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廣東:降低企業商務成本 打造良好投資環境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2日 11: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外源型經濟較發達、外貿依存度較高是廣東經濟發展的重要特點。但近幾年,長三角地區吸引外資在質與量上的飛躍,對廣東企業形成了明顯的競爭壓力。如何進一步降低廣東企業的商務成本,改善投資環境成為廣東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關鍵之一。

    為深入了解我省商務成本現狀和存在問題,近期廣東省企調隊在全省范圍內抽取了300家不同類型的企業,開展了一次企業商務成本滿意度調查,從企業的角度
對廣東的基礎設施、產業配套、社會安定、政府服務質量等方面進行評價,剖析優劣勢因素,旨在為改善廣東企業經營環境,提高區域競爭力提供參考。

    一、調查企業基本情況

    此次調查按照不同類型、行業、規模的企業進行,側重于外商投資企業(包括港澳臺投資企業)、制造業以及大中型企業。

    1、樣本企業分布有所側重。企業規模以大中型為主,其中大型企業76家,中型企業136家,小型企業84家;企業注冊類型側重外商投資企業,其中外商投資企業70家,港、澳、臺投資企業80家,其它類型企業150家;企業行業以制造業為主,其中制造業181家,服務業24家,其它行業95家。

    2、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從企業注冊資本結構看,300家調查企業的注冊資本合計508.26億元,國家資本為138.14億元,法人資本為77.06億元,外商資本219.51億元,集體資本26.22億元,個人資本47.34億元。

    二、對廣東企業商務成本的總體評價與分析

    商務成本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影響資本流動的重要因素。商務成本,是指企業在開辦期和持續期所產生各種費用的綜合,包括房地產價格、勞動力工資、培訓費用、利息、通訊、水電煤氣價格、水費以及法律政策的公正透明度、市場秩序、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等方面。通常劃分為兩部分:一是生產要素的成本,也稱硬成本,包括勞動力、土地和資本等生產要素價格;二是獲得生產要素和組織生產的成本,也叫軟成本,涉及到政府服務效率、政府政策(如稅率政策)、社會信用環境、產業配套能力等大環境質量。

    為較全面地、客觀地反映廣東的商務成本狀況,此項調查的問卷設計和評分方法*(1)借鑒了上海、浙江、江蘇、湖北、四川等省市的做法,也為廣東商務成本評價的統計指標體系建立作一個探討。

    調查分為16個項目進行,具體有:土地使用狀況、原料供給、社會資金供給、勞動力供給、公共設施便捷程度、商業設施、金融機構的服務質量、中介服務質量、市場體系完備程度、科技和信息狀況、政府服務質量和行政效率、現行政策和法規的透明度、信用環境、稅收環境、法治狀況、社會安定狀況等。調查結果表明,企業對廣東的商務成本總體評價較為滿意,其中有13個項目的綜合得分在75―85*(2)之間,得到企業的較高評價,前列3項的是:公共設施便捷程度、商業設施條件、科技和信息狀況。從軟硬方面看,廣東的硬性商務成本比軟性成本低,而且廣東的硬性商務成本一直是引資的主要"磁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查也反映出企業越來越重視軟性成本。近四成的企業表示在廣東投資最關注的項目:一是看重廣東的市場容量及市場擴展度;二是看重廣東的產業配套程度高,相關產業發展充分;三是看重廣東的土地和房產價格。調查資料顯示,近四成的企業對廣東軟環境的建設成效表示滿意;六成多的企業計劃三年內在廣東增加投資;在150家外商投資企業中,有六成企業愿意繼續在廣東追加投資,這是企業家對廣東投資環境的最好認同。

    從各個項目評價看,此次調查主要反映出:

    (一)企業較為滿意的是廣東的基礎設施現狀

    地區的基礎設施數量、質量通常是衡量該地區投資吸引力的一個重要標準。公共設施越為完備,企業投資經營的效率就越高。近年來,廣東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加大全省能源、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各級政府的辦事效率,促使投資環境日益改善,以良好的投資回報率廣泛吸引外資。此次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目前的廣東基礎設施狀況比較滿意,具體分項看:

