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瑤留下了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7日 09:05 中國經濟時報 | ||||||||
北京評論陳墨 38歲的王均瑤兩手空空的去了,離開了他的4000名員工,留下了年僅9歲的均瑤集團。 自1995年7月成立以來,均瑤集團現已形成以航空、乳品、房地產三大業務板塊為核
和均瑤集團一起留下來的,還有人們對王均瑤之死的痛惜。 醫學上的定論是,王均瑤死于腸癌并發肺部感染。由深一層說,王均瑤則是被累死的。 王均瑤生前曾表示,做企業要不斷創新,創新要動腦筋,而動腦筋最累!昂芏嗳丝次易龅浆F在的樣子都說不錯,這不錯兩個字里包含著我20年的酸甜苦辣……”,由此可見,事業有成的王均瑤,內心始終充滿了憂思和勞苦。 除了應付均瑤集團內外事務,王均瑤還兼任大量社會職務。據均瑤集團公布的信息,王均瑤臨終前還身兼中華全國青聯常委、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常務理事等12個社會職務。 競爭壓力巨大、社會事務繁重、作息沒有規律,是很多企業家共同的生存狀態。 遺憾的是,王均瑤并沒有注意自我調整,也為此付出了過大的代價。 作為普通人,他留給自己及家人的時間太少,以至于沒有時間去逛商店或娛樂,偶爾得以帶孩子去必勝客排一小時隊,就覺得是“找到了做人的樂趣”。 作為民營企業家的王均瑤干活如此拼命,有其無可奈何之處,他的死也留給我們更多思考。 盡管這么多年來,無論是外資企業、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在嚷嚷著要國民待遇,但某種意義上說,在這三類企業中,民營企業的處境可能是最為艱難的: 國有企業既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也占據著重要的權力和政策資源,一直是國家倚重和扶持的對象;外資企業憑借超強的資金實力、品牌價值和管理經驗,在進入我國市場過程中攻城略地,迅速成為強勢市場主體;民營企業雖被稱作“后起之秀”,發展迅速,但總體而言,在實力、資源、制度、管理等方面均有欠缺,難敵國企及外企。 中國加入WTO后,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和殘酷。盡管國家對民營企業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由于政策調整滯后,民營企業依然面臨著資金、信息、技術、管理、法律、行業進入限制、行政干預等方面難題,相對國企及外企,劣勢甚至更加明顯。 這一前提下,民企要想與國企、外企同臺競爭,求得發展,必須付出更高的尋租代價和管理成本。民營企業家則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也意味著犧牲健康。 此外,在畸形的財富崇拜時代,無論其本人愿意與否,有成就的民營企業家都難免成為公眾人物,也必須成為慈善大使。他們要應付各式各樣的媒體、中介機構、社會組織,要與這些對象周旋、博弈。他們要主動謀求或被動接受各種頭銜,要出席諸多場合,常常要強打精神,壓抑不快情緒。在不知不覺中,被社會和環境推上無形軌道,瘋狂旋轉,越來越身不由己。 王均瑤的死,是他以極端的方式逃離了環境。 當然,這種方式不是也不應當是民營企業家的宿命。假如王均瑤的死,與他因工作導致的身心疲倦有必然因果關系,假如他本人清楚這種因果關系,那么王均瑤現在完全可以活著,也肯定愿意活著。 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與事業相比,生命的價值畢竟要高上一籌。真正認識到這一點,企業家們也終究可以在事業與健康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點。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