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浙江省樂清市23位三輪車主向省高院狀告樂清公安局和虹橋鎮政府。原因是后者的一紙決定使三輪車主花幾萬塊錢賣來的經營權作廢。從案件本身來看,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因為是2004年7月1日《行政許可法》施行以來開庭的第一樁行政訴訟案,故被稱為“行政許可第一案”,從而受到輿論的關注。案件
1999年,樂清市樂成鎮、虹橋鎮政府以拍賣的形式投放了一批人力三輪車,這批車的
經營牌照最低拍到了2萬元,高的超過了4萬元。但2003年8月,樂清市公安局和當地鎮政府宣布收回1999年拍賣的為期4年的客運人力三輪車牌照、行駛證、所有權證以及車輛。這讓車主們一夜之間丟掉了賴以生存的飯碗。對此,車主們認為,公安部門只有牌照的管理權,而沒有拍賣權,有發放權而不一定有收回權。不管本案的判決結果如何,該案的現實意義已經超過了訴訟本身,體現在勝訴和敗訴之外。它表明了老百姓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這種權利意識對政府部門是否依法行政將起到制約作用,對政府以及相應享有行政許可權的行政機關來說,都是一個警示——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須賠償。信賴保護原則
針對現實生活中行政機關任意處置行政許可相對人合法權利的現象,基于建設誠信政府這一出發點,《行政許可法》第八條在我國法制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信賴保護原則,明確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受法律保護,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行政許可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修改或者廢止,或者準予行政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由此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補償。”應該說,信賴保護原則是對現行法律制度的重大突破和創新,在世界立法史上都凸現其先進性。
眾所周知,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失信行為給經濟帶來的是高成本、低效率。在信用體系建設中,政府及其部門是否誠實守信直接起著示范效應和擴散作用,將直接影響到社會信用體系的構建。行政機關是行使公權力的國家機關,其作出的行政行為具有確定力和公信力。《行政許可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行政許可作為一種授益性的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決定作出后,基于對政府及其部門的信賴,就會按照既成的法律關系安排生產和經營,甚至投入大量的資金、技術、時間和勞動。若政府及其部門不顧被許可人的利益損失,反復無常,擅自變更或者撤銷已經作出的行政許可,則公眾的個人權利、公共利益乃至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將處于不穩定、不連續的狀態之中,不僅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損害了政府的形象和權威,造成政府信用危機,而且會帶動整個社會不嚴格遵守法律,形成全社會對他人合法權利的輕視、漠視,摧毀人們對法律的崇高信仰,最終導致法律虛無主義的盛行,直接破壞社會信用體系的構建。
長期以來,我們只習慣注重目的和結果的是與非,而忽視過程的對與錯。在現實生活中,行政機關搞“一刀切”,任意處置當事人按正當程序所獲得的被許可權利的情況屢見不鮮。比如:有的城市為了空氣達標,政府一個命令,所有的小面的出租車都不準上街營運;為了城市建設,要求拆遷區內的個體戶一律停業或者自尋出路;一個地區的某個小煤窯出事了,政府一聲令下,所有的小煤窯都給封掉;一個網吧犯規了,所有的網吧都被要求關門或者停業整頓等等。雖然政府出發點是好的,目的是維護公共利益,但業主們都是通過合法正當途徑領取到從業許可證或者經營資格的,這種隨意處置行政許可效力的作法,損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所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權利,是以犧牲政府誠信為代價的,有悖于行政許可法確立的信賴保護原則。變更、撤回行政許可
當然,信賴保護原則規定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或者撤回生效的行政許可,并不等于一律不得改變或者撤回。基于法定事由,依照法定程序,有權行政機關可以變更、撤回行政許可。《行政許可法》規定了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回行政許可的兩種情形:
一是行政許可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被修改或者廢止,使原先的行政許可事項被禁止,或者許可的法定條件有所改變,提高了準入的門檻,或者對許可的范圍進行了調整,被許可人必須滿足新的許可條件和范圍。此時,相應的行政許可如繼續實施,則與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相抵觸。比如:在某些保護區內禁止建房,公民甲依法取得了在保護區附近建房的許可證。但后來立法機關通過修改法律、法規、規章,擴大了保護區的范圍,那么,頒證的行政機關就可以將公民甲原來取得的建房許可證依法予以變更或者撤回。再如:《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九條作出規定:“中學、小學校園周圍200米范圍內和居民住宅樓(院)內不得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因此,原先有關行政機關作出的允許在此范圍內開辦網吧的行政許可決定可以依法予以變更或者撤回。
二是頒發行政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原先的許可行為繼續存在將有礙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甚至給國家和社會利益造成重大損失。此時,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有權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已經作出的行政許可。比如:某工廠經批準在某處建造廠房,后經地質勘探,此處是地質災害易發地帶,發證機關為了公共安全,就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原行政許可決定。再如:2003年春季,一些地方流行非典型性肺炎,醫學研究初步證實,非典病毒與野生動物有關。由于非典期間的情況與當初頒發野生動物經營許可證時的客觀情形相比,發生了重大變化。為了控制非典傳染源,一些地方收回了已經頒發的野生動物經營許可證。變更、撤回與補償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秩序和權利是現代法治的兩項重要的價值追求目標。具體到行政許可中,無論是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被修改或者廢止,還是因為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即便完全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只要是行政機關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由此而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損失的,就必須依法給予行政補償。也就是說,在行政許可中,當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發生沖突時,后者應當服從于前者,但是,政府則必須彌補后者因此所造成的財產損失。這一點是法律保護公民私權原則的具體體現,也是建設法治國家和信用政府必須支付的成本。否則,如果擁有強大公權力的政府及其部門,為了追求某種秩序而肆意以犧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私權利為代價,那就與現代法治的理性和價值追求南轅北轍了。(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