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類公司年末急找活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8日 09:00 上海證券報 | |||||||||
    ST家族成員近期有點忙,11月份以來,ST公司頻繁發布關于股權變更、資產變動、債務重組進展方面的公告。與此同時,ST股票近期在二級市場也相對活躍,*ST宏智(資訊 行情 論壇)、ST天龍(資訊 行情 論壇)、*ST達曼(資訊 行情 論壇)等諸多個股還紛紛觸及漲停板,*ST三普(資訊 行情 論壇)更是在短短15個交易日內上漲51%。T族公司似乎正在以這種方式提醒我們已經臨近年末了,又到了一年一度上演"生死時速"的關鍵時刻。那么,這些ST公司究竟在忙活什么?其來年狀況是否有改善的跡象呢?
    大股東變更顯希望     因經營業績連續虧損而被實施特別處理的ST公司,通常基本情況都不太樂觀,完全依靠自身努力"翻身"的希望不大。而且,不少ST公司的大股東往往也是"泥菩薩",對于拯救上市公司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此情況下,大股東唯有通過股權轉讓,引入新股東的優質項目和資產,以實現在短時期內改善上市公司經營狀況,達到減虧或扭虧的目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股權轉讓仍是年末ST公司重組的基本方式之一。     比如ST大江(資訊 行情 論壇)就采用了這種方式。公司國有法人股股東日前簽署協議,將所持股權轉讓予綠庭(香港)有限公司,轉讓價格為每股0.74095元。股份轉讓完成后,綠庭(香港)將成為ST大江第一大股東,持有大江股份42.39%的股份。該公司已明確表示,本次收購完成后,公司將在不改變ST大江目前主營業務的前提下,對其現有的體制、經營機制進行改變,對其業務模式進行調整,并且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以使ST大江走出困境。     可持續經營能力岌岌可危的*ST英教(資訊 行情 論壇)大股東也發生了變更。電子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競拍方式,以人民幣656.39萬元的價格受讓了公司1.3億法人股,從而取代從化英豪博大成為*ST英教的新任大股東。盡管目前我們對于電子港科技有限公司的情況尚不了解,但它的入主無疑帶給市場很大的想象空間。     變賣家產生財有道     根據以往經驗來看,ST公司的年末重組中,出售資產因效果直觀,幾乎成了一大慣例。今年也不例外,大肆變賣家產的T族不在少數。     其中,ST同達(資訊 行情 論壇)一口氣賣掉多項資產,包括上海同達創業置地55%股權、蘇州新亞快餐30%股權、海寧南方線纜40%股權、上海大吉克快餐20%股權、正大新亞餐飲40%股權、上海嘉麗商務大廈51%股權。資料顯示,上海同達創業置地55%股權將以7250萬元的協議價格轉讓給海南興隆華僑實業開發總公司,而該部分股權是公司于2004年3月以1650萬元價格受讓并持有的。顯然,通過賺取買賣差價,將增加ST同達的投資收益,提高其贏利水平。     ST億安(資訊 行情 論壇)更是遇到一個豪爽的買家------深圳互通。公司將所持有的北海市鐵山港錦興房地產公司100%的股權全部轉讓給深圳互通公司,交易價格為1700萬元。     此外,今年以來是非不斷的*ST達曼也要變現資產。董事會決定將公司所屬的西安翠寶花園度假村以4953.28萬元轉讓給陜西廣播電視大學的議案。     資產置換不乏其人     與出售資產相呼應的是,ST公司與關聯方之間進行的資產置換也接連出現。     比如,*ST三普擬將部分債權(其他應收款)與實際控制股東江蘇遠東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寶來企業發展有限公司90%的股權實施置換交易。此次交易的目的旨在改善公司資產結構,提高公司經營性資產的質量,加快企業發展戰略的調整。     又如,*ST福日(資訊 行情 論壇)近日也與控股股東福建福日集團簽訂了《資產置換協議》。福日集團以其擁有的"福日"整體注冊商標以及福日集團正在申請中的與"福日"相關的商標與公司擁有的對西安市西鑫貿易公司等33家單位的債權進行置換。此次資產置換是公司控股股東福日集團進一步大力扶持上市公司可持續經營與發展的重大舉措。     日后發展拭目以待     對于ST公司年末的忙活,業內人士認為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分析。因為導致T族公司經營狀況不佳甚至于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原因不外乎這樣幾方面,即巨額債務拖累財務狀況使得公司經營舉步維艱;控股股東或者關聯方大量侵占公司資金,阻礙公司經營;因擔保而引來訴訟纏身,導致公司難以擺脫虧損危機。顯然,這些問題不是一時半刻能夠解決的,這就使得ST公司的重組往往帶有急功近利色彩。而經過上述這些運作之后,一些難以在短時間內靠自身主業盈利的T族公司的業績多數能夠得到提升或改觀。     但是,由于年末重組時間緊迫,重組能否如期進行,能否對公司全年業績起到作用,公司后續經營能力能否跟上,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建議投資者冷靜看待,勿將一些公司為"保殼"而進行的"包裝"當作利好。畢竟,證券市場上重組后重又陷入困境的公司并不鮮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