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11月10日啟動的反彈波段,在強勢品種、操作理念、市場氛圍諸方面均表現出與9·14行情的相似性,因此我們視之為后9·14行情,但我們確信其必將體現出自身獨特的演變趨勢。
對于目前市場流行的觀點:市場政策利好麻痹癥所導致的盤局,是各方博弈的結果。筆者不以為然,在市場內外部利空經過三年多下跌得到充分消化、實質性政策利好在1300附
近密集出臺之后,大盤接近中長期底部已是各方的空前共識。只不過,在前期積弱難返的背后是主力在大底當前的不同策略安排。
機構博弈市場大底
具體而言,游資機構(這一稱謂并不一定確切,主要為了區別于主流資金)作為9·14行情的主導力量,在大批超跌股再創新低的背景下,未能全身而退。年末資金成本壓力加大,此時恰逢政策利好不斷、年內新股停發預期以及浪潮集團與微軟戰略合作三大契機共振,當然有再起一波的強烈愿望。因此,自救與攤低成本將是游資機構在后9·14行情中的主要操作策略。
另一方面,我們相信目前基金作為市場的主導力量正在經歷價值判斷的困惑。首先,近期媒體頻現對A股估值標準的討論;其次,基金三季度組合行業配置方向顯著淡化。反映在盤面中,基金除了堅守高速公路、機場、煤炭等瓶頸行業外,正在周期性行業中且戰且退,并波段減持升幅巨大的二線藍籌股。同時可能是資金成本優勢突出,基金聯盟在1300點做多的策略安排可以看得更遠,其策略重心已經轉向年度新舊之交一場新的博弈--詢價制度下新大盤股的發行。當前基金采用相對消極的策略,首先是為了防范新大盤股低價發行對存量藍籌股價值的稀釋,其次是為新的資產配置格局準備資金。
三大演變趨勢
目前主力心態及操作策略與9·14行情的不同,足以使后9·14行情表現出其獨特的演變趨勢。
1、平緩復雜盤升,時間重于空間,個股重于大盤
首先,由于缺乏權重指標股陣營的充分參與,后9·14行情指數的運行將穩健有余而動力不足,盤整與反彈交錯。行情的縱深展開主要體現在時間,而非空間,行情在時間上可能綿延,在空間上幅度卻有限;行情主要體現在個股,而非大盤,個股可能龍騰虎躍,大盤卻會波瀾不驚。指數判斷的領先指標為長江電力,指數重起波瀾的前提是新大盤股上市。其次,后9·14行情的主動力仍是存量游資,難以給行情帶來足夠的寬度,市場公認的熱點會迅速冷卻,個股個性化的精耕細作才會持久。熱點判斷的領先指標是南方匯通。
2、投資理念二元趨勢將得到強化
目前超跌題材股盤面活力,與藍籌股的相對沉寂對比明顯。首先,歷經三年多的大幅下跌,科技股其實已成為超跌股的近義詞。因此,科技股活力重現的主要動力仍是超跌。在市場深層問題解決未有明確預期,主流資金未放棄防御策略之前,投資理念產生由價值向成長重大轉變的時機欠成熟。其次,超跌股在未遠離前期受套密集區產生頻繁的放量反擊,暗示大盤正在接近長線大底,或許在市場接軌論盛行時,市場整體價值回歸已經接近尾聲。以上判斷表明,投資理念價值與成長的二元趨勢將在后9·14行情中得到強化。最后,績優成長科技股的價值將得到反復挖掘。后9·14行情中科技股熱點生成于政策利好與藍籌股乏力的矛盾中,至今仍停留在對3G、微硬盤、軟件以及數字電視成長性憧憬的題材炒作中。而價值投資歷經對周期性行業、資源瓶頸、消費升級的價值挖掘,目前處于主流機構調研盲點中的個股已極為有限。因此,從投資邏輯而言,成長與價值投資理念的交集--績優成長科技股對主流機構的吸引力將不斷增強。
3、跨年度增量資金暗流涌動
后9·14行情由于時間上更臨近年末,與前一輪行情具有顯著差異的是,在個股相對無序的輪動中必然隱含著中線增資對潛力股志在長遠的跨年度建倉。并且這種做多動力賴以存在與持久的基礎在于,個股行業景氣與業績可持續增長,或者是2004年年報預期優異。盤面顯示,這種做多力量普遍存在于后9·14行情中強者恒強的中小板個股以及主板小盤次新股中。跨年度增量資金在后9·14行情中的暗流涌動,與前一輪行情短線資金行蹤飄忽有著顯著區別。
本版作者聲明:在本機構、本人所知情的范圍內,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產上的利害關系人與所評價的證券沒有利害關系。
本版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責自負。讀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上海證券報 上海新蘭德 屠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