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政績工程新變種
記者最近在東南沿海走訪時,發現一些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正在以新的變種出現。不少五花八門的形象工程被冠以“市場化運作”的幌子后,依然暢行無阻,基層干部群眾對此頗有怨言。
以步行街建設為例,記者發現:原本誕生于大都市用于營造舒適購物環境的步行街,如今被紛紛復制到不少縣城乃至偏僻的鄉鎮。一個常住人口不過數萬的小城,也在依葫蘆畫瓢,大興土木搞拆遷搞規劃,建什么步行街。
一位開發商告訴記者,地方政府引進企業搞步行街之類的開發,明知企業會虧錢,一般不會接手,就采取“拆東墻補西墻”的辦法:這些屬于政府面子的“貼錢買賣”先讓企業承接下來,政府則以其它方式如低價轉讓土地、允許改變土地用途等手段,對開發商加以補償。有的地方則由政府控股的公司買單,只要圖個氣派豪華,燒錢多少、效益如何完全居其次。
正是因為有了企業運作這樣的幌子,成為新變種的政績工程一時間模糊了人們的視線。一些地方領導在陪客人參觀此類形象時,往往會以一句“市場化運作”來擺脫干系,但深究的結果,還不是政府在掏腰包,老百姓在扛債!
(新華社 慎海雄)
“一年就拆”是啥工程?
北京通州區運河整治工程低調開工,而去年此時,在同一河段,投資8000多萬元的整治工程才剛剛竣工。一年時間就要重新整治,這是個啥工程?
區政府解釋說“隨著歷史的變遷,河道積淤嚴重,水面雜草叢生,昔日美景不復存在,因此要再次整治”。這話讓人看不懂。“歷史變遷”是指千百年還是剛過去的300多天?若指前者,則去年已經整治完成;若說后者,這變遷又未免太快;“河道積淤,雜草叢生”也非一日之工,“昔日美景”想來不是久遠的從前。顯然,現在的區政府不便指責去年的主政者,但又要重新整治,因此選擇了模棱兩可的說法。
8000多萬元的投資不是小數目,況且僅僅使用了一年。那么,當初的決策是對是錯?若對,為什么重新整治?若錯,誰來負責?有關部門兩次批準在同一河道施工,為什么不問不查個中原因?新工程要拆除部分老工程損失多少?為何要拆?是否經過論證?這些問題都應該問個明白,有個交代。
通州運河重新整治低調開工,這在大講“政績”的今天有點反常。區委宣傳部的人說“怕炒作,怕給工程停了”,頗有一語道破的意味。越是如此越該追蹤。或許媒體無能為力,但上級主管部門總能做到吧?
(《工人日報》一刀)
《市場報》 (2004年11月16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