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記者 李梅影 實習生 鄭莉莉 發自北京
“北京的商業機會,如果與WTO后過渡期相連接,一定首先存在于現代服務業的各個主要領域。因為北京服務業目前已有了很好的基礎,而在WTO后過渡期,各種開放條件一定會促進其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在11月16日于北京召開的“WTO與中國:北京國際論壇(2004)”上,北京市副市長陸昊慷慨陳詞。
據介紹,2004年12月11日開始,現代服務業的9個部門和90多個分部門內的各種地域性限制條件將逐漸被取消,北京將因此獲得很多市場準入條件。
陸昊透露,目前第三產業在北京占有60%以上的份額,第三產業的具體結構是,金融保險業排第一,占北京市經濟總量14.9%,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與軟件業居于第二位,占北京市經濟總量的7.9%。批發零售業、科學研究分別排第三、第四,被人們看好的房地產業實際上排名第五位。教育產業位居第六,在GDP當中上升到4.6%的份額。
陸昊表示,北京現代服務業的市場結構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北京服務貿易的結匯總額已連續兩年占全國總水平的15%。陸昊認為,北京已成為服務貿易的中轉中心,北京的服務業將來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
《國際金融報》 (2004年11月17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