    1、企業看好交通運輸,公路和航空運輸便捷得到較多企業的認同

    廣東的海陸空交通均很方便,擁有暢通的水運和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到香港、澳門尤為快捷。從此次調查看,企業對廣東的交通運輸設施都很滿意,尤其對公路運輸的滿意度最高,93.7%的企業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僅有6.3%的企業認為不太滿意。這說明近年來廣東基礎設施建設成效得到企業的認同。2003年,全省重點建設項目中的京珠、開陽、廣惠、惠河、汕梅、揭普、鹽壩等8個高速公路項目建成通車,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60公里,新增城市道路500公里以上。在航空運輸方面,有87.7%的企業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僅有12.3%的企業不太滿意;而鐵路運輸是滿意度相對較低的項目,綜合得分為77.9,企業表示不太滿意和不滿意的占17%以上,這反映出廣東的鐵路運輸難以滿足經濟快速增長的要求。

    2、郵電通訊迅猛發展得到企業高度評價

    廣東的郵電通訊一直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業務量連續十年在全國保持領先地位。目前全省已形成以微波、光纜、明線微波、衛星傳輸等手段和程控交換設備為主體的通訊網絡。今年上半年,全省郵電通信完成業務總量461.87億元,同比增長27.8%。移動通訊更是快馬加鞭,移動電話用戶數達1897.66萬戶,比固定電話用戶數超出347.25萬戶。全省互聯網注冊用戶數271.43萬戶,同比新增55.02萬戶。此外,激烈的競爭機制的形成以及通訊技術水平的提高,使得郵電通訊服務質量不斷上升。調查結果表明,企業對廣東的郵電通訊便捷及服務程度評價較好,綜合得分為85.6,是問卷中滿意度最高的項目,其中,40.4%的企業表示滿意,55.6%的企業表示基本滿意,只有4.0%的企業不太滿意。

    3、企業對水資源供應評價尚可

    近年來,廣東各地非常重視水資源建設,在供水質量、配套設施等環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取得了成效,全省各地的供水能力明顯提高,此次的調查結果也有所體現。在水源供應方面,企業評價相對較高,有87.7%的企業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不過仍有部分企業反映用水緊張、水費過高、管理手段落后等問題。

    4、區域優勢仍在,但對土地和房產價格評價不高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憑借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三來一補”、“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形式,大量吸引外資,迅速成為我國經濟國際化或外向化程度最高的地區。

    據調查資料(見表1)顯示,企業對廣東土地使用狀況的評價較好。企業對地理環境適宜度、土地及房產使用手續簡便滿意度較高,有92.7%的企業在區域環境適宜度上認為滿意和基本滿意,可見外商投資企業仍然看好廣東珠三角及周邊地區。廣東的區位優勢依然存在。有79%的企業對土地及房產使用手續簡便度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

    但是,由于地區要素稟賦以及招商引資政策的差異,造成了土地以及房產價格上的差距。今年上半年,廣東商品房屋銷售價格為每平方米3785.14元,比上年同期上漲13.4%,其中商品住宅價格每平方米3568.78元,上漲14.4%,令企業成本居高,經濟負擔明顯加重。在此次調查中,企業對于土地價格合理度和房產價格合理度兩項的滿意度較低,綜合分為74.9、74.8,認為土地價格和房產價格不太合理的企業占18.9%和19.1%。

    表1:企業認同率

                     滿意   基本滿意   不太滿意   不滿意   綜合得分
    地理環境適宜度   29.2       63.5        6.1      1.2       82.0
    使用手續簡便度   16.4       62.6       17.9      3.1       75.1
    土地價格合理度   11.3       70.5       15.8      2.4       74.9
    房產價格合理度   11.9       69.0       16.7      2.4       74.8

    (二)產業配套逐步完善,融資能力有待提高

    產業配套逐步完善,尤其珠三角產業鏈配套的完善,是吸引外商到廣東投資經營的最大優勢之一。分項評價看,企業對廣東的勞動力供給量、科技和信息狀況、商業設施條件、中介服務質量、金融機構服務質量、市場體系完備程度等方面總體滿意度較高(見表2),而對原材料供給、社會資金供給的滿意度較低。

