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成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今年中國有望坐上全球貿易第三把交椅。上周五,商務部規劃財務司和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聯合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透露,歐盟東擴后首次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從報告披露的數字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對外貿易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進出口總值逼近2003年全年規模,達8285.5億美元,同比增長36.7%。除1月份增長18%外,其余月份增速均超過27%。特別是9月,當月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達1066億美元,累計貿易逆差也在9月份首次轉為順差。
在主要市場進出口全面增長的同時,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位次發生了變化。歐盟東擴后首次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達1280.2億美元;美國以微弱優勢取代日本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日本仍是中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外資銀行搶占深圳金融制高點
CEPA實施以來,深圳金融業成為真正的受益者。香港東亞銀行深圳羅湖支行日前在深圳開業,標志著外資銀行正式進軍深圳金融零售市場。
數據顯示,深圳現有外資營業性機構26家,其中港資銀行17家,日本銀行3家,歐資銀行3家,東南亞銀行2家,美資銀行1家。另設有5家代表處。
據了解,深圳現已有19家外資銀行機構獲準開展人民幣業務,其中11家獲得經營中資企業人民幣業務資格牌照。人民幣業務逐漸成為外資銀行獲取利潤的重要來源。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04年10月末,深圳外資銀行資產總額為人民幣690.0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39%。其中,各項貸款為394.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6.20%;負債總額612.28億元,其中存款余額為207.6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67%。截至10月末,實現純損益3.79億元。
中國上市公司資本運作論壇將舉行
本報訊記者張然報道:2004年的資本市場是個多事之秋,數家上市公司資本鏈斷裂引發資本市場危機,股市也創下了5年來的新低點,被關注很久的中小企業板一波三折的推出并沒有給低迷的市場帶來福音。與此同時,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并購的大戲也在馬不停蹄地上演著。低迷的市場、復雜的資本運作呼喚理性的思考。基于此,“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主辦方將于本月29日到30日在深圳麒麟山莊舉行的“中國上市公司資本運作論壇暨2004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
記者從會議的承辦方深圳市哈思達資訊公司了解到,本次會議議題包括:上市公司資本運作與企業戰略、跨國公司購并與中國上市公司的機遇、短融長投的系統性風險及評估、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對金融體制的挑戰、信息體系建設與資本市場信用建設、2005年中國資本市場預期、民營企業資本運作等。樊綱、曹遠征、夏斌、陳東琪等著名經濟學家,段永基、柳傳志等上市公司企業領導,以及中國證監會、銀監會領導到會并發表演講。
《市場報》 (2004年11月16日 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