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期待打破沉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8日 10:00 證券時報 | |||||||||
    種種跡象表明,曾被作為交易制度創新而受到業內廣泛關注的大宗交易,時下已走入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     大宗交易總體清淡     始于2002年2月25日的大宗交易制度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其市場份額
    與國外相比,國內大宗交易顯得尤為清淡,1999年到2001年期間,美國大宗交易占市場交易份額平均為50%,日本為8.26%。     可轉債大宗交易較活躍     今年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大宗交易出現的一個明顯變化是可轉債的大宗交易較為活躍。以滬市為例,2003年,進行大宗交易可轉債的交易總額為28538萬元,占滬市大宗交易總額的8.39%;而今年1-11月份,可轉債的大宗交易總額達到了82075.9萬元,占到了整個大宗交易額的27.45%。     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可轉債是促成其交易額上升的原因之一。上市公司公開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在滬、深市場進行大宗交易的五家公司都存在著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方式轉讓的情況。從兩市可轉債的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截至目前,除了復興轉債的價格高于大宗交易時的交易價格外,其余轉債價格均低于當日的交易價和市場價,其中創業轉債甚至還跌到了票面價值以下。有業內人士分析,上述可轉債上市后即遭大股東拋售是導致價格走低的原因之一。統計同時顯示,上述發生了大宗交易的轉債品種的二級市場表現明顯弱于同期發行的其它轉債品種。     可轉債大宗交易的買家是誰?東海證券研究員朱璽分析說,社保基金、QFII和債券型基金都極有可能是接盤的買家,他說,可轉債作為一個以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品種,采取大宗交易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減少成本,另一方面,其來自監管方面的壓力較股票要小。     與此同時,滬市國債品種的大宗交易份額也出現了明顯的提升。業內人士分析,國債大宗交易上升的原因可能與今年券商違規國債回購遭遇監管風暴有關。     期待走出被遺忘的角落     業內人士黃湘源稱,大宗交易制度的盛衰與有關部門的監管力度不無關系,其關鍵仍在于對信息披露的要求上,對于那些不是通過一級承銷市場等較為正規渠道得到籌碼的機構而言,大筆拋售很可能會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此外,二級市場的持續低迷和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轉讓方式實現戰略重組的不活躍,也影響著大宗交易的活躍度。     如何讓大宗交易走出被遺忘的角落?東海證券研究員朱璽則稱,豐富大宗交易方式十分必要,比如開展場外交易和一般委托交易等。此外,在交易時間上,滬深兩市都集中在15:00-15:30之間,交易時間過短,嚴重影響了大宗交易的活躍度。借鑒日本制度,可適當放寬交易時間,比如在早盤結束后的11:30-13:00之間,在一定價格區間內進行大額交易,這對于活躍市場具有重要意義。也有業內人士建議,在交易價格限制上應作適當修正,如在當日有成交價格的情況下,對價格限定可以進一步放松。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則表示,目前的大宗交易制度均是面向已經找好了買賣對手的大額交易,這在操作中具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一問題,朱璽建議,如果大宗交易的電子系統能實現自由競價功能,將是一個理想的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