    從表2中可看出:企業對勞動力供給總體評價較高,尤其對其中的勞動力價格、用工手續評價較高。但企業對勞動者素質評價較低,不太滿意和不滿意的分別占20.3%和3%。在這次調查中發現:廣東企業的中上管理層文化素質較高,但普通員工的素質相對較低,繼續教育的普及程度低,出現"兩極"現象。從被調查企業經理或廠長的文化結構看,研究生及以上有62家,大學本科的有127家,大學專科的有82家,專科以下的有27家。但從企業職工的文化素質看,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員工數占企業總人數的30%以上的企業僅有89家;在20%-30%比例的有67家;在20%以下比例的有112家。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廣東企業的員工文化素質水平仍有待提高。

    在金融機構服務質量方面,企業認同廣東的金融市場近年來在逐步完善,技術水平以及服務效率不斷提高。該項綜合得分為77.5,認為滿意的企業占15.3%,基本滿意的占77.3%。對于廣東的原材料供應的數量和品質,企業的滿意度較高,滿意的分別有23%、18%,基本滿意的分別為65.7%和68.7%,但在原材料的價格合理度上,企業的評價較為勉強,滿意的僅為8.7%,不太滿意的達21.3%,不滿意的有2.7%。

    企業融資是廣東產業配套建設的薄弱環節。此次調查結果也反映出這個問題,雖然企業認為社會資金是比較充裕的,滿意和基本滿意的企業達81.7%,但企業認為融資方式多樣性和融資渠道暢通性欠佳,不太滿意的比例分別為20%和22.3%,不滿意的為4.3%和5%。

    表2:企業認同率

                                         滿意    基本     不太  不滿意  綜合
                                                 滿意     滿意          得分
勞動力供給       用工手續便利度          24.3    67.7      7.7    0.3   81.2
                 勞動力價格合理度        23.7    68.3      7.0    1.0   80.7
                 勞動力資源豐富度        30.7    54.3     13.0    2.0   80.1
                 勞動者素質程度          12.7    64.0     20.3    3.0   73.7
科技和信息狀況   信息資源豐富程度        26.0    63.0      9.7    1.3   80.4
                 信息渠道暢通程度        24.4    64.3     10.3    1.0   80.1
                 整體技術水平            18.3    74.0      7.0    0.7   79.8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和水平  20.0    63.3     15.0    1.7   77.6
                 教育培訓水平            18.3    64.0     17.0    0.7   77.6
                 技術服務                14.7    68.6     15.0    1.7   76.4
商業設施條件     物流渠道暢通            20.0    69.3      9.7    1.0   79.3
                 分銷渠道暢通            17.7    72.0     10.0    0.3   79.2
                 倉儲設施齊備            17.3    70.3     11.7    0.7   78.5
                 商業網點布局            18.0    70.7      9.7    1.6   78.3
                 產業聚集程度            15.7    67.6     14.7    2.0   76.5
中介服務質量     廣告公司                18.0    69.3     11.0    1.7   78.0
                 新聞媒體                17.7    73.7      7.6    1.0   79.2
                 公證、擔保機構          15.0    72.4     12.3    0.3   78.1
                 行業協會                17.0    67.3     13.7    2.0   77.0
                 咨詢公司                14.7    66.7     16.6    2.0   75.8
金融機構的服務質量                       15.3    77.4      7.3    0.0   77.5
市場體系完備程度 服務市場                17.0    72.0     10.7    0.3   78.9
                 人才市場                17.0    72.7      9.7    0.6   78.9
                 生產資料市場            14.3    74.0     10.7    1.0   77.8
                 技術市場                15.0    69.3     15.0    0.7   77.3
                 產權市場                12.7    71.7     14.6    1.0   76.6

    (三)依法行政初顯成效

    1、信用環境有所改善,企業評價較高

    隨著"信用廣東"建設的逐步深入,廣東的信用狀況正逐步好轉。全省各地通過搭建信用管理網絡平臺、培育信用市場等方式,逐步改善了投資經營環境,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次調查中,企業評價地方政府整體信用狀況較好,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的比重分別是21.7%和69%,不太滿意的只占9.3%。但是企業對"市場中企業整體信用狀況"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狀況"的評價相對較低,認為這兩項不太滿意的企業占13%和17%。

