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柯
近年來,上海古玩、字畫收藏之風日盛,收藏者隊伍急劇擴大,但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在古玩鑒定方面仍屬外行,因而亟需獲得權威鑒定師的幫助以鑒別藏品之真偽。然而,目前面向社會的專業鑒定師非常稀缺。
此外,隨著拍賣、典當、藏館等行業快速發展,高級古玩鑒定人才配置不足的狀況也日益凸顯。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現象的產生,主要緣于目前古玩鑒定高端培訓仍屬空白。
首先是師資的甄別。“古玩行業里頂著‘專家’頭銜的人不少,但專家也有區別,誰有資格擔任高等培訓的教師?我們吃不準。”某培訓學校的校長說,工程師、記者、教師等職業都有自己的職稱評定體系,古玩鑒定至今沒有這樣一個體系,更沒有專門的職稱評定委員會可對業內專家作出評價。“師資問題未解決,無論是市勞動局,還是培訓機構,都不可能貿然涉足高端培訓。”
其次是培訓學校力量有限。據統計,上海民間從事古玩收藏者達20多萬人,占中國古玩收藏的“半壁江山”。這些收藏者鑒定水平普遍較低,上當受騙是家常便飯。“一個82歲的古玩愛好者耗資百萬收集了一屋子古玩,經鑒定,80%以上是贗品,”因此有專家認為,古玩鑒定培訓的首要任務是“掃盲”,即普及古玩鑒定知識。“如果20萬人每人來學一期,學校要投入多少時間和精力?哪里還有力量進行高端培訓?”
再次是實踐機會難以保證。古玩鑒定是一項動手能力極強的技能,“紙上談兵”不可能練就“火眼金睛”。雖然學校有一批固定藏品,但數量極少,“教具”主要靠老師自帶,質量很難保證。學校雖安排學員去古玩市場、拍賣行觀摩,但此類藏品對鍛煉高層次人才的鑒定眼光來說尚有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