗豐富而又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他曾與克林頓時期的財政部長羅伯特·E·魯賓,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托賓以及投資理財家理查德·倫華特合作過,其中魯賓對他影響最大。從耶魯大學畢業加入高盛集團,蘭珀特成了魯賓的徒弟,故從魯賓那里學到了自信、獨立及嚴格的工作作風。25歲時,他告訴魯賓準備離開公司自創基金。時隔多年,魯賓回憶說,我對自己事業的成功和風險都有著清醒的認識與估計,我當時說,去干吧,年輕人,你會成功的。專題編譯:曾日
蘭珀特與巴菲特相似之處
都是在25歲時開始建立自己的投資公司。
要求手下的執行官們放開手腳與他真誠合作。
關注那些被過度低估的公司,然后伺機對他們進行投資。
選擇了那些發展充分、易于操作的商業項目。
都很關注公司能否盡可能產生巨大的資本,同時都能鎮定自若地面對公司收益與股票價格的大起大落。(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