    2、政策及稅收環境良好,社會保障政策較為薄弱

    廣東稅收政策優惠、稅費較低,是吸引企業來粵投資的一大優勢。2003年全省規模以上外商投資工業企業每萬元銷售收入的稅費為1028.12元,比上海和浙江低335.74、83.81元。

    根據企業對廣東部分現行政策的評價(見表3),企業滿意度較高的是"通關政策"、"人才引進、勞動用工政策",而"稅收政策"、"投資融資政策"、"水電供應政策"、"社會保障政策"的滿意度相對較低。在調查過程中,不少企業呼吁要調整稅收優惠政策,降低準入門檻;落實電價、水費價格的優惠政策;落實社會保障政策,加大社會保障資金投入;另外,希望有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能多借鑒其他省市的相關政策,多考慮企業和市場的實際情況,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要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及時、相應地調整政策,對于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要更快、更有效地制定政策加以解決。

    對于廣東的稅收環境,企業認為基本滿意,無論是從"社會稅法宣傳力度"、"稅收部門建設程度",還是在"社會納稅意識程度"都體現這一點(見表4)。

    表3:企業認同率

                            滿意   基本滿意   不太滿意   不滿意   綜合得分
    通關政策                 16.3       73.3        9.7      0.7       78.7
    人才引進、勞動用工政策   18.7       68.3       12.3      0.7       78.6
    知識產權保護政策         16.0       70.0       13.3      0.7       77.9
    市場準入退出政策         13.0       75.7       10.7      0.6       77.8
    土地使用政策             15.0       73.7        9.7      1.6       77.7
    稅收政策                 17.3       68.0       13.0      1.7       77.4
    投融資政策               14.0       72.7       12.3      1.0       77.4
    水電供應政策             18.7       62.7       15.3      3.3       75.9
    社會保障政策             15.7       63.7       19.0      1.6       75.7

    表4:企業認同率

                      滿意   基本滿意    不太滿意   不滿意   綜合得分
    社會稅法宣傳力度   21.7       64.7       13.0     0.6       79.2
    稅收部門建設程度   19.0       67.7       11.3     2.0       77.9
    社會納稅意識程度   19.7       60.7       18.0     1.6       76.9

    3、依法行政和服務質量滿意度較高,而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務員隊伍總體素質有待提高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經濟競爭已成為各國、各地區政府之間服務水平的競爭。企業的投資資本流向往往取決于政府是否高效、廉潔,能否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在本次調查的開放式問卷中,有八成以上的企業家表示十分關注各地政府的服務水平。從廣東政府服務質量和行政效率的分項指標評價(見表5)看,企業家滿意度相對較高的是“依法行政,規范管理”、“政策與法規的連續性”、“服務質量”、“對產業和區域的規劃和導向”;滿意度相對較低的是“政府監督機制健全程度”、“行政效率”、“政務公開透明度”、“機構和工作人員職業道德”、“行政審批程序”、“工作人員業務素質”。

    雖然“依法行政,規范管理”、"政策與法規的連續性"、"服務質量"等項的滿意度較高,但是滿意的比重都是在17%以下,超出六成的企業集中選擇"基本滿意",說明政府的服務水準與企業的需求仍有差距。部分企業反映,有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層,沒有把角色真正地定位在服務上,服務意識淡薄,甚至存在"官本位"的觀念,使得無法真正體現政府的績效,希望有關部門引起高度重視。

    企業家對廣東“產業和區域的規劃、導向”評價較高,有80.6%的企業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僅有17%的企業表示不太滿意。由于土地等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使得各種資源價格日趨上升,企業的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政府的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和進行產業規劃顯得越發重要。在調查過程中,企業反映工業園區集約化、規模化效應沒有顯現,部分工業園區建設缺乏統一規劃,管理體制沒有理順,各自為政,多頭開發,輻射經濟的功能未能有效發揮。

    對于“政府監督機制健全程度”、“行政效率”、“政務公開透明度”、“機構和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等項,企業評價的綜合得分都在74左右,真正滿意的比重都在15%以下,相對較低。大多數企業家勉強選擇了“基本滿意”。隨著廣東實行陽光工程、推行電子政務以來,機關行政作風建設不斷得到加強,但是通過此次調查看仍存在不少問題。據企業反映,政府部門各項政策的透明度低,政府與企業的溝通渠道狹窄,導致企業缺乏有效的宏觀政策信息。也有不少企業家對政府提高辦事效率、提高政策透明度、為企業提供完善便捷的服務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表5:企業認同率

                            滿意   基本滿意   不太滿意   不滿意   綜合得分
    依法行政,規范管理       16.7     65.0       16.7      1.6       76.5
    政策與法規的連續性       16.0     64.7       17.7      1.6       76.1
    服務質量                 14.3     68.0       16.0      1.7       76.1
    對產業和區域的規劃和導向 14.3     66.4       17.0      2.3       75.4
    政府監督機制健全程度     14.7     64.0       18.7      2.6       74.8
    行政效率                 16.0     61.3       19.7      3.0       74.6
    政務公開透明度           13.7     63.3       20.7      2.3       74.4
    機構和工作人員職業道德   11.0     67.7       19.3      2.0       74.4
    行政審批程序             14.7     58.7       24.0      2.6       73.6
    工作人員業務素質         11.0     65.3       21.0      2.7       73.5

    4、法治環境逐步改善,司法效率仍待提高

    據調查,企業對于市場中的"產品與服務立法程度"、"專利及商標保護程度"的評價相對較高(見表6),認為滿意的企業分別為14.7%和16.7%,基本滿意的占71.3%和67.3%。但在"司法部門處理案件能力與效果"上的滿意度相對較低,這一點與廣東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評價不高是密切相關的。

    表6:企業認同率

                                 滿意   基本滿意  不太滿意  不滿意  綜合得分
    產品與服務立法程度           14.7     71.3      13.0     1.0      77.4
    專利及商標保護程度           16.7     67.3      14.7     1.3      77.2
    工商部門協作機制             16.0     68.7      12.7     2.6      76.4
    司法部門處理案件能力與效果   12.0     65.3      19.0     3.7      73.4

    (四)抗自然災害風險能力滿意度較高,但城市收入分配狀況不盡人意

    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抗自然災害風險能力"的滿意度相對較高,表示滿意的占14.7%,基本滿意的占72.7%(見表7)。對"抗就業風險能力"滿意或基本滿意的占3/4強。但在"社會秩序狀況"、"城市收入分配狀況"等項上,認為滿意的企業比重皆在10%以下,不太滿意的都在20%以上。

    表7:企業認同率

     -                  滿意   基本滿意   不太滿意   不滿意   綜合得分
    抗自然災害風險能力   14.7       72.7       11.0      1.6       77.3
    抗就業風險能力       10.0       65.7       21.3      3.0       72.9
    社會秩序狀況          9.3       64.0       22.7      4.0       71.7
    城市收入分配狀況      7.7       64.0       23.7      4.6       70.6

    三、存在主要問題

    調查資料顯示,企業對廣東的區域位置、科技和信息狀況、勞動力資源、郵電通訊、稅費等方面的優勢得到了認同,也就是講對廣東的硬性成本的改善得到了肯定,但是在一些軟性商務成本方面,與企業投資者的要求和愿望,與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省市比較,仍然存在一些差距。

    (一)各項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

    調查結果表明,企業對廣東各項基礎設施的評價不一,對郵電通訊、港口、公路、航運設施等評價較高,而對鐵路、水電設施等評價較低,這說明廣東的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通過與長三角地區,如上海、江蘇、浙江2003年的一些統計資料對比可以看出(見表8),2003年廣東的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雖有一定優勢,但每百平方公里鐵路營業里程、每百平方公里公路通車里程、高速公路等都處于中低水平,說明廣東的公路、鐵路、航空、水運還未有效整合為四位一體的交通網絡,與發展現代物流的目標仍有差距。

    表8:2003年三省一市基礎設施情況

                                       上海    江蘇    浙江    廣東
    每百平方公里鐵路營業里程(公里)     4.05    0.74    1.19    1.05
    每百平方公里公路通車里程(公里)   102.26    63.9   45.38   61.33
    其中:高速公路                     3.79    1.95    1.41    1.28
    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萬噸)          31621   46000   32216   44595
    年末電話主線普及率(%)             54.55   28.52   36.39   33.24

    (二)煤電油運等能源供需趨緊

    2003年以來,各行業對能源的消耗需求大幅擴張,電力緊缺尤為突出。據調查,企業對能源供應的總體評價一般,而且電力供應方面的滿意度較低,企業滿意程度的綜合得分為74.5,為基礎設施便捷程度中滿意度最低的項目,其中26.0%的企業認為不太滿意。

    根據企業反映,廣東的能源基礎產業配套程度相對欠佳,尤其是電力供應方面。在廣東的工業園區里,企業投訴水、電等問題時常發生。企業要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的生產經營,必然對能源供應的需求越來越高。與此同時,近年來廣東經濟快速增長造成石油、電力等能源供需趨緊,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

    (三)勞動力供給素質不高

    調查結果表明,企業對廣東的勞動者整體素質評價一般,綜合得分為73.67,不太滿意的企業占20.33%,不滿意的占3%。與上海、浙江、江蘇比較,廣東的勞動者素質明顯偏低。2003年廣東每萬人口中在校大學生人數為74.8人,而上海、江蘇、浙江分別為282人、123.3人、103.56人;廣東在崗職工中專技術人員比重為25.96%,分別比以上三個地區少1.5、2.6和4.7個百分點。顯然,這與廣東的經濟快速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相匹配,容易導致新的結構性失業產生。

    (四)政府服務意識仍待加強,地方"四亂"行為時有發生

    在政府服務質量與行政效率方面,"行政審批程序"和"工作人員業務素質"是政府服務質量與行政效率中滿意度較低的項目。在行政審批程序上,盡管這幾年來各級部門不斷進行審批改革,但是審批環節過多、手續繁瑣、審批不規范、審批手段落后等問題仍然困擾著廣大的企業投資者,有24%的企業對此表示不太滿意,成為企業呼聲最高的項目,超過一半的企業提出要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對于政府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企業認為滿意僅為11%,不太滿意的有21%,不滿意的有2.7%。

    據企業反映,廣東有些地方政府部門辦事效率較低、服務態度較差、執法手段相對簡單。由于有些地方政府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執法意識淡薄,動輒對企業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檢查,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也影響了政府形象。

    (五)社會治安問題不容樂觀

    近年來,雖然全省各地在社會治安整治方面取得了許多成績,但還要認識此項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據調查,企業對廣東各地的治安狀況總體評價不高,認為不太滿意的高達35.7%、不滿意的占7.7%,綜合得分為65.31,處于一般與較差的臨界,成為此次調查滿意度最低的項目。

    據企業反映,廣東各地的社會治安仍不夠穩定,盜竊、搶劫等案件發生頻繁,黃、賭、毒等丑惡現象仍未能根除;假冒偽劣產品、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犯罪行為依然猖獗,不少企業在開放式問卷中,呼吁要加大力度整治治安,確保良好的社會和市場秩序正常運行。據一項對臺商企業進行大陸投資環境調查說明,滬浙蘇一帶的社會治安環境優勢高于廣東,臺商認為長三角地區的相對執法與守法程度較高。

    四、對策與建議

    通過對調查總結與分析,可以看出,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下,全省各地的商務成本逐步優化。但是,與實際的經濟發展要求,與廣東提出的建設"講法治、重信譽、低成本、高效率、好服務、可持續"的投資環境目標還有較大差距。對此,針對企業所反映的社會治安、政府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行政審批程序等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商務成本監控,實施適度干預

    隨著國家區域化發展政策的熱點更替輪換,對廣東而言,明顯表現在政策優勢弱化,區域之間的競爭更多地轉變為綜合環境的競爭,企業再戰市場比拼的是綜合成本。因此,為扶持企業做大、做強,我們需要高度重視商務成本的變化和走向,通過適度的監測與調控,及時發現薄弱環節,使企業的商務成本基本上控制在企業可承受的范圍之內。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商務成本上升的不可逆轉性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難以避免的自然規律。從國內范圍看,發達地區向其他地區的資本輸出就是國家政策優惠等先發優勢弱化后的順勢之舉。因此,當前調控商務成本的基本思路應是抓住機遇,凸現優勢,充分利用市場和行政力量的雙重作用來建立良好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充分挖掘潛能,降低和控制全省企業商務成本,進一步提升廣東的區位勢能。

    (二)強化政府服務意識,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從調查結果看,政府的行政效率、工作人員素質、審批程序已成為影響廣東商務成本的重要環節。針對這些不足,我們認為目前亟待解決的有:(1)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樹立公務員的市場經濟觀念,加強思想、制度、作風、執政能力等方面的建設,在此基礎上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管理水平;(2)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序;認真執行《行政許可法》,全面清理地方性政策法規,依法取消在進出口管理、用地、人才引進、辦理證照、收費等方面不利于外商及民營經濟發展的規定,精簡合并各種收費,盡可能放寬市場,激發各類資本的投資積極性;(3)提高法律、政策的透明度和規范性,構造一個信息資源共享的平臺,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4)強化市場監管和制度建設,規范市場主體行為,完善市場規則,形成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經濟環境。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合理規劃有限資源

    首先要對全省產業有效規劃、合理布局。要立足廣東,著眼于大珠三角,放眼于泛珠三角,結合各地的區位、交通、人才、市場以及已有產業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建設,轉變以往過于依重"塊塊"開發模式的策略,注重點軸開發和流域開發模式的作用。對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設施應超前規劃、合理布局。另外,對目前個別地方和行業出現盲目投資和過熱的苗頭,要發揮規劃、產業政策和財稅政策作用,通過市場、法律甚至行政手段,進行必要調控。其次是在瓶頸要素的可持續供給上作合理配置。廣東的資源、能源相對短缺,原材料、能源等對外依賴性較強,必須加大投資力度,整合和改善資源的配置,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效率,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四)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加強對信用建設的管理和監督

    在政府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強化政府職能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強行政執法,確保政令暢通;嚴格執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在企業信用建設體系方面,為企業創造守信用的環境;引導企業強化信用意識,確立誠信經營的行為規范。加大市場規范力度,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應把重點放在增強監管力度和打擊力度上,建議當前以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制售和地方保護主義為重點,對相關市場監管職能部門實行目標責任制考核和負責人引咎辭職制度,初步形成權責直接掛鉤的責任機制。在個人信用體系建設方面,逐步調整、完善全省的個人信用聯合征信體系。可建立區域信用評級制度,將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置于強大的社會論監督之下。充分發揮財政、審計、金融、銀行、稅務、工商、質技監、公安、司法、民政、海關等部門現有的監督系統的作用,逐步實現部門監控信息的互通互聯,建立綜合的企業信用風險預警、傳遞、管控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大整頓中介市場秩序的力度。

    (五)加強職業技術培訓,提高勞動力供給的整體素質

    加強職業技術培訓已成為調查中企業提得最多的建議之一。從調查結果看,雖然企業對廣東的勞動力價格評價還可以,但對勞動力供給的總體素質評價并不高。企業在人才引進和留用方面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挑戰。企業家希望政府能從人才引進、用工政策上加以改進,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要打破部門圍墻,共同建設高水平的職業培訓平臺,加大投入職業教育,以提高廣東勞動力整體素質。因此,建議盡快制定和采取有利于中高級職業教育持續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如引進國外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和方法,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標準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將職業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

    (六)加快推進依法治省,營造良好的社會法治環境

    一個地區的法治狀況是企業投資安全度的重要標志。良好的法治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外商及民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有利于市場經濟發展狀大的政策法規體系,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為外商及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要加大力度整治社會治安,政府部門要發揮綜合整治管理的作用,加強保安隊伍、內保隊伍、城鄉基層治保會組織和治保力量、流動人口管理隊伍和各類治安信息員等的隊伍建設,切實提高防范、打擊犯罪和控制社會治安的整體水平。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廣東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阿拉法特病重
中華小姐環球大賽
2004珠海國際航空展
第六屆孫子兵法研討會
有影響力企業領袖評選
2004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高峰親子鑒定風波
加息后如何買房還貸
樓蟲幫您買樓